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可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代表着当前经济模式的强化和优化。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主要研究改革问题,但逢双和逢单有所不同,本次会议可对标11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本届三中全会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与之相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尚未发布)。改革方案涉及15个领域,分别是: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宏观调控、城乡融合发展、对外开放、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领导和外交制度,全会公报针对每个领域提出了简明扼要的改革要求。与之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涉及14个领域,分别是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治理、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对外开放、民主、法治、权力制约监督、文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党的领导。可见,本次改革方案重点突出了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宏观调控、国家安全等领域。本次会议通稿中,作为首要任务的“发展”出现42次,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5次,均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经济”、“市场”则分别出现22次和13次,分别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减少12次和9次。可见,新阶段的发展不再仅是外延式“量”的扩张,而要转变为内涵式“质”的提升。发展的“质”体现在两个方面:1)高质量发展,是本次会议特别提出的一项部署。报告多次提及“机制”,以期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机制,在中长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到“新质生产力”;2)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与之相关的词汇在通稿中被21次提及,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5次,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等途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还包括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安全等内容。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在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就业、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目前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全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过去几年,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在从以高速度发展为主题,逐步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转型。因此,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将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济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优化。目前看来,高质量发展主要涵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消费需求的升级与增长以及房地产的发展新模式三大板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传统产业方面,自2020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工信部、财政部已遴选确定第一批38个细分行业98家数字化服务商,推动20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财政资金支持4.3亿元左右。2023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目前已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共15个重点行业的超1.5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目前,广州、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相对较高。不过,目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很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痛点难点。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在参评的50个城市中,中小企业数量由2021年的2679.3万户增加至2022年的2911.4万户,累计培育73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地不断强化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据统计,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宁波、杭州、武汉7个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过300家。消费需求方面,未来将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当前,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并且正在向世界第一大消费品市场迈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品质化、多样化和多元化消费需求特征更加显著。居民较强的消费意愿和潜在需求推动消费高质量增长的持久动力,客观上也决定了消费应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由于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的中高端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相对不足、部分领域消费成本偏高、消费环境还有待完善等,制约了消费潜力的释放。房地产方面,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住房,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本次全会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定位,是有明显提高的。其实近年政策已经开始向上述领域倾斜了,比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放入了2024年各项工作的第二位。可能原因是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以及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教育、科技、人才,在本次会议中被放置于靠前位置,紧跟“高质量发展”, 科教体系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十八届会议并未单独强调三者的关系。根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数据,我国目前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在科技研发教育方面,未来国家将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将实施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升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将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科技数字化教育方面,教育部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
三中会后的一周内还将发布两份重要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后简称《决定》)与《关于的说明》,两者通常同时发布。其中,《决定》会公布详细的执行方案;《关于的说明》则会对《决定》起草背景和过程进行介绍,有助于理解决策层面的总体考虑。
工作室简介
思玛特于2021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建立于团队、思想和技术三个核心元素之上,流淌着创新血液的新锐产业相关咨询工作室。“不做大而粗,但求小而精”是公司创立初心。作为行业一支“小而美”的创新团队,团队主要成员均曾就职于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及设计院等,团队背景复合,经验资深,可为企业提供高质的咨询服务和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