关于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顾明远、史宁中、成尚荣、柳夕浪、郭华、马云鹏等专家这样说……

文摘   2024-12-27 20:30   辽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那就是‘2035’。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国。2035在哪里?就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在今天的校园里。”日前,在由北京市房山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房山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良乡大学城学校承办的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上,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提出关于“2035”的命题,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在改变教育的生态;人口的变化、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都对教育提出挑战。”面向未来,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进入了以“高质量、高科技、高速度、高效率”为特征的新时代,教育的方式亟待发生变革。


展望2035年,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研讨会上,顾明远、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成尚荣、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马云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等知名专家围绕“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回答“史宁中之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所欠缺。

身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标研制组组长的史宁中教授长期关注数学课标,他注意到,半个多世纪以来,传统数学教育的特点是“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而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一能力的关注甚少。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期间,史宁中向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建议,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在座谈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独立思考过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将来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吗?得到的回答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始于学生的创新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框架研制组组长郭华在研讨中同样表示,“我们看一个孩子有没有创新素养,并不直接指向他是不是有创新实践或者是创新产品,而是要看他是不是有开放的态度、独立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


正是基于对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视,在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史宁中就提出,必须在传统课标“双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应当拓展些什么?史宁中认为重点是培养学生“会想问题、会做事情”。于是,2011版的数学课标从“双基”拓展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两能”拓展到“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会想问题、会做事情,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靠学生悟出来的。”史宁中说。

对此,柳夕浪同样认为,“在信息无处不在、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能做什么’比‘知道什么’更重要。我们的学生应该从做题转向做事,学会思考、决策、行动和担当”。



“创新并不神秘”


“以往教育只重记忆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现在教育已经进入新时代,机械重复的工作即将被智能机器代替。”顾明远先生在会上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的变革,需要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本质就是改变人的思维。”顾明远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素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云鹏主张以“学科大观念”引领单元整体教学。


在马云鹏看来,相较于以往较为零散的教学方式,学科大观念是关于一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思想,一个大观念可以将一类相关的学习内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观念使学科中众多零散内容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学习者通过大观念建立内容之间的关联,既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方法的迁移。”马云鹏说。
 
而迁移能力,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表征。
 
而成尚荣从另一维度提出,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是三把金钥匙,为中小学人才成长打开了通向创新和未来的大门。


“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的不可分割性铸造了儿童天生伟大的力量。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首先要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虽然有时我们不能回答儿童由好奇心带来的问题,但仍然要‘放飞’他们,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成尚荣说。
 
柳夕浪则从“实践育人”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作出回应。他认为,实践育人不同于一般课外活动,而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把握、发现、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改变外在世界来理解世界,并改变自己”。
 
在实践中,儿童要经历“建言献计—方案策划—服务行动”三个层级的“改变世界”之举。
 
“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就是他不能仅仅考虑自己,而是终于有一天悟到他能善于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成长的一个显著标志。”柳夕浪说。
 
由此,郭华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创新不神秘,创新素养培养有迹可寻”。她认为,对学生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解决一系列困难的过程——困难之间相互关联,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全局视野去观察和思考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方法,调动多学科的知识和工具,形成整体的结构化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习得创新素养。
 
“我们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而是实践证明,要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与之最相匹配的一条途径。”《中小学管理》原主编、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沙培宁说。



“人始终需要人来培养”


“为什么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承办的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教育名家?答案都指向一个人——熊梅。”在研讨会现场,沙培宁表示。
 
数月前,曾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的熊梅被引进北京房山,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良乡大学城学校校长。如何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是熊梅一直在思考的事。


上任两个月,熊梅步履不停,以惊人的速度构建了以“雏龙腾飞”项目为引领的学校整体变革框架。在她的畅想中,在这所以“共创”为理念的学校,将以儿童创新素养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探索九年一贯学校‘四五’学段改革”“思维课堂改革研究”等八大方面内容展开行动研究。
 
以推进“综合学习日/周”课程改革为例,熊梅表示,这项改革将以大单元学习、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探索弹性课时制改革,改变传统固定化时间管理模式,实施综合日、模块化时间制度,满足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体验、作业、展示、交流的时间。
 
“首师大附属良乡大学城学校进行的九年一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是我区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新思考和新探索,是区域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冬红如此界定。
 
人对了,事就成了。顾明远先生在研讨中始终强调一个观点:人始终需要人来培养。
 
尽管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受到有力冲击,但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改变教育工业化、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为现代化、个性化、生成性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而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教育传承文化、传授文化、培养人才的本质没有改变。”顾明远说。
 
面向未来,前路依旧面临各种挑战,但在熊梅看来,坚定方向持续深耕,雏龙腾飞未来可期。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那个地方。未来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教育是从确定性的群岛出发,在不确定性的海面上航行,要随时准备迎接风浪,战胜风险。”成尚荣说,“但我相信,雏龙一定会腾飞,中华民族也一定会迎来伟大复兴。”


春风弦歌
快意人生,语文相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