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UNNANGUO-
突破议论文写作的困境
·作者简介·
冯渊,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静安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兼任《语文建设》编委,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著有《问津录》《语文要怎么考:中学语文命题探索》《高中议论文写作与逻辑思维训练》等,参编《上海市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高中语文单元设计指南》等。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国考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考试研究》《语文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十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五十多篇被目录索引。参加全国社科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主持上海市市级共享课程“高中语文基于目标达成的评价”。
01 与材料对话
我们将命题设定的语境,讲述的现象、故事,提出的问题等,统称为材料。简单地说,题目问你什么,你就要锁定目标,聚焦材料的提问,进行思考。
这不是一件很简单明了的事吗?
并非如此。总有人无法读完材料,只关注片言只语,迅速脑洞大开,错误确定立意,瞬间偏移材料,敷衍成文,离题万里。
材料是阳光普照的通衢大道,不少写作者只能从材料里拽出一个无关的词语,或者完全会错材料旨意,然后将读者从通衢大道拉进污水横流的偏僻小巷,向读者兜售他低俗的见识、无趣乏味的空泛议论。——这句话是我阅卷时看到莫名其妙的作文之后的愤激之言,换一种表述:作者容易被内在的偏向支配而盲目做出判断。
阅读材料时,无法对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行发掘,难以区分关键信息和次要信息,不能提炼出上位概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见树叶不见森林,都是缺乏思维品质的表现。阅读时既然无法准确把握题旨,写作表达时,囿于见识,新鲜的问题、生动的观点,都会被内心的偏见、浅显的理解所破坏,最后无法聚焦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思考,写出了偏离题旨的文章。
闲话少说,看题。
某著名作家先后三次去华山,三次均半途而归。因为每次还未开始爬山,这位作家便被山脚下的美景吸引,拔不动脚了。他想: “山下都这么好,山上更是不知有多好了。” “如今不上山,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于是他每次都止步于山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作家不爬上山顶,是他有意的、主动的选择,是将最美好的东西留在想象里而不去完全占有,让美好的山顶永远保持审美张力,成为内心永恒的诱惑。这样选择的结果,比爬上山顶享受美好的风光更智慧,这是某种有趣的审美选择。
是他爬不上山吗?是他懈怠、软弱无力吗?是他战胜不了一路艰辛吗?不是。请注意材料中“不上山,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这句话,难道还不够明白吗?
但就是有人无法理解这种“微妙”的感觉、这种雅致的情怀。中国传统话语中有“花赏半开、酒饮微醺”的说法,美好的事物,要留有审美想象的空间(不要过度概括为“凡事留有余地”),这样的美才更持久,更有魅力。
你可以不同意这种审美趣味。但是,你首先要明白材料说了什么话,表达了什么趣味。如果反对,一定要盯着目标和对象去反对,而不能完全自说自话。
有同学将这道作文题的主旨确立为“要勇攀高峰、战胜自我、创造辉煌”,这就是不与材料对话,不是在原材料限定的话题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可以不赞同保持审美张力的趣味追求,那你就写见到美好的景致、遇到美好的人事,要尽情享受,兴尽而返,与材料暗含的旨意相对立,也完全可以。确立文章主题前,要知道材料在说什么,我们只能在材料限定的话语场域里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完全弃材料于不顾。
打个比方:贾府上的焦大看到林黛玉葬花,即使不能与林黛玉共情,至少应该说:花朵凋零会结果,一代老去会有下一代的新生,生生不息,流转传递,是自然和人世的正常规律,何须伤感。——这是在与林黛玉对话。如果他不了解黛玉从花朵凋零中自伤身世的情怀,就跑去对林黛玉说:桃花不要埋葬,可以给我喂猪。——这就完全跑题了。
再看一例。
2024年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试题: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寄语年轻人:“当今时代,答案变得唾手可得,真正有价值的反而是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正确思维方式的能力。”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中心议题:正确提问的能力、掌握思维方法的能力,比答案更重要。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说,答案因为唾手可得,已经没有提出正确问题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重要了。
这则材料包括两个概念:“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正确思维方式的能力”和“答案”,两者谁更重要?
你是不是要顺着问题“谁更重要”来思考?每个判断成立与否,都有前提、情境。
如果说“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正确思维方式的能力”更重要,那是因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现横亘在这个时代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意味着提问者站在时代前沿、具有远见卓识。只有这样,他才会发现潜在的、影响人类未来的问题,只有这种人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在风起于青蘋之末时,预见了人类的未来困境,提出了振聋发聩之问。
改善思维方式,具有质疑、反思的能力,是在正确提问基础上的探索,唯其思维方式正确,才有可能寻找到正确答案。
如果说“答案”更重要,那是因为无论提出什么问题,目的都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提出有价值的、有前瞻性的问题,比那些平庸过时的答案强多了,但是提出了关于未来的问题,仍然是激励人们思考、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没有不寻求答案的提问,因此,答案更重要。
不重要的其实是那些已经解决了问题的答案,是人们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方法;重要的是人们永远保持对现实的敏感,不断发现潜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寻找解决困扰人类问题的新的路径——答案。
这是与材料提出的问题对话。可是一些学生写成了“理性之光一直在闪耀” “网络的价值” “过程与结果的辩证之思” “答案是历史长河中的灯塔”“探求人生的答案”,就明显跑题了。
议论文写作中要规避的错误是:
没有与材料对话,没有回答材料直接或间接呈现的问题,只找到了一个关键词就匆忙立意(如只写“答案”),看到了某个概念就随意联想(如“网络的价值” “理性之思”),或者用有部分相似性的概念替换材料中的概念(如用“过程与结果”代替“提问与答案”)。
02 写作路径
议论文写作中,需要训练和培养以下能力:
信息分析能力,评估信息的真伪和隐含关系;根据语境来判断观念合理性的能力;深入思考、挖掘和辨别深层隐含关系的能力;寻找多样性的信息,努力构造论证的能力;合理论辩的意识和能力,力图通过多方的合理论辩达到最佳论证和认识。
具体而言,思辨类作文到底该怎么写?有没有可以推荐的思维方式?
第一,从材料各具特色的言语表述中,寻找概念并构拟概念之间的关系。
举例如下。
2024年新课标I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首先要明确,这道题不是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概念的上位概念替换,分别是“科学技术”和“问题越来越少”(概念可以由名词,也可以由名词或者动词性短语表达)。
材料真正要问的是:科学技术带来的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少吗?回答这个问题,必然形成两个矛盾的命题:确实,问题越来越少;并非如此,问题并未减少。
第二,思考以上命题成立的条件、情境、背景、原因。
命题“科学技术带来的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发展遇到了困境(如自然灾害、疾病困扰,如人类为追求自由舒适的生活遇到的种种技术难题等),就会催生出新的科学技术(当然包括材料中的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一旦新的技术成熟,就能解决这一困境。如青蒿素的发现和制取技术的成熟,困扰人类的疟疾这一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发展,让人类实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在智能搜索、推理、规划、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以上问题会随着这一技术的进步发展得到解决,问题当然减少了。
命题“科学技术带来的结果不是问题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面临的困境催生了科学技术的研发活动,研发成果解决了原来面临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完善,当初困扰人类的问题确实减少了。但是,人类必然会遇到新的挑战,面临新的困境,技术的进步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的问题。尽管如此,人类面临困境时,会发明新的技术来对抗和解决问题。虽然问题永远不会彻底消灭,但是人类一直会发展科学技术,在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
再看一例。
2024年上海卷: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请留心,这道题不是让你讨论“认可度”,而是让你回答“认可度能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第一步,确立两个概念:“认可度” “判别事物,区分高下”。构拟两个矛盾的命题:①“认可度”能够“判别事物,区分高下”。②“认可度”不能够“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第二步,思考肯定命题成立的情境、原因。“认可度”是大众评判事物的一个大致的、具有倾向性的数据,综合了大众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可以作为“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参考。另外,人们无法完全凭亲身经历获得直接经验,认识事物往往是凭借间接经验,而“认可度”就是很好的间接经验。
第三步,思考否定命题成立的情境、原因。“认可度”不能“判别事物,区分高下”,主要是因为“认可度”有时未必能准确反映事物的真相。有些事物品质良好,正处于上升期而未进入大众视野获得“认可度”,如果仅凭现有的“认可度”,我们可能会对这些优秀的事物做出误判;还有些事物自身品质很好,但与流行的风尚不合,也因此未获得流俗大众的“认可”,不能仅凭“认可度”去“判别其高下”。
以上是“事物的实际水平超过认可度”造成的误判,还有可能是“事物的实际水平低于认可度”,如有的事物名声在外,其实是浪得虚名,是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取的“认可度”,我们可不能因为这种名大于实的“认可度”对其进行误判。
03 揭秘:材料中某个词语
表达了不同的概念
思辨类作文命题时一般都暗含了两个矛盾的命题,按照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两个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我们在以上的分析和写作过程中,似乎确认了两个矛盾的命题同真,这明显违背了矛盾律;如果我们同时否定两个矛盾的命题(认为它们同假),就会违反排中律。难道试题要让我们陷入这种思维困境中?当然不是。
奥秘在材料中某个词语表达了不同的概念,这样就能让人在看似矛盾的命题中找到合理的原因。
如上文新课标I卷中“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中的“问题”,在“会越来越少”和“不会越来越少”两个命题中所指内涵是不一样的:前者指催生这一技术产生发展的问题,后者指这一技术发展成熟之后人类遇到的新问题。“问题”内涵不一样,实际是借“问题”这一词语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肯定和否定的命题中,因为内涵不一样,不构成矛盾,也就不会违背矛盾律。
再如上海卷的“认可度”,在“认可度可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和“认可度不可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里, “认可度”的真实内涵不一样:前者指那些能基本反映事物真相的“认可度”,当然可以作为判别事物的参考;后者指那些高于或低于事物真相的“认可度”,自然不能听信。
近年来的上海思辨类作文题,都是这个思路。
①综合已有知识是创新吗?(2024年春考)
②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2022年秋考)
③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2021年秋考)
④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2020年秋考)
思路分析如下:
①如果是肯定命题, “创新”指体例的创制、重新获得新的感受等(如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并未创作一首诗,但此书仍然可以说是体例上的“创新”);如果是否定命题, “创新”则指创造出崭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
②对“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一现象觉得正常或者担忧,其实是两个命题对“发问” “结论”给了不同的解释。如果将“发问”解释为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活力的探索精神,将“结论”解释为固化的、停滞的答案,那长大后陷入的僵化状态当然令人担忧;如果将“发问”解释为“因无知而提出问题”,将“结论”解释成“给提问者提供稳妥的答案”,那材料描述的长大后注重结论的状态就很正常。
③需要对“事物的价值”进行不同的阐释:肯定命题中,指的是超越了人们目前认知水平的“事物的价值”,自然需要时间的沉淀来填平这一鸿沟;否定命题中,指的是与人们目前认知水平一致的“事物的价值”,当然不需要时间沉淀,当下就能认识。
④需要对“事物发展进程”进行不同的阐释:肯定命题中,指人类目前尚无法完全对抗和控制的、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事物发展进程”;否定命题中,指人类能基本控制和解决的,能化解不良结局的“事物发展进程”。前者我们目前一定程度上尚感无能为力,后者我们能把控,不会无能为力。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人类都在试图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难以把控中逐渐获得主动权。
(本文转载自“新读写”公众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