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思】在麦田中感悟,为成长守望——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文摘   2025-01-02 20:31   辽宁  

写在前面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本期我们将陆续分享小伙伴们关于本书的读后感,希望大家不仅能从中感受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也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更多新的思路,不断强大自我,扎根教育的麦田,成为称职的“麦田守望者”。

在麦田中感悟,为成长守望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须臾

   这是一本令我读罢一遍仍渴望再度品味的书,也是一本能让我悄然落泪的佳作。它宛如一面澄澈的镜子,促使我从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角度展开深刻反思。

   从家长的视角审视,这本书使我更为深入地体悟到孩子在成长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困惑与挣扎。霍尔顿对周围世界的不满与反抗,恰恰折射出青春期孩子内心的敏感以及对真实与美好的热切渴望。我们理应如同守望者一般,用心守护孩子的一切。

   守望孩子的内心世界。霍尔顿厌恶伪君子,反感周围虚假之人,却又不得不与之交往,这充分显现出孩子在面对复杂社会人际关系时的无奈与迷茫。身为家长,我们必须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去了解他们眼中那个与成人世界不同的天地,切不可仅凭我们的经验和观念就草率地评判他们的感受与行为。

   守望孩子的精神需求。霍尔顿在精神层面感到极度空虚,他渴望纯真与善良,却在现实中难以寻得寄托。这无疑提醒我们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和学业成绩,更要高度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爱、理解与支持,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的内心拥有坚实的依靠,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至于感到孤独无助。

   守望孩子的自我成长。霍尔顿在历经一系列挫折后,选择以叛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反观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某些瞬间,他们也会试图通过逃避或反抗来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教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着力培养他们的韧性与适应能力。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成长,但在必要时刻,必须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约束。恰似在麦田里守望孩子,既要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又要防止他们跑向悬崖。

   从老师的角度而言,这本书同样带给我诸多深刻启示。回顾自己十一年的班主任生涯,我总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因为我一直守望了学生的一切。

   守望学生的心理健康。霍尔顿的苦闷、彷徨与叛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内心的矛盾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这清晰地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绝不容忽视。尤其在高三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包容的学习环境,打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心灵港湾,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惑,能够向我们倾诉他们的迷茫与纠结。

   守望学生的纯粹和美好。尽管霍尔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批判,但他内心深处依然存有朴素的善良和对美好的向往。我们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就如我们班的班训“人品、学品,皆须上品”,教会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开启人生,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纯真和善良,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纯粹。

  《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与成长的守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当肩负起这份神圣的责任,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让我们在麦田里默默守望,守护孩子们的纯真与梦想,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读书研讨】扎根麦田 守望成长 ——思齐阅读成长共同体《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分享会

【读有所思】粗暴戏谑见冷静之思,麦田守望呈拯救之理

【读有所思】霍尔顿语言粗俗的原因分析

【读有所思】 真我,为青春也为时事代言

【读有所思】双面的青年

【读有所思】 守望学生心底的那一片麦田

【读有所思】该拿你怎么办,霍尔顿

【读有所思】救救孩子,救救自己——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春风弦歌
快意人生,语文相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