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届高三上月考(四)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使社会呈现出个体化趋势,而个体化趋势下青年的社会心态也将随之转变。在现代社会中,标准化的价值观不复存在,生活方式没有孰优孰劣,每个人经历的都是试验性的生活,生活方式的个人化与价值观的独立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边界意识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而被强调,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当前青年群体对社交边界感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青年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社交边界感已经成为现代青年的新需求。具体来看,此种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个人的边界。拥有清晰的个人边界能使人学会评价人际关系,规避掉繁杂人际关系中的迷茫与压力,以及其对个人生活意志的主宰。二是不侵犯他人的边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坚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能够做到尊重他人的社交边界,才是社会互动中被崇尚的礼貌社交。
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边界感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对社交中的边界予以重视,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他将社会生活中的社交距离视为自我与他人“内在关联”的心理距离,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屏障”,起到屏保作用。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频繁的社会流动让现代人每天要不断地与人接触,面对社交过载,如果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屏保效应”,人们终将会困于烦乱的社会交往中而感到精疲力竭,因此,边界感还为疲惫的年轻人提供了在内卷化社会中喘息的机会。
(摘编自王昕迪、胡鹏辉《边界感:现代社会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构》)
材料二:
2023年,“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名词层出不穷。“搭子社交”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们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
当代青年成长于科技发达的数字时代,他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孤独。当代青年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无须在线下进行人际交往。年轻人在虚拟世界释放天性,却丧失了线下社交的亲密感,陷入“群体性孤独”之中。享受虚拟世界的冲浪时,大数据为我们展示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动动手指点赞,评论就能收获共情与认同,每一个个体都被裹挟在定制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流中,收获着新鲜感与满足感;但回归现实生活,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个体时,我们却往往难以收获类似的认同感,巨大的心理落差致使孤独感不断加深。面对社会加速下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孤独的青年具有陪伴的社交刚需,他们比任何时代都渴望被拥抱。
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嬗变,传统社交面临时空的双重阻隔。从空间阻隔来说,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安土重迁、世代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的生产劳作中,形成了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然而,现代化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流动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谋生,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地缘关系显得尤为脆弱,亲缘关系也由于空间距离的阻隔而难以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从时间阻隔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的生活作息基本一致,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目标与价值观念趋同化,自然也就拥有共同的生活话题。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整个社会充斥着多样的职业类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而恰恰是这其中的异质性,制约了当代青年深层社交关系的形成。
然而,无论城市化如何推进,个体主义如何发展,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无法改变,仍需要借助社交找到情感支持、获得能量、缓解孤独。有共同爱好、目的的搭子恰好符合这种需求,找到的搭子基于精准需求而结成,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即刻成团,实用性极强。
(摘编自王昕迪、胡鹏辉《搭子社交: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与形成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社交过程中设立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帮助青年人减少烦乱的社交活动带来的疲惫感。
B.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收获与线上等量的认同感而导致的巨大心理落差致使当代青年孤独感加深。
C.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由于空间距离的阻隔,传统社交无法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
D.“搭子社交”基于共同爱好或目的而形成,为当代社会的青年群体提供温暖和陪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边界意识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它是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已成为人们的新需求。
B.材料一引用齐美尔的观点是为了阐明社交边界感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内涵、作用。
C.当代青年难以形成深层社交关系的根本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D.两则材料讨论的都是在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青年人的内心需求和社交趋势。
3.下列选项,最符合社交边界感内涵的一项是( )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B.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C.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如今,一些年轻人一边主动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一边又不断进行“搭子社交”,寻找“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C
C.“传统社交无法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错误,原文是说“亲缘关系也由于空间距离的阻隔而难以满足年轻人即时性的需求”,可见是“亲缘关系”,不是“传统社交”。
2.D
A.“已成为人们的新需求”错误。由材料一第二段“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边界意识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意识而被强调,指出个人边界不容侵犯”“社交边界感已经成为青年的新需求”可知,选项范围不清,表述扩大范围,将“青年”变为“人们”。
B.“是为了阐明社交边界感的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内涵、作用”错误。结合“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边界感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对社交中的边界予以重视”可知,材料一引用齐美尔的观点是为了阐明社交边界感可以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
C.“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具有较大的异质性”错误,材料二指出当代青年难以形成深层社交关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空间阻隔,现代化发展造成的流动性使地缘和亲缘关系变得脆弱;二是时间阻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职业和不同生活节奏使得人与人之间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不再趋同。这说明,除了生活节奏的异质性,空间距离的阻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选项以偏概全。
3.A
“社交边界感”是一种社交中对自我与他人边界的意识,它强调在社交中对个人空间、隐私和心理独立的尊重和防护。《材料一》提到,拥有个人的边界和不侵犯他人的边界是现代青年社交的新需求。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最符合这种对个人边界的尊重,即在适当时给予建议,若对方拒绝则停止,这体现了对他人意愿和边界的尊重,而不是继续施加自己的意图。
B.“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为“谦虚的君子,通过保持谦恭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强调做人要保持谦虚。选项不符合社交边界感内涵。
C.“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意为“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莫不关心”,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无奈情绪。选项不符合社交边界感内涵。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是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即接触怎样的人就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与社交边界感内涵无关。
4.①材料二采用“总一分”的论证结构。②首先,点明“搭子社交”逐渐成为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③然后,围绕“沉迷虚拟世界带来孤独感”和“传统社交面临时空双重阻隔”两方面,从心理需求上具体阐明“搭子社交”的形成逻辑。
①总体上看,是总—分结构。
②材料二第一段“‘搭子社交’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指出“搭子社交”逐渐成为当代社会青年新型社交趋势;③第二段,写了“当代青年成长于科技发达的数字时代,他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孤独”的现状,指出“面对社会加速下生活的压力和困境,孤独的青年具有陪伴的社交刚需,他们比任何时代都渴望被拥抱”。第三段指出“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嬗变,传统社交面临时空的双重阻隔”,这双重阻隔制约了当代青年深层社交关系的形成。这部分围绕“沉迷虚拟世界带来孤独感”和“传统社交面临时空双重阻碍”两方面加以论述。第四段,肯定搭子“基于精准需求而结成,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即刻成团,实用性极强”的特点,这是概述“搭子社交”的形成逻辑。
5.①这些年轻人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其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②他们通过独居来保持边界感,实现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③但他们仍需借助社交以满足情感需求,“搭子社交”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恰巧能满足他们的轻社交需求。
①关于一些年轻人主动选择独居生活,材料一谈及了相关原因:一是“当前青年群体对社交边界感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青年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可概括出,年轻人选择独居的生活方式是个体独立意识和隐私意识的体现,是他们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
②二是“社交边界感已经成为青年的新需求”“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边界感成为现代青年自我保护与自我储能的方式”“边界感还为疲惫的年轻人提供了在内卷化社会中喘息的机会”可概括出,在高度倦怠的现代社会中,青年人选择“独居”,是主动拉开了社会生活中的社交距离,建立起内心的屏障,为自己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③关于不断寻找“饭搭子”“旅游搭子”“考研搭子”的情况,材料二里有相关阐述,如第一段“‘搭子社交’以共同兴趣或需求为基础,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满足青年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成为更适应当代社会青年的社交方式”和结尾“无论城市化如何推进,个体主义如何发展,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无法改变,仍需要借助社交找到情感支持、获得能量、缓解孤独”可概括出,虽然这些青年人选择了独居的生活方式,但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仍需要借助社交找到情感支持、获得能量、缓解孤独。“搭子社交”秉持着严格的分寸感,恰巧能满足青年浅尝辄止的轻社交需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窗
[澳大利亚]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
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荫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
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有删改)
文本二:
突转式逆向构思法,简而言之,即“蓄势于前,突转于后”,也就是先写顺势的直线发展,似乎文章要按照这一发展趋势结束,但当顺势发展到关键之处,突然来一个大转折,“涌出一个动人肺腑的高潮来”,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篇。蓄势要蓄足,转折要转陡。以流水作比,蓄势好比提高水位,加大落差,飞流直下,更为有力,激起更大的浪花。这样的突转,才能获得充分的表现力。
顺逆法也是一种使文章曲折生姿的妙法,它是通过对顺势与逆势的巧妙安排,造成文章波澜迭起、起伏变化、曲折生姿的写法。顺势,即顺着事物某种发展趋势来写;逆势,即写与顺势相反的趋势。“文似看山不喜平。”创作时应当精心构思,巧妙安排,表现出情节的顺势逆势,并使之错落相间,相辅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顺逆法构思中,顺势和逆势的出现,必须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不能违背生活的逻辑,去编造荒诞不经的情节,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顺逆法与突转法有相似之处,更有区别。二者都有逆转出现,但顺逆法是把顺势和逆势错落相间地进行安排,使文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突转式则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蓄势于前,突转于后。
(摘编自海珠儿《谈逆向构思法》)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窗》的故事里有着艺术的辩证法,不同读者可作出不同的解读,若用心回味,从中能体悟出人生百味和蕴藏的丰富哲理。
B.情节发展需要矛盾冲突的推进,小说的主要矛盾是不靠窗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从这一矛盾中我们看到了两个灵魂的撞击。
C.作者设置的环境很简单,病房、门、窗、两个人,其中一为主角一为配角,其他略写,狭小的天地却使人物塑造格外丰满。
D.“窗”构思之妙,采用正反、虚实之法表现人性:靠窗病人嘴里窗口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到不靠窗病人眼中光秃秃的一堵墙。
7.依据文本二,下列对文学作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中先写女人们探夫归来遇敌,将紧张的气氛推到极致,然后写伏击获胜,属于典型的突转式逆向构思法。
B.《氓》中先写女主人公对“氓”的热烈情感,再写婚后的不幸以致决绝分手,形成情节突转,具有极强的感情冲击力。
C.《老人与海》中写圣地亚哥老人一次又一次与对手搏斗,最后却落得一无所有,即是用一个又一个顺势为最后逆转蓄势。
D.《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属“意料之外”,却符合鬼怪志异小说的情境设定,在“情理之中”。
8.文本一中画线句两次写到“盯着天花板”,揭示了靠门的病人怎样的心态?
9.小说《窗》“蓄势于前,突转于后”的情节安排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答案】
6.C
C.“其中一为主角一为配角”错误,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同为故事的主角。
7.D
A.“属于典型的突转式逆向构思法”错误,突转式逆向构思法是以“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终篇”,《荷花淀》遇敌、歼敌的情节发展是自然的,不符合突转式逆向构思法。
B.“形成情节突转”错误,突转式是先写一个又一个的顺势,最后来一个逆转,《氓》中婚后生活不幸,到最后决裂,是顺序发展,两人婚姻不幸的结局,前文恋爱阶段男子的“怒”等环节,为后文的婚变埋下了伏笔,因此不是情节突转。
C.“用一个又一个顺势为最后逆转蓄势”错误,《老人与海》不是“一个又一个的顺势”,而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最后逆转”错误,自己的鱼被鲨鱼吃的所剩无几顺理成章,并未实现“逆转”。
8.①前一处表明了病人被“到靠窗位置去”的念头折磨得彻夜难眠的痛苦心态;②后一处表明了病人在病友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①前一处“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此前那位靠窗的病人在被允许坐起来的一个小时中,向靠门的这位病友描述他“看”到的窗外的一切,最初这是靠门的病友最享受的时光。可是渐渐地,他的想法变了,“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这想法折磨得他“彻夜难眠”。而此处的“盯着天花板”,正透露了他被“到靠窗位置去”的念头折磨得彻夜难眠的痛苦心态;
②后一处是在那位靠窗的病人半夜发生危险时,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立即赶来”,而靠门的这位病人却依然执着于“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于是他什么也没做,而是“仍然盯着天花板”,直至病友死去。“盯着天花板”表明了病人在病友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9.①从情节上看,前文用靠窗病人的描述充分蓄势,最后突转,发现窗外是一堵墙,结尾骤起波澜,出人意料,曲折生姿。②从人物形象看,在蓄势与突转中,以靠窗病人的善良美好,反衬另一个病人内心丑陋的一面。③从主题角度看,这样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批判人性的丑恶。④从读者感受看,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
①从情节上看,前文用大量笔墨描写靠窗的同伴为另一个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如公园、湖水、天鹅、孩子们、情侣、鲜花、球赛等,这些都属于“蓄势”;后文不靠窗的病人对“窗”的占有欲促使了情节的转变,“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最后当他终于如愿挪到了那张病床上时,“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最后突转,发现窗外是一堵墙,结尾骤起波澜,曲折生姿。
②从人物形象看,靠窗的病人用自己的想象为两人的生活注入动力,“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而“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前文用了大量笔墨表现同一间病房的两个人在描述窗外的一切时的满足与幸福;后文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渴望占据窗口床位,使他漠视一个生命的逝去,故事也有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在蓄势与突转中,以靠窗病人善良真诚,反衬另一个病人丑陋的一面。
③从主题角度看,一扇窗,将病房中本不相干的两个人连在一起,两个不幸的人命运有了交集,窗也因此成了他们共有的窥望窗外世界的平台以及精神生活的依托。转折的情节演进,运行中情节突转,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故事也有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这样安排可以更好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批判人性的丑恶。
④从读者感受看,情节发展需要矛盾冲突的推进,小说的主要矛盾是不靠窗病人想得到靠窗的床位,微观世界里这一矛盾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灵魂的撞击。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更具冲击力。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五代梁末,魏博兵乱,囚贺德伦降晋①。庄宗入魏州,梁将刘那乃军于莘县,增垒浚池,自莘至河,筑甬道以通饷。梁帝诏那出战。那奏曰:“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遣使问郭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帝怒曰:“将军留米将疗饥耶?”又遣中使督战。那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揣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那默然。他日,乃复召诸将列坐军门,人给河水一杯,因命饮之。众未测其意,或饮或辞。那曰:“一杯之难若是,滔滔河流可胜乎?”众皆失色。时庄宗以兵压那营,亦不出。帝又数遣人促之,那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少顷,晋兵继至,那退。复战于故元城,庄宗与李嗣源、李存审夹击,梁兵大败。
(节选自《百战奇略·变战》,有删改)
材料二:
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那营,那不肯出,而末帝又数促那,使出战。庄宗与诸将谋曰:“刘郭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乃声言归太原,命李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那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那忽见晋军,惊曰:“晋王在此邪!”庄宗与李存审为两方阵夹之,那为圆阵以御晋人。兵再合,那大败,南奔。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刘郭传》,有删改)
材料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九变》,有删改)
【注】①晋:指尚未称帝的晋王李存勖,后文“庄宗”是其庙号。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兵未易A击B俟C彼进D取E苟得F国机便G岂敢坐H滋患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文中指根据,与成语“因循守旧”“因噎废食”的“因”意思均不同。
B.军,文中指驻扎,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的“军”意思相同。
C.斛,与升、钧等都是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用于计算粮食,亦是古代量器名。
D.再,文中指两次,与《左传》中“一鼓作气,再而衰”的“再”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进占魏州,梁将刘那在莘县增修营垒,疏通河道,并修通道确保粮饷运输通畅,以期持久对抗晋军。
B.梁帝多次催促出兵,刘那则认为部队缺粮,而晋兵士气正盛、难以攻克,极力劝说诸将不可轻易出兵。
C.孙子指出,主将受命,集结组织军队,将领如能灵活运用“九变”“五利”,便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D.“通于九变”指的是将帅能够根据地形、敌情、内情、人事等诸多因素,灵活变通,因势利导,做好预案。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
(2)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1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梁兵大败”的原因。
【答案】
10.BEG
句意:晋军不容易打败,(我军应当)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倘若有了适当时机,我怎么敢坐失良机而养患贻害呢?
“晋兵未易击”是主谓结构,语意完整,应在B处断开;
“俟”的宾语是“彼进取”,应在E处断开;
“岂”表示反问,一般位于句首,其前需断开,应在G处断开。
11.C
A.正确。根据/沿袭/因为。句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而取得胜利的。/沿袭老一套,不知变通。/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B.正确。句意:后梁大将刘那就在莘县驻军。/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C.“与升、钧等都是古代常用容量单位”错,“钧”是重量单位。
D.正确。两次/第二次。句意:李存勖和李嗣源、李存审两次夹击刘那的军队。/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
12.B
B.“部队缺粮”错误,刘那认为晋军士气正盛,难以轻易攻克;但关于缺粮的问题,是郭在接受梁帝询问后提到,通过给每个士兵发十斛粮作为应对之策,而非刘那的意见。
13.(1)(刘那)本来想用表示软弱的方法(让我们麻痹)来袭击我们,现在他被末帝催逼,一定谋求快速开战。
(2)(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不利的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就可以预先排除。
(1)“示弱”,表示软弱;“以”,来;“见”,被。
(2)“杂”,掺杂,此处引申为两者兼顾、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务”,事情、战事;“信”,通“伸”,此处引申为完成、成功。
14.①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才能破敌制胜,不懂作战的梁帝一再催逼,迫使刘郭没能贯彻“要在应变”这一重要指导原则。
②庄宗知道刘郭的困境,设计引他出兵魏州,刘那中计,被两面夹击而失败。
①根据材料一“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可知,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才能破敌制胜;“梁帝诏那出战。那奏曰:‘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遣使问那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乃破敌。’帝怒曰:‘将军留米将疗饥耶?’又遣中使督战。那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揣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帝又数遣人促之”,可看出贺德伦和刘那面临的局势是敌强我弱,应该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然而,梁帝不了解这种作战原则,多次催促刘那出兵,这导致刘那未能做到灵活应对敌情的变化。
②根据材料二“庄宗与诸将谋曰:‘刘那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乃声言归太原,命符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那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与符存审为两方阵夹之,那为圆阵以御晋人。兵再合,那大败,南奔”可知,庄宗通过假装撤回太原以误导刘那,以此陷敌于不利局面,而后迅速反击。刘那果然上当,他认为晋王撤回,魏城防备松懈,于是出兵攻打魏州。这正中庄宗下怀,导致刘那被庄宗两面夹击。此外,庄宗和李存审的夹击战术,使得刘那仓促应战,无法有效组织抵抗,最终失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兵家的用兵法则,关键在于适应变化。喜爱古代兵法而通晓用兵的,采取行动之前必定要分析判断敌情。敌情没有变化,就等待其变化;趁其发生变化,根据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才有利于取胜。兵法说:“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而取得胜利的,就叫作用兵如神。”
五代时期的后梁末年,魏博镇发生兵变,叛乱者囚禁了贺德伦并向晋王李存勖投降。李存勖进占魏州,后梁大将刘那就在莘县驻军,增修营垒,疏通护城河,从莘县到黄河,修筑通道来确保粮饷运输畅通。后梁皇帝诏令刘那出兵作战。刘那上表说:“晋军不容易打败,(我军应当)等待敌情变化再进攻,倘若有了适当时机,我怎么敢坐失良机而养患贻害呢?”皇帝派遣使者询问那关于决胜的策略,那回答说:“我没有奇谋,但如果每人给十斛粮食,粮食吃完时敌人就会被击败。”皇帝发怒说:“将军留存这些粮食是准备治疗饥饿症吗?”又派遣使者督察作战。刘那见此便对部将们说:“大将特许自主征伐,皇帝的命令有的也可以不接受。对敌作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因变制胜敌人,怎么可以预先想定取胜之策呢?根据目前情况推断,敌人士气正盛,难以轻易击败它。对此诸位认为应该怎么办?”众将领都要求出战,刘那只好沉默不语。一天,刘那又召集诸位将领并使之依次坐在军营前,给每人一杯黄河水,命令他们把它喝下去。众人揣摸不透刘那的用意,有的遵命喝了,有的则推辞未喝。刘那说:“喝一杯黄河水都像这样困难,滔滔不绝的黄河流水能一下喝尽吗?”众将听后都变了脸色。这时李存勖率领军队迫近刘那的军营挑战,刘那仍然坚守不战。其后,梁帝又多次派人催促刘那出战,刘那只好率领一万士兵进攻晋军营阵,俘虏的晋兵很多。不一会儿,李存勖率领大军赶到,刘那撤退。后来两军又在故元城激战,李存勖和李嗣源、李存审两次夹击刘那的军队,梁军大败。
(节选自《百战奇略·变战》,有删改)
材料二:
这时,庄宗在魏县,多次用强兵逼近刘那军营,刘那不肯出战,而末帝又多次催促他,要他出战。庄宗与众将商议说:“刘那学过《六韬》,喜欢用机动灵活的方式用兵,本来想用表示软弱的方法(让我们麻痹)来袭击我们,现在他被末帝催逼,一定谋求快速开战。”于是到处宣扬要回太原,命令符存审守卫魏县,(自己)假装西归,却把军队秘密留在贝州。刘那果然报告末帝说:“晋王已经西归,魏县没有防备,可以出击了。”于是,(他)就率领一万人的军队攻打魏县城池的东面,这时,庄宗从贝州返回赶来攻击他。刘那突然看见晋军,惊恐地说:“晋王还在此地吗?”庄宗与李存审摆成两个方阵夹击他,刘那摆成圆阵来抵御晋军。双方两次交战,刘那大败,向南逃跑。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刘郭传》,有删改)
材料三:
孙武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兵员编成军队,(出征时)在难于通行的地方不要扎营,在四通八达的地方要结交诸侯四邻,在极为险恶、毫无出路的地方不可停留,在被包围的地方要巧出奇谋,在无法退却、走投无路只有战死的境地就要殊死奋战。有些道路不宜通过,有些敌军不宜攻打,有些城池不要攻占,有些地方不宜争夺,(不合乎上述“九变”的,即使是)国君的命令,也可以不执行。因此,将领能够通晓灵活利用上述九变的好处,就是懂得用兵了;将领如果不通晓九变的好处,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利用)地形的便利。指挥军队不知道九变的方法,即使知道上面五种情况的好处,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高明的将领考虑问题时,必定兼顾到利弊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不利的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就可以预先排除。
(节选自《孙子兵法·九变》,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五丈原①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②无言语,从此谯周③是老臣。
【注】①诸葛亮率军伐魏,病逝于五丈原。②象床宝帐:祠庙中神龛里的陈设,这里指供在庙中的诸葛亮神像。③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想象蜀汉铁骑气势雄壮,高举战旗,遮天蔽日,冲出柳树掩映的军营,飞速北进,威震中原。
B.颔联“天清杀气”既点明季节,又暗示军情紧急;“妖星”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痛惜之情。
C.前四句描写气势雄浑,后四句抒情含蓄沉重。温庭筠的诗常以恻艳为工,而此诗能以风骨遒劲见长。
D.前四句写景,概括了诸葛亮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历史;后四句叙议结合,含蓄地表明褒贬。
16.沈德潜评价此诗“诮之比于痛骂”,请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
【答案】
15.A
A.“冲出柳树掩映的军营”分析错误。“柳营”非柳树掩映的军营,乃是引用西汉周亚夫屯军细柳营的典故,烘托诸葛亮统帅的蜀军声势浩大,锐不可当。
16.①“诮之比于痛骂”,即讽刺之情含而不露,但能收到比痛骂更强烈的表达效果。
②颈联写诸葛亮竭忠尽智,却仍无法使昏庸的后主刘禅醒悟过来。一个“空”字,蕴含无限感慨,“空寤主”与“不由人”相互照应,含蓄地表达了对后主的批判与无奈之情。
③尾联写被供在庙堂的诸葛亮像已经不能说话,无计可施,只好任谯周随意而行,诗人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对谯周的谴责和讽刺之情含而不露。
①沈德潜的评价“诮之比于痛骂”意思是:含蓄的讽刺比直言不讳的痛骂收到的效果更为有力,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抒情含蓄沉重,能恰当地表明褒贬的态度。
②颈联“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意思是: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竭忠尽智辅佐君王,开导规劝后主刘禅,却终究无法使昏庸的刘禅醒悟过来,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在这里用“空”字,表达出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但最终也无法改变蜀国的命运,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不由人”也透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壮志难酬的同情,以及对时势弄人的感慨。“空寤主”与“不由人”相互照应,含蓄地表达了对后主的批判与无奈之情,态度委婉,表明褒贬。
③尾联“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诸葛亮被供在庙堂,虽有象床宝帐,但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谯周随意而行,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诗人将沉默的诸葛亮神像和活跃的谯周进行对比。诸葛亮一生忠诚辅佐蜀汉,试图兴复汉室,但现在只能在神像中无言以对。而谯周却在诸葛亮死后怂恿后主投降魏国,这样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通过这种反差,对谯周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蜀汉灭亡的痛心疾首,认为在诸葛亮之后蜀汉再无真正的忠臣能挽狂澜于既倒,含蓄的表达了对谯周的谴责和讽刺之情,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所以“诮之比于痛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陈情表》中李密运用比喻手法写其祖母生命垂危,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词中以“雪”来喻指汹涌澎湃的浪花,是古人的常用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瓮牖绳枢之子②.氓隶之人③.但以刘日薄西山④.气息奄奄⑤.惊涛拍岸⑥.卷起千堆雪(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易错字词:瓮牖、绳枢、薄、堑、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杨,杨柳科落叶中型天然乔木。据化石资料表明,胡杨始于新生代,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历史。胡杨的意思是西域的杨树,说明了胡杨的故乡所在。
在中国,胡杨分布在西北区域的新疆、甘肃、青海柴达木、内蒙古西部一带的内陆河流域。因其生命力顽强,素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传说。秋天的胡杨林金黄灿烂,粗壮的躯体扭曲成各种姿态,犹如耸立于林间的一个个雕塑,令人A。
作为“荒漠河岸林”的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的胡杨因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和傲骨凛冽的风格被誉为“大漠英雄”。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本领:能“闻到水,嗅到水,跟着水走”。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所以,只要在大漠中见到干枯的胡杨林,(甲)。
为了适应荒漠的极端环境,胡杨使出B,其根系可以深入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收水分,树叶和枝干能排出体内过量的盐分而形成“胡杨泪”,同时多种形态的叶片相互配合与外界环境协调,故胡杨又称为变叶杨、异叶杨。
那么,“变叶杨”具体是如何变化的呢?
首先,多种形态的叶片集中于同一株树上,且自下而上为线形→披针形→缺刻披针形→缺刻卵形→缺刻菱形→缺刻阔卵形→缺刻扇形,呈渐变状态,形成不同的叶型。
其次,从扫描电镜下看到,(乙),叶片表皮超微形态结构亦呈渐变状态,各种表皮附属物蠢蠢欲动。比如,表皮绒毛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大密度,表皮蜡质层逐渐增厚,表面蜡质片层密度逐渐增加,气孔密度亦渐增加。
另外,从异形叶的功能上看,光合能力最大的叶型为缺刻披针形、缺刻菱形和缺刻卵形,居于树冠的中层;抗逆能力最强的叶型为缺刻阔卵形以及缺刻扇形,(丙)。
这样看来,顶层叶片的高强度抗性,为中层叶片进行最大光合作用提供了保护伞,二者的结合便于底层叶片的发育。不同叶型既C,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①一到秋季就进入了观赏季的胡杨林,②胡杨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③具有保护功能的黄酮类及叶黄素等色素含量增加,④不仅增加了植株的适应能力,⑤同时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2.“胡杨”“大漠英雄”“变叶杨”这三个名称哪一个最能突出胡杨树的特征?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8.胡杨作为“荒漠河岸林”,它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也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和傲骨凛冽的风格,被誉为“大漠英雄”。
长句变短句,一般是先抽出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其各自独立成句,最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
画波浪线的句子,主干是“胡杨被誉为‘大漠英雄’”,附加成分主要有:“作为‘荒漠河岸林’”是定语;“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和傲骨凛冽的风格”分别是胡杨的特性和作用。
主语“胡杨”前的定语“作为‘荒漠河岸林’”是动宾结构,可变为谓语和宾语,作为第一句,即“胡杨作为‘荒漠河岸林’”。
“具有耐寒、耐热、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和傲骨凛冽的风格”承接第一句的主语“胡杨”,直接独立成第二、三个短句,突出其特性和作用。
“被誉为‘大漠英雄’”,继续承接第一句的主语“胡杨”,作为最后一个短句,突出“被誉为‘大漠英雄’”这一结果。
按照这个顺序整理即可。
19.A.叹为观止(赞叹不已/啧啧称奇)
B.浑身解数
C.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尽其职)
A处,根据前文“秋天的胡杨林金黄灿烂,粗壮的躯体扭曲成各种姿态,犹如耸立于林间的一个个雕塑”,可知此处说的是胡杨粗壮的躯体扭曲成各种姿态美到极点,令人赞赏不止,故可填“叹为观止(或“赞叹不已”“啧啧称奇”)。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B处,根据前文“为了适应荒漠的极端环境”,后文“其根系可以深入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收水分”等内容,可知此处指出胡杨为了适应荒漠的极端环境使出了所有的能力,可填“浑身解数”。浑身解数:全身的本事,所有的本领。
C处,根据前文“顶层叶片的高强度抗性,为中层叶片进行最大光合作用提供了保护伞,二者的结合便于底层叶片的发育”,可知此处描述不同形态的每种叶片各自履行自己的功能,故可填“各司其职”(或“各尽其责”“各尽其职”)。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各尽其责:每个人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各尽其职: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①改为:一到秋季就进入了胡杨林的观赏季。
④改为:不仅增强了植株的适应能力。
第①句,“进入了观赏季的胡杨林”动宾搭配不当,“进入”的是“观赏季”,而不是“胡杨林”,应改为“进入了胡杨林的观赏季”。
第④句,“增加适应能力”动宾搭配不当,可以把“增加”改为“增强”。
21.甲:就能判定地表或地下曾经有水流过
乙:随着叶型的变化
丙:分布于树冠的顶层
甲句,根据前句写胡杨能“闻到水、嗅到水,跟着水走”,以及“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可知此处是说在大漠中见到衰亡的胡杨林,就能推知此地曾经有水流过,故可填:就能判定地表或地下曾经有水流过。
乙句,根据前一段结尾“呈渐变状态,形成不同的叶型”,结合后文“叶片表皮超微形态结构亦呈渐变状态,各种表皮附属物蠢蠢欲动”,可知此处指出多种形态的叶片逐渐变化,是叶片表皮逐渐变化的条件,故可填:随着叶型的变化。
丙句,分号前的句子指出光合能力最大的缺刻披针形、缺刻菱形和缺刻卵形,居于树冠的中层,并结合后一段开头“这样看来,顶层叶片的高强度抗性”,可知此处解释抗逆能力强的叶型分布在顶层,故可填:分布于树冠的顶层。
22.“变叶杨”更能表明胡杨树的特征。因为“变叶杨”具体表达了胡杨叶片多变的特征,从叶型到功能的多样性变化的特点。这一特征展现了胡杨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胡杨”主要是从地理分布的角度来命名,说明了它的故乡在西域(即新疆地区)。
“大漠英雄”是一个对胡杨树的赞美性称呼,强调了胡杨在荒漠中的顽强生存能力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变叶杨”这一名称直接指出了胡杨多变的叶片特征,“变叶”具体描述了胡杨叶片的变化,从形态到功能的多样性,体现展现了胡杨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胡杨”和“大漠英雄”的名称虽然也体现了胡杨的顽强和沙漠中的重要角色,但这些名称更偏向于赞美和概括性描述。它们并未具体描述出胡杨“叶片多变”这一重要特征。所以“变叶杨”更能表明胡杨树的特征。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写了34年我两年出了4本
《今胜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生择一事”足矣
读了漫画《今胜昔》让我感慨颇深,两年出4本书,这“飞一般”的速度,10年甚至几十年写一本书与之相比真是“弱爆了”。然而,真的是“今胜昔”吗?恐怕“胜”的是“数量”,败的是“质量”吧。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慢工出细活”,当今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有时“一生择一事”足矣。
前几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的去世,引发了全社会对于这位秉持“一生择一事”严肃创作态度的作家的追忆。陈忠实的创作生涯长达50余年,一生为文学而努力。为了让自己完全融入写作氛围,他从省作协大院搬到乡下独居;为写这部小说,他打了无数遍腹稿,阅读了大量经典名著和非文学书籍,整个创作过程,又花了陈忠实整整6年时间。他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是在用自己的人生长度去丈量文学的高度。《白鹿原》几乎耗尽了陈忠实的全部气力,却也让他抵达自己的人生巅峰。
当今多元化社会,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理想实现增添了无穷可能。有些人在经历不断的尝试、选择、努力后,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有些人在这种过程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才华,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这些都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这种环境下也容易滋生出浮躁心态,追名逐利的社会氛围让“一生择一事”显得十分“奢侈”。一段时间里,所谓“成名要趁早”,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认同。踏实认真地做小事、做一件小事的社会土壤,正日益贫瘠。
寻求个性独立、个人价值实现,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那些一生择一事,把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求相呼应的成功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时代精神的视角。
前段时间,电视上报道了一则新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36年编250万字《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我国掌握这门语言的不到100人。编纂这本字典,最初是完成国家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任务。后来有关部门把这件事都忘记了,车教授却在没有一分钱稿费的情况下自己垫钱坚持把字典编完。如今,《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在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车洪才用自己的坚守实现了年轻时的自勉:奋少壮之勇力,攫智库之珍奇,建丰伟之功,立不灭之绩,完终身之夙愿,尽人世之大义。
世易时移,今天的青年不同以往,个性更加独立、思想更趋多元,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择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不管人生目标多么宏大,理想多么高远,只有秉持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个基本信仰,才可能成为具有新认识、新观念和新作为的“新青年”。
期盼着我们的青少年都懂得这其中的道理,这样才可能真的做到“今胜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
写作时应围绕漫画《今胜昔》的内容和寓意展开。画面上有四个人,分别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举着4本书的当代作家。漫画中,文学家曹雪芹用了10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名著《红楼梦》;医学家李明珍花费30年,跋山涉水,写成医药典籍《本草纲目》;徐霞客一生游历,花34年,写成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而现代的某人利用“剪刀”与“浆糊”仅用两年时间,就出了4本书。漫画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第四幅图中散落一地的剪刀、浆糊和纸片,说明他的“写作”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缺乏原创性的。漫画的标题是“今胜昔”,前三个为“昔”,第四个为“今”。“胜”在何处?显然是现代人采用“剪刀+浆糊”的手段,用时短,成果多,但无一是经典。一个“胜”字,是褒奖?还是讽刺?
漫画将古人“著书”的时间、产量和今人“出书”的时间、产量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古人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辛苦撰写的作品,已经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而“两年出了4本”的书,则缺乏独创性,可能只是快餐文化,难以成为精品。
从表面上看,“今胜昔”通常意味着现代超越了过去,代表着进步。然而在这幅漫画中,“今胜昔”却成了一种反讽。它促使我们思考:在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丢失了对质量和内涵的追求?在创作领域,速度和数量是否真的能够代表进步?我们是否在看似繁荣的创作景象下,忽略了作品的深度和文化价值?
另外,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进一步探究原因:古人写书,能耐住寂寞,坐得冷板凳,以踏实作风、严谨态度、匠心精神,慢工出细活;而今人处于一个喧嚣浮躁、功利实用的物质时代,时间成本更高昂,经受的诱惑更多,因而写作者多有不顾质量、只求速度的习气。由此及彼,我们还可以从著书层面延伸到诸多行业领域,比如读书、做学问、搞科研,加以对举、分析、反思,从而突出和肯定“匠心”“专注”“笃志”“沉潜”等品质的可贵。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概括漫画内容,表明态度,引出观点,创作如酿酒,慢工出佳酿。接着,结合材料,肯定前三幅图中的古代创作者匠心创作的精神,指出他们对作品的执着和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然后结合第四幅图的内容,批判现代社会部分人在创作中的功利和浮躁心态。在当今社会,为了追求名利,一些人急于求成,通过拼凑、抄袭等手段快速产出作品。这种风气不仅导致大量低质量作品充斥市场,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可以主张抵制这种浮躁风气,倡导创作者们静下心来,以古代作者为榜样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造有价值的作品。最后,阐述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创作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点,既利用好现代的便利条件,又不丢失对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使现代创作在传承古代经典创作态度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今胜昔”。结尾,总结观点,升华主题。
立意:
1.抵制诱惑,沉心静气做学问。
2.身处浮躁时代,葆有工匠品质。
3.看数量,更看质量。
4.保持勤勉本心,切勿急功近利。
5.一生择一事,慢工出细活。
6.踏实沉潜专注,方可成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