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PRETATION
专题解码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引领者。特别是在光伏产业方面,通过集中式与分布式并进的策略,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光伏产能大幅提升,成本不断降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是这一成就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本期报告将重点聚焦我国光伏能源领域,分析行业发展背景、发展趋势和人才发展情况,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PART ONE
行业背景概况
一、新能源定义
1981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涵盖范围更广,强调相对于传统化石燃料的创新性和替代性,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有重叠部分,但部分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既不是新能源也不是可再生能源。
二、光伏定义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六个环节,结构完整,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构成的晶硅组件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主要涉及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
三、发展趋势
我国光伏行业历经近50年的发展,从补贴走向平价上网。未来双碳目标将持续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2009至2012年的野蛮生长期,标志着我国光伏行业的初步发展。
2013至2017年为政策引导期,国家各部门出台一系列光伏产业支持政策,逐步奠定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全产业链全球领先的基础。
2018到2020年的平价上网过渡期,以2018年的531新政为标志,光伏产业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进入 “十四五”期间,光伏不仅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成为实现双砖目标的重要力量。
PART TWO
行业市场分析
一、新能源行业市场概览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发电量居世界前列。2023年,全球发电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9924.8TWh,同比增长2.5%。其中,中国的发电量达9456.4TWh,同比增长6.9%,占全球的31.6%。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取得了显著增长。到2023年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再创新高,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的一半以上,彰显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坚实足迹。
二、光伏制造端
■ 供需失衡
随着装机规模及制造链产能的快速增长,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问题正逐渐显现。截至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利用率始终保持高水平区位。全国光伏利用率为98%,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和广西11个省份的光伏利用率达到100%。
当前我国新能源利用率已达峰值,利用率下滑风险凸显。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6.1%、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6.0%,均同比下降。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将提前实现2030年风光总装机12亿千瓦目标,预计未来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利用率或将持续下降至90%左右。
■ 国内市场出口下降
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下降趋势仍旧。2023年,我国光伏主材(硅片、电池、组件)出口实现490.66亿美元,同比2022年的518.64亿美元下降5.58%。
2024年1-6月份我国光伏主材累计实现出口额186.7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89亿美元,下降35.40%,持续“价减量增”的态势。
PART THREE
行业人才与服务洞察
一、人才供需现状
近年来,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量持续上升,新发职位在能源大行业的占比近30%,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人才占比也达到21.8%,在能源大行业中排名第二。且2022年1-5月,新能源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高达64.4%,高出全行业(10%)54.4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全球就业人数在2022年达到1370万,比2021年增加了100万。特别是在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目前该行业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和缺乏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
然而,新能源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例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与需求猛增形成了矛盾。此外,新能源运维行业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和缺乏专业人才培养,导致从业人员存在较大缺口且流动性大。新能源行业在爆发式增长下,企业面临“招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等诸多问题。
二、人才流动情况
从2022年新能源人才流入城市TOP10看,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像苏州、杭州、天津、无锡等城市流动活跃性较高。
非一线城市中,随着新能源企业地域布局、项目落地,像常州、苏州、惠州等城市人才流动也十分活跃,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一些地缘性的城市也成为更多企业重点布局之地。
三、行业多元化用工
多元化用工是标准用工与灵活用工相结合的新型用工模式,企业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标准用工,也可以基于企业短期内的项目及用工模式,根据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来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并采用多种用工方式组合,更有效地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
多元化用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降低综合用工成本、适配高峰用工需求、减轻管理负担和用工风险的问题,概括来说就是既能降本,又能增效。
多元化用工除传统标准用工模式外,还包括劳务派遣、岗位外包、业务外包、短期用工、共享用工等多种类型的灵活用工模式,其灵活性体现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灵活性。实践中要结合企业具体业务类型与岗位类型针对性选择不同用工方式。
/// 报告下载
完整版2024光伏能源行业趋势洞察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
■■■■
内容来源:FESCO人力资本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北京国际人力品宣部
推荐阅读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