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行文化视域下民俗文化产品具有符号意义,与原产国的国家形象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集中表现为两组概念的深度关联。
第一组关联概念是民俗传统与国家形象。民俗传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根植于民众对于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一方面,民俗传统为国家形象的塑造积淀了丰厚土壤,成为联通历史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大众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使共享的文化传统在时空中流动传承。另一方面,国家形象体现了一国精神底蕴和文化气质的高度凝结,而独特的地域风俗习惯能够进一步强化各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差异化特征。由于国家形象是“一种主体意识”和“国家或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亮点”,民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表达、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皆是一国无形的文化属性的核心内容,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恒久的丰沛源泉。
第二组关联概念是民俗产品与国家品牌。二者属于文化与商业的交叉领域,可通过清晰而独特的符号化理念来强化集体身份认同,并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发挥消弭隔阂、强化共鸣的积极作用。文化符号具有高度凝练、易于传播的特征,以节日庆祝活动、美食美饰、生活习惯等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更易激发受众的参与感与共情力,增进各国民众间的情感互通。追根溯源,品牌理论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市场营销领域,因其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密切互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品牌通过与所处环境的文化创意发生互动而生成了品牌图标,通过创造身份神话来舒缓社会的急剧变化所带来的集体焦虑,从而实现文化的品牌化。民俗产品的创意生成、使用体验和品牌理念承载了一国的公众形象、集体声誉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也构成了本国居民、商业投资者、海外消费者以及旅行者等对国家形象的品牌化联想。因此,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识别度高、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不仅反映了一国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以及主流价值观念,也有助于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摘编自苏筱《文化再生产与符号联想:数字时代的中国民俗与国家形象建构》)
材料二:
必须从消费角度出发注重民俗产品文化符号创新,在坚持优质内容生产的基础上强化自身产品符号的市场吸引力。从消费的角度出发,文化消费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后消费时代的核心。“消费伙伴”在消费产品的时候,早已不满足于原来的消费模式,转而更加注重产品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诸如产品的内涵、品质、格调、档次等方面。在这个全方位、多层次考虑“消费伙伴”体验的后消费时代,文化消费成为关键。民俗文化产品符号创新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首先,产品外在的数字化文化符号成为消费对象,数字化的产品符号通过图案、色彩、材质等将商品自身的价值与美感传达给“消费伙伴”。其次,民俗文化产品的文化符号成为消费内容,通过产品符号可以显示出个人的品位、身份、地位以及心理满足等社会意义。最后,民俗文化产品所存在的数字化消费空间成为消费对象,呈现出一种三维符号。因此,不仅民俗文化产品是消费对象,其所承载的数字化文化符号氛围也成为消费内容。在民俗文化从内容到产业的优化过程中,要通过从提升内容消费到注重产品符号创新让民俗文化服务内涵更加丰富,进而积累受众,推动全民参与民俗文化发展,顺势推进民俗文化内容资源与民俗文化产业类型相契合,从产业数字化角度促进产品符号内容创新发展。
民俗文化品牌IP新媒体链条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构建民俗文化现代化发展体系和提高区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可以促进多元化的交流互鉴,将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传承体系,则可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美学意蕴和传统美德,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落地生根。在民俗文化品牌IP建立第一阶段“初创期”,重在对民俗文化信息进行梳理、修复和保护,构建留存民俗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在民俗文化品牌IP建立第二阶段“精耕期”,着力点在于从国内向国外拓展,运用新媒体环境多平台占位、进行跨文化传播,在世界各国讲述我国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故事。在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第三阶段“交互期”,则要借助产业数字化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交互发展、多平台运营、跨国界合作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速新媒体环境产业数字化引导的民俗文化创造力交互发展,提高区域传播力。最终,民俗文化品牌IP将借助新媒体链条传播中国声音,强化我国民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人民则可以通过民俗文化品牌IP新媒体传播接口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内容的理解,加深对中国社会的文化认知。
(摘编自赵鹏《产业数字化驱动民俗文化创造力传承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俗产品可通过清晰而独特的符号化理念来强化集体身份认同,借助民俗文化符号能够增进各国民众间的情感互通。
B.若要为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提供助力,打造识别度高、易引发情感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可以作为一个努力方向。
C.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与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传承体系,都涉及处理民俗文化遗产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交互发展、跨国界合作比运用新媒体环境多平台占位、进行跨文化传播更难做到。
【解析】D.“比运用新媒体环境多平台占位、进行跨文化传播更难做到”错。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在民俗文化品牌IP建立第二阶段‘精耕期’,着力点在于从国内向国外拓展,运用新媒体环境多平台占位、进行跨文化传播……在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第三阶段“交互期”,则要借助产业数字化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交互发展、多平台运营、跨国界合作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可知,文中只是分别论述了两种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没有比较二者的难度,于文无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俗传统与国家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是在同一维度上为对方提供充足的资源。
B.品牌理论与社会文化现象互动密切,要实现文化的品牌化,生成品牌图标是隐含前提。
C.由于产品符号可以显示个人的品位、身份等社会意义,所以人们的消费具有象征色彩。
D.在后消费时代,民俗文化产品既需要考虑消费心理的变化,也要重视产品符号的创新。
【解析】A.“在同一维度上”错,二者不是同一维度,民俗传统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B.“生成品牌图标是隐含前提”错,由原文“品牌通过与所处环境的文化创意发生互动而生成了品牌图标……从而实现文化的品牌化”可知,“品牌与所处环境的文化创意发生互动而生成品牌图标”为实现文化品牌化的必要条件,已经清晰点明,不是隐含前提。C.“所以人们的消费具有象征色彩”错,消费不一定都有象征色彩,材料讨论的是民俗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 故选D。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淄博市政府组织专家、艺人通过视频号、抖音对淄博花灯的历史沿革、样式变化进行宣传推介。
B.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宣传其利用VR全景技术帮助人们实现了高质量云游故宫。
C.消费者可以在敦煌研究院的“敦煌诗巾”小程序上任选敦煌民俗元素,购买专属“敦煌诗巾”。
D.孔子学院在春节期间向外宾们一一介绍中国门画,并分享了神茶、郁垒、尉迟恭等门神的故事。
【解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俗文化品牌IP新媒体链条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构建民俗文化现代化发展体系和提高区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故宫博物院不属于民俗文化产品、民俗文化品牌IP 。C.更符合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从消费角度出发注重民俗文化产品的创新”。D.孔子学院不属于运用新媒体环境,多平台占位。 故选A。
4.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点评下面这段文字中“云游敦煌”小程序的设计理念。
“云游敦煌”,是由敦煌研究院、人民日报新媒体和腾讯联合推出的微信和QQ小程序。它将敦煌石窟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呈现和深入解读,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进入小程序,除了可以近距离领略敦煌石窟艺术的风采,感知敦煌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充盈的美学价值,还可以定制专属敦煌色彩、敦煌石窟主题内容。此外,小程序还整合了预约购票、智慧景区导览、传统文化课程体验等功能。
答:①激发受众的参与感与共情力,反映敦煌文化独特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
②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敦煌文化,为景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线上创新服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材料一提到民俗产品与国家品牌相关联,民俗文化符号能激发受众的参与感与共情力,增进各国民众间的情感互通,民俗文化产品承载着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容。“云游敦煌”小程序将敦煌石窟内容分类呈现、深入解读,还能让用户定制专属内容,这一系列操作能让受众深度参与其中,近距离领略敦煌艺术风采、感知其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很好地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感与共情力,同时也展现出敦煌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质与精神沉淀,符合利用民俗文化产品传递文化内涵、塑造形象的理念。材料二强调要注重民俗产品文化符号创新以吸引市场,民俗文化产品所承载的数字化文化符号氛围也成为消费内容等。小程序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敦煌文化,使得敦煌文化的符号以新的形式展现,让用户能更好地消费这些文化符号内容,进而体现出其独特文化气息。
②材料二提到民俗文化产品符号创新发展中产品外在的数字化文化符号成为消费对象,民俗文化产品所在的数字化消费空间成为消费对象等内容。“云游敦煌”小程序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了预约购票、智慧景区导览、传统文化课程体验等诸多功能,这是借助数字化构建起一个围绕敦煌文化的消费空间,为游客提供线上创新服务,是顺应民俗文化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让敦煌文化借助数字化更好地传播与服务受众。
5.在数字时代,怎样利用民俗文化产品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①挖掘核心:利用民俗文化产品,挖掘民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表达、风俗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核心内容,展示国家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亮点,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②打造产品:打造识别度高、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反映一国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以及主流价值观念,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③创新发展: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的传承体系,注重民俗文化产品符号的创新发展。借助新媒体推动民俗文化的全产业链交互发展、多平台运营、跨国合作,传播中国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材料一指出“民俗传统是国家形象重要组成部分”“民众的审美偏好、情感表达、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皆是一国无形的文化属性的核心内容,为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恒久的丰沛源泉”。所以利用民俗文化产品时,挖掘这些核心内容,才能把国家民族精神气质中的亮点展现出来,从而为良好国家形象的建构奠定基础,这是从根源层面说明如何利用民俗文化产品服务于国家形象塑造。
②材料一强调“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识别度高、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不仅反映了一国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以及主流价值观念,也有助于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品牌”,民俗产品承载着一国的文化气味、精神沉淀以及主流价值观念。这意味着打造优质且有特色、能引起共鸣的民俗文化产品很关键,这样的产品在跨文化交流等过程中可以强化国家品牌,进而助力良好国家形象的树立。
③材料二先是提到民俗文化产品符号创新发展的多方面内容,包括外在数字化符号、产品文化符号承载的消费意义等,接着重点阐述了构建民俗文化品牌IP传承体系的不同阶段及意义,如通过新媒体多平台传播、跨国界合作等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传播中国声音来强化国际竞争力,加深世界对中国民俗文化及社会的认知,从发展和传播推广角度为利用民俗文化产品树立国家形象提供了路径。
【导语】文章重点探讨了民俗文化产品在国家形象与品牌构建中的作用。材料一分析民俗文化与国家形象、国家品牌的关系,强调民俗产品通过文化符号增强国家品牌竞争力。材料二从消费角度讨论民俗文化产品符号创新,倡导数字化手段提高其市场吸引力。此外,文章还论述了民俗文化品牌IP的构建,通过数字化产业推动其境内外传播与互动,以提升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认知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李娟
有时候我会扔下杂货店跑出去满山遍野地玩,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就只好坐在我家帐篷里耐心等待,顺便替我守着店,有人来买东西的话,他就告诉对方:“人不在。”有时候他实在等急了,就出去满山遍野地找我。
而有的时候呢,我在帐篷里耗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来买东西,连把头伸进帐篷看一眼的人也没有。害我白白浪费了本该出去玩的大好时光。
天天守在帐篷里,坐在柜台后的一堆商品中间。世界就在这堆商品对面,满目的葱茏鲜艳,那么真实……而我心中种种想法明明灭灭、恍惚闪烁着,使得我浑身都虚淡了、稀薄了似的,飘摇不止。而世界那么真实……世界真实地、居高临下地逼压过来,触着我时,又像什么也不曾触着。
天天出去玩,奔跑一阵,停下来回头张望一阵。世界为什么这么大?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整条河谷开阔通达,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在河谷最深处密集地流淌。草原是绿的,沼泽是更绿一些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我爱绿色。为什么我就不能是绿色的呢?我有浅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我穿着鲜艳的衣服。当我呈现在世界上时,为什么却不能像绿那样……不能像绿那样绿呢?我会跑,会跳,会唱出歌来,会流出眼泪,可我就是不能比绿更自由一些,不能去向比绿所能去向的更远的地方。又抬头看天空,世界为什么这么大!我在这个世界上,明明是踩在大地上的,却又像是双脚离地,悬浮在这世界的正中。
我在山顶上慢慢地走,高处总是风很大,吹得浑身空空荡荡。①世界这么大……但有时又会想到一些大于世界的事情,便忍不住落泪。
羊群早已经过沙依横布拉克,去向后山边境一带了。只有很少的毡房子留了下来,深藏在远远近近的河谷里,一个比一个孤独。毡房里面更为孤独宁静地生活着老人、妇女和孩子。我们店里的生意也一天淡似一天,只等着九月初迎接羊群和牧人们从后山返回。
牧草渐渐挑出了青紫的颜色,那是草穗在渐渐地成熟。②一天沉似一天的草原,孕育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开始启程去向第二年。我们也即将启程离开这里。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迫近一朵白云,对更远的地方望了又望。回过头来看到我们即将沿之离去的道路陷落在草野之中,空空荡荡,像干涸的河床一样饥渴。越过这条路看向更远些的地方,是另一条更为孤独的路,痕迹浅淡,时而通畅,时而消失,蜿蜒着通向一个只有一家人住着的地方。那一家人的毡房和四周的栏杆像是下一分钟就会消失似的静止在路的尽头。
我曾去向那里。那路上的泥土中只印着一串马蹄印。那么我是仅次于时间和那匹马而踏上那条路的人。走在路上的每一分钟,都想停下脚步,去往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躺倒、睡去。这样的季节总是那么安静,风声只在高处,风的猛烈也只在高处。而近处的事物总是倾向于风的反方向的一些感觉。但是阳光无处不在。阳光经过风时带来了风——它像经过迷宫一般经过风,经过那些在上空狂乱地呼啸着的风。等阳光完全通过了风,艰难地抵达我时,已失去了平静。它眩晕地,犹带激情一般熠熠闪耀,在空气中颤动。站在这样的阳光里,手指给照耀得闪闪发光,裙子下裸露的双腿也闪闪发光。但是四周一片沉静。仰着脸往上看,眼角余光刚刚掠过斑斓大地,视觉随之被猛地震动——在视野正前方的天空,整齐而浩瀚地分布着细碎尖锐的、正在被反复撕扯着的云。
③路在河边,反复地引我走向河,又反复地引我离开河。引我走过一个青翠的山坡,再走过一个相同的青翠山坡。有时候却只是引我走向孤独的一株草,它生长在河边空旷而洁白的沙滩上。但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地打量那株草,路又立刻把我带向森林。我走在森林里,左边开着白色的花,右边隐秘地流着山溪。突然有鸟从旁边窜起,翅膀掠过脸庞。
沿这路走在世界正中央。青草围簇四周,像燃烧一般地持续生长着。河在不远处像燃烧一般奔流。上方的天空像燃烧一般蓝啊,蓝啊。但我肉身平静。身不由己地走着……走过很远很远,任这一路的情景在视野里重重堵塞。这是一条行进堵塞的路,是一条把人引向远离一切之处的路……我不停地走,好几次都以为自己已经走过头了,早已把那一家人抛弃在后面了……不停地走,却每一分钟都想在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躺倒,深深睡去。
走着走着就突然得知:尽头那一家人,住着已经无法离开的一个人,终生都在等待着的人。
有人却在我家帐篷里等我。在等我的漫长时间里,他独自面对琳琅满目的寂寞商品,想着自己的心事。后来当我终于回家,当我掀开帐篷门帘时,看到店里依旧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满架的商品如此寂寞。
当我已经回到家了,那人还在满山遍野地找我。他耽搁在一条路上,不停地走啊走啊,被那路引得再也回不来了。或者他正推开路尽头那家人的毡房木门,大声问着:“有没有人?”……
有一天,妈妈也独自一人走上那条路。她拎着小桶,很久以后消失在路的拐弯处。④等她再回来时,桶里满悠悠地盛着洁白细腻的酸奶。我嘴里喝着酸奶,心里因为不能明白与这酸奶有关的太多事情,而更清晰地感觉到了深刻的美味。
(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在“我”离开帐篷四处玩耍时热心替“我”守店,体现其善良互助、勤劳质朴的品质。
B.世界真实地存在于商品的对面,可“我”守在帐篷里无法接触,给“我”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恍惚感。
C.作者实写在“我”家帐篷里等“我”的那人推开路尽头的毡房木门找“我”,突出那人焦急迫切的内心。
D.开阔的河谷、高处的森林、后山的羊群、隐藏的毡房等,作者以华丽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
【解析】A.“热心”“勤劳”错,顾客替我看店是不得已之举,不是出于“热心”,也不能说明顾客“勤劳”的品质。C.“实写”错,结合“当我已经回到家了,那人还在满山遍野地找我。他耽搁在一条路上,不停地走啊走啊,被那路引得再也回不来了。或者他正推开路尽头那家人的毡房木门,大声问着:‘有没有人?’”可知是作者的想象。D.“华丽的文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体现不出来。如描写河谷的句子“整条河谷开阔通达,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在河谷最深处密集地流淌”,描写森林的句子“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语言并不华丽。 故选B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我”感叹世界之大,又因一些大于世界的事情而落泪,抒发了对世界广阔和人类渺小的感叹。
B.句子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展现了沉静的草原迈向第二年的情景,蕴藏着生命的蓬勃希望。
C.句子③,写河边的路引“我”走向河又引“我”离开河,“走向”与“离开”既矛盾又充满语言的张力。
D.句子④,作者并未详细介绍妈妈带回酸奶的具体过程,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表述别有韵致。
【解析】B.“比喻”的修辞有误。“一天沉似一天的草原”不是比喻。“启程”意为“动身;出发”,是“拟人”修辞。
8.请结合文本,分析标题《通往一家人去的路》的作用。
答:①结构上,作为本文的重要意象,通往一家人去的路关联了“我”在沿途的所见所感,使行文更加自然流畅。②表达效果上,新颖独特,吸引阅读兴趣。这条通向一家人住处的道路究竟有什么特征,在这条路上主人公会有怎样的经历等,能激发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③内容上,象征着孤独、温情的未知世界,寓意深刻。路的尽头只有一家人居住,路把人引向远离一切,彰显其孤独;一家人相依相守、妈妈带回的酸奶彰显其温情。
9.刘志荣曾评价李娟的散文:“她的文章真正吸引人之处,却不仅仅在于题材的力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①取材于真实而自然的边疆生活,吸引人心。本文将开阔、壮美的北疆风光、草原地区经营的小店等纳入笔端,富有地域特色。②具有温暖美好的精神力量,抚慰人心。“我”纯真洒脱的人性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友善真诚的人际关系等,给人以精神启迪。③文字简约质朴、诗意灵动,打动人心。如“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细碎尖锐的、正在被反复撕扯着的云”等,清新诗意。
【导语】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意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牧区生活场景。文章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广袤世界的敬畏与热爱。作者用“我”的视角,结合孤独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作品充满哲学深意。通过对路途、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文章探讨了生命中的孤独、等待与归属,体现了游子对归家的渴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①。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材料二:
余爱司马迁论魏豹、彭越之不耻囚虏以至刑戮也。呜呼!何其论之至也。汉自高祖之后,其将在者,皆常才中人,而其名将皆已诛死放灭,彭越以疑死,韩信、黥布相继以反诛。余尝疑汉之于功臣少恩如是,推迁所论,而后知其故。而世之论高祖不善驭功臣如光武,故相继族诛,皆妄论,不推原当世之故。
尝试论之曰: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过十人者,无不兴起。而士大夫去战国未远,其人皆有六国豪杰之余风,故其用兵行师有可称述。方此时,人人皆有帝王之心,如韩信之徒,其屈体为臣者,其初心岂将屈体委身而已乎?高祖岂不知其然,而收之者,何也?夫操白挺驱市人而争天下非得如斯人者则谁肯为吾使?彼亦将有所寄以求所欲。彼之视高祖,犹高祖之用三人。何则?两各有所私利也,而非君臣之分故也。且彼之所以臣我者,非有至诚之心,而不厌其所欲,则反顾而去耳。故非裂天下而王之,其势不可使。故固陵之败,子房劝高祖并王韩信、彭越。且是时,天下之地分于二人者,何啻十五?而子房不敢爱者,不如是不足以留二人故也。夫以英雄好乱之姿,无君臣至亲之分,而据万乘之强国,此其势非得天下则不厌。何则?如韩信、彭越之徒,束手为虏而不耻者,其心犹冀万一有不死,而庶几得尺寸之柄以施其智。而况南面称王,据有甲兵士民之众,肯帖然而为人之下哉?呜呼!高祖安得高枕而卧也?故余悲高祖于此有不获已焉。
(节选自张耒《魏豹彭越论》)
【注释】①青衣:县名。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操A白挺B驱C市人而争D天下E非得F如斯人者G则谁肯H为吾使?
【解析】BEG。句意:拿着木棍驱赶普通百姓去争夺天下,如果不招揽这些(有才能的)人,那么谁肯为我所用呢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族”,灭族,与《五石之瓠》“聚族而谋之曰”的“族”用法不相同。
B.“推”,推究,与《屈原列传》“推此志也”的“推”意思不相同。
C.“去”,距离,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彭泽去家百里”的“去”意思相同。
D.“安”,哪里,与《鸿门宴》“沛公安在”的“安”用法相同。
【解析】A.正确。动词,灭族/名词,家族,宗族。句意:廷尉王恬开上奏请求将(彭越)灭族。/把全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说。B.正确。推究/推赞、推许。句意:推究司马迁所论述的内容。/推赞屈原的这种志向。C.正确。句意:士大夫距离战国时期还不算遥远。/彭泽距离家有百里之远。D.错误。用法不同。副词,哪里、怎么/代词,哪里。句意:高祖又哪里能高枕无忧呢?/沛公在哪里呢? 故选D。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后担心不诛杀彭越可能留下后患,于是让人告发彭越谋反,使他最终被灭族。
B.世人认为刘邦和光武帝一样都不善于驾驭功臣,张耒认为这种评价是不正确的。
C.彭越、韩信、黥布、刘邦合作是为了追求私利,他们之间没有深厚的君臣情分。
D.固陵战败后子房劝刘邦封韩、彭为王,是因为不满足二人欲望他们会背弃刘邦。
【解析】A.“吕后担心不诛杀彭越可能留下后患,于是让人告发彭越谋反”表述错误,原文“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是说吕后命令她的舍人告发彭越再次谋反。在此之前,太仆逃跑到汉王(刘邦)那里,告发彭越和扈辄谋反。选项表述不准确。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答:(他们)一旦掌握了些许权力,就如同云气蒸腾、蛟龙变化一般,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即使被囚禁起来也在所不辞。(“摄”,掌握;“尺寸之柄”,些许权力;“云蒸龙变”,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幽囚”,被囚禁。)
(2)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过十人者,无不兴起。
答:秦朝灭亡后,天下豪杰纷纷兴起,世上才能超过十人的英雄,没有不起来逐鹿天下的。(“并起”,纷纷兴起;“世之英雄才过十人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才过十人之世之英雄”)
14.张耒对刘邦诛杀彭越等人这一行为的认识有何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1)起初,张耒见彭越、韩信等功臣因疑或“反”被诛,疑汉朝少恩,不解刘邦做法,毕竟功臣有贡献。
(2)随后,推究司马迁论述,结合秦亡背景,明白功臣与刘邦各怀私利,知晓刘邦是形势所迫才如此。
(3)最后,鉴于当时局势复杂,刘邦无奈为之,张耒体谅其处境,心生悲悯之情。
【导语】材料一出自《史记》,司马迁通过梁王被刘邦怀疑和处置的故事,揭示了秦汉之际对功臣的猜忌和残酷命运。材料二是张耒对此事件的评论,探讨韩信、彭越等功臣在汉初的政治环境下被围杀的原因。张耒认为刘邦对功臣的镇压是出于形势的逼迫,而非简单的残暴,并指出功臣与君主之间缺乏真正的忠诚和君臣之情。这反映了纷争时代下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考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梁王对他的太仆(官名)发怒,想要斩杀太仆。太仆逃跑到汉王(刘邦)那里,告发梁王和扈辄谋反。于是皇帝(刘邦)派使者乘其不备去捉拿梁王,将梁王逮捕后,囚禁在雒阳。主管官员审理后认定谋反的情形已经具备,请求按照法律论处。皇帝赦免了梁王,把他贬为平民,流放到蜀地的青衣县。吕后向皇帝进言说:“彭王(彭越)是个壮士,现在把他流放到蜀地,这是自留祸患,不如就此杀掉他。”于是吕后就命令她的舍人告发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上奏请求将彭越灭族。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于是就诛灭了彭越的宗族,废除了他的封国。
太史公(司马迁)说:魏豹、彭越怀有叛逆的意图,等到失败后,不选择自杀而是被俘虏囚禁,最后遭受刑罚被诛杀,这是为什么呢?中等才能以上的人尚且会对这种行为感到羞耻,更何况是称王者呢!他们没有别的缘故,只是智谋胆略超过常人,唯独担心失去性命罢了。(他们)一旦掌握了些许权力,就如同云气蒸腾、蛟龙变化一般,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即使被囚禁起来也在所不辞。
材料二
我赞赏司马迁关于魏豹、彭越不以被囚禁乃至遭受刑戮为耻的论述。唉!他的论述是多么深刻啊!汉朝自高祖之后,留存下来的将领,都是些才能平常的人,而那些著名的将领都已经被杀掉或者被流放了,彭越因为被猜疑而死,韩信、黥布也相继因被指控谋反而被诛杀。我曾经疑惑汉朝对功臣如此寡恩,推究司马迁的论述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而世人评论高祖不善于驾驭功臣,就像光武帝(刘秀)那样,所以接连对功臣进行灭族诛杀,这些都是没有推究当时实际情况的妄加评论。
试着论述一下这件事:秦朝灭亡后,天下豪杰纷纷兴起,世上才能超过十人的英雄,没有不起来逐鹿天下的。而且士大夫距离战国时期还不算遥远,这些人身上都还留存着六国豪杰的遗风,所以他们用兵作战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称王称帝的心思,像韩信这类人,他们委屈自己身份做臣子,他们最初的心意难道仅仅是委屈自己、委身于人就罢了吗?高祖难道不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却还要接纳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拿着木棍驱赶普通百姓去争夺天下,如果不招揽这些人,那么谁肯为我所用呢?他们也将会有所寄托,来谋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看待高祖,就如同高祖利用他们一样。为什么呢?双方都各有自己的私利,而并非是有牢固的君臣名分的缘故啊。而且他们之所以向我称臣,并不是怀着极为忠诚的心意,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就会转身离去。所以如果不分割天下让他们称王,按这种形势是没办法驱使他们的。所以在固陵战败后,子房(张良)劝说高祖同时封韩信、彭越为王。况且在那个时候,天下的土地分给这两个人的,何止十分之五呢?而子房不敢吝惜这些土地,是因为不这样做就没办法留住这两个人的缘故啊。凭借这些英雄喜好兴乱的本性,又没有君臣之间那种至亲的情分,却占据着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大国家,这种形势下他们若得不到天下是不会满足的。为什么呢?像韩信、彭越这类人,束手就擒成为俘虏却不以此为耻的原因,是他们心里还寄希望于万一能保住性命,并且或许能得到些许权力来施展自己的智谋。更何况是面朝南称王,占据着众多的军队、百姓,他们怎么肯心甘情愿地屈居人下呢?唉!高祖又怎么能高枕无忧呢?所以我对高祖在这件事上的处境深感悲哀,他也是迫不得已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送别刘子思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岐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注】乾道元年(1165年),张孝祥被贬至广西桂林,次年遭贬落职而放归。他北归之后,其友刘子思被贬。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描绘了送别之地的荒僻冷落,渲染出离别时凄清、孤寂的氛围。
B.上片后二句对仗工整,运用叠词绘形绘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C.下片结尾两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希望友人被贬之处有青山绿水聊以慰藉。
D.全词起于景,结于景,移情入景,虚实相生,意境悠远,感情丰富而深沉。
【解析】C.“希望友人被贬之处有青山绿水聊以慰藉”错,根据“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可知希望刘君早日脱离南方烟瘴之地,回到青山绿水风景好的江南来。
16.“岐路”一词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何理解本词中的“岐路”?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①“歧路”指二人的分别之地。作者北归,友人南去,两人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表达了浓厚的离情别绪。②“歧路”指友人的贬谪之路。友人被贬岭南,前往瘴疬之地,作者盼望友人早日脱离苦海,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担忧。③“歧路”指作者自己多年漂泊、沉浮的仕宦之路。世事难料,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表达了作者在历经艰辛之后的沧桑与感慨。
【解析】①词中开篇描绘了“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这样略显荒凉的场景,点明了这是与友人常常分别的地方。而“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岐路”一句,直接表明了当下两人一个向北、一个向南的不同去向,即将在此处踏上不同的路途,“岐路”在这里首先就是实实在在的分别之地,是两人即将各奔东西、天各一方的那个现实中的岔路口,承载着当下浓厚的离情别绪。
②从词下阕“君方南去”以及“须君早出瘴烟来”可以知晓,友人刘子思是要前往南方
瘴疠之地,也就是被贬谪到条件恶劣、充满艰难险阻的地方。这里的“岐路”便象征着友人所要踏上的那条充满坎坷、危机四伏的贬谪之路。词人深知友人此去的艰难,所以殷切地盼望友人能够早日从那“瘴烟”之地脱身归来,“岐路”一词饱含着对友人即将面临困境的深深同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未来处境的担忧。
③根据注释可知诗人人生之路充满了波折,命运多舛,难以掌控自己的去向与前程。此刻看到友人也要踏上类似的艰难之路,感同身受,词中的“岐路”也就不仅仅是当下分别的这个岔路口或者友人的贬谪之路了,更勾起了他对自己这些年在仕宦生涯中漂泊不定、历经沉浮的感慨。自己一路走来,面对诸多选择、变动,如同行走在错综复杂的“岐路”之上,充满了艰辛与无奈。通过“岐路”一词,词人将个人的身世之感融入其中,传达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沧桑与感慨。
【导语】张孝祥的《踏莎行·送别刘子思》通过描写送别时的荒僻冷落场景和愁怅氛围,表现出对友人的眷恋与关怀。全词以景寄情,寓有对离别的深切无奈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感情深沉而意境悠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都以水面的宽广衬托出了船的渺小。
(2)《琵琶行(并序)》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与她出场后“____________”的情态一起,十分传神地表现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
(3)古代诗词中常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冷落,以此抒发某种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玉鉴琼田三万顷 ④.着我扁舟一叶 ⑤.琵琶声停欲语迟 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⑦.映阶碧草自春色 ⑧.隔叶黄鹂空好音(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新鲜蔬果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获取多种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发表了一份【a】“蔬果排行榜”,评出19种高代谢质量蔬果。①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营养素,②通过影响与慢性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标,③如胰岛素、炎症、内皮功能、脂肪因子、脂质的变化情况,④最终减缓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摄入的高代谢质量蔬果占比越高,患重大慢性病的风险越低;(甲),即使蔬果总摄入量高,也无法降低慢性病风险,□□还可能让糖尿病风险增加13%。因此,要想更好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可以多选择【b】“高代谢质量蔬果”。
要想更好地实现蔬果的防病价值,一定要养成每天吃蔬果的习惯,并且要【c】“会吃”。一方面保证餐餐有蔬菜,可多选择深色蔬菜,比如深绿色、红色、橘红色或紫红色的蔬菜,这类蔬菜富含Ʋ-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一大来源;另一方面可选择吃五颜六色的蔬果,保证花青素、叶黄素、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的摄入。不仅如此,(乙)。研究显示,生胡萝卜属于高代谢质量蔬菜,而煮胡萝卜和胡萝卜汁属于低代谢质量蔬菜。
从营养角度来说,不同的蔬果都有各自的健康优势。因此很多朋友在减重过程中,总是把主食□□□□,但对蔬果却不限量,这种做法是否科学?水果含有果糖,果糖到底是【d】“敌”是“友”?果糖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果糖代谢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也不会刺激胃分泌饱食因子和瘦素,也就是说,(推论)____________。所以,(结论)____________。
18.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材料中【abcd】四处引号的作用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人民日报》,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C.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D.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解析】文中引号的作用:a. 引用;b.强调;c.强调;d.特殊含义。A.引用;B.强调;C.反语;D.特殊含义。故选C。
19.请在文中画方框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个方框限填一个字。
答:①不可或缺 ②甚至 ③拒之门外
【解析】①整句内容是说新鲜蔬果的重要性,结合前半句可知此处语境是说蔬果对于平衡膳食是非常重要、不能缺少的,故可填“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②前面说“无法降低慢性病风险”,后面说“还可能让糖尿病风险增加13%”,句子间是递进关系,且后面情况更严重,故可填“甚至”。甚至: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
③根据“很多朋友在减重过程中,总是把主食……,但对蔬果却不限量”可知,此处语境是说减重时拒绝吃主食,故可填“拒之门外”。拒之门外: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①修改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④修改为:最终降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解析】①语序不当。“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营养素”并列不当,“营养素”跟“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是种属关系,应改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④搭配不当。“减缓……发病风险”搭配不当,应改为“降低……发病风险”,故改为“最终降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21.请在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甲:如果摄入的是低代谢质量蔬果 乙:烹饪方式也很重要
22.请根据文中最后一段的内容,分别写出合理的推论及结论。
答:推论:果糖不易产生饱腹感,人们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 结论:蔬果不限量的减肥方法并不科学。
【解析】
推论:根据“果糖代谢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也不会刺激胃分泌饱食因子和瘦素”可知,人们在摄入果糖时,身体不会及时产生饱腹感信号,所以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果糖,因此推论为 “果糖不易产生饱腹感,人们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
结论:因为果糖不易产生饱腹感,人们就容易摄入过多,而水果含有果糖且很多人减重时蔬果不限量,就达不到减重的效果,结合前文的问题可知减重过程中,蔬果不限量的做法不科学,因此结论为“蔬果不限量的减肥方法并不科学”。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I《通往一家人的路》告诉我们,“路”有时引导人走近,有时引导人远离。在路上不停地走的人,有时也会想在路边茂密的草丛中深深地躺倒睡去。
作为正走在“路”上的当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对“路”这一隐喻的思考。“路”既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途径,也可以是象征意义上的人生历程。材料的核心在于“路”的双重意义——有时引导人走近,有时引导人远离,以及在“路”上行走的人的心理状态。
审题时需把握住“路”可以指人生的方向、目标和选择过程。材料指出两种状态:前进与停下。前进意味着追求目标,而停下来或在草丛中休憩,则暗示对生活的反思与调整。
写作时,围绕“路”,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例如保持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逆境中的思考和成长、停下与休息调整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变化等。立意可以从坚定目标与方向感、在变化的关系中守住自我、或平衡前进与休息方面展开,以此挖掘在现代社会生存与成长的深刻主题。写作时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或体验,使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清晰。
立意:
1.勇敢前行,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2.停一停,回首来时路。
3.且行且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