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企业,选好产业园了吗?

文摘   2024-07-13 18:16   广东  

导读 /Guide/

伴随着劳动要素成本上升、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在多元化策略的驱动下,东南亚迎来了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热潮;中东多国正在推行经济多元化进程中,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出海”是当下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列入今年工作任务。制造业出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及相关国有企业近年来通过在境外开发国家级合作园区积极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至2023年,制造业产值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是全球制造业FDI的重要目标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市场正迎头赶上。根据思玛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约287亿美元流向印尼的制造业FDI,比2022年增加了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6%;而流向越南的制造业FDI也达到2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越南是近年来吸引FDI的热点国家,日韩、新加坡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纷纷在越南投资建厂。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也明显加快了在越南投资设厂的步伐。

数据来源:中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年鉴,思玛特整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在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18%的情况下,阿联酋FDI逆势大幅增长28%,增幅居全球第二位。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属(UNCTAD),思玛特整理
虽然目前阿联酋的制造业FDI占比很小,但在中东地区近年寻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当前涌入中东投资“热土”的外来资金,不仅关注传统的能源与基础设施领域,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人造卫星等领域也开始成为投资热门。

中国政府及相关国有企业也在积极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区国家,中国政府及企业已经成功建成了多个产业园区,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的跳板。为中国企业在境外实现产业聚集、抱团发展、抵御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这些产业园区由中资企业运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熟悉和友好的商业环境。在这里,中国企业能够享受到与国内相似的商业习惯和服务,减少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适应成本。园区多位于当地自贸区或经济特区内,享有丰富的政策优惠。例如,自贸区的税收减免、贸易便利化措施,以及经济特区内的投资优惠等。在这里,中国企业可以相互支持、共享资源、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这种集群效应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也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成立于2008年,由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是中国在印尼设立的第一个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贸易为一体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广西在境外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窗口园区。20168月,合作区通过了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的确认考核,是中国商务部、财政部在全球确认考核的2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是印尼唯一一个通过中国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的综合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
合作区位于印尼首都大雅加达地区,处于雅加达东部的工业长廊——雅万经济带的中心地区。交通非常便利,距雅加达市37公里,苏加诺国际机场60公里,到雅加达国际港口丹戎不碌港50公里。规划总面积492.25公顷,分两期开发,一期规划建设205公顷(已投产运营),主要功能及产业定位为汽配制造、机械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材、仓储物流服务等;二期规划建设287.25公顷。主要功能及产业定位为保税物流、精细制造、智能制造、商业餐饮及酒店配套等。

合作区入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购买土地自建厂房;二是企业租赁合作区的标准厂房。其他合作方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再另行协商。企业到园区投资建厂,可以有效地规避境外购买土地的相关风险,大大缩短投资建厂的政府审批时间。

目前,合作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4亿,合作区及入园企业项目协议总投资额12.03亿美元,园区现有从业人员逾5000人,合作区入驻企业共计61家,中资企业29家,占比约50%,包括中国西电集团、蒙牛乳业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来自印尼、日本、法国、新西兰、芬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企业。

合作区享受包括普惠制(GSP)、免征进口关税、降低税收等外资优惠政策以及“边报建边施工”的便利。

马中关丹产业园
2013年2月5日,在中马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马中关丹产业园正式开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的彭亨州首府关丹市,距离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约260公里,毗邻关丹港,距关丹机场40公里,距市区25公里。

马中关丹产业园

马中关丹产业园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二期约4平方公里,三期约5.2平方公里。园区功能分区包括产业区、物流区、配套区(居住区、公共工程岛、综合服务中心和文教区)。园区以建设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带动两国产业集群式发展为目标,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发展十大产业:塑料及金属行业设备、汽车零部件、纤维水泥板、不锈钢产品、食品加工、碳纤维、电子电器、信息通讯、消费类商品以及可再生能源。

截至2023年8月,马中关丹产业园累计完成开发投资约15亿元;招商入园签约项目13个,总协议投资额约460亿元;完成产业投资约12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园区首个入驻的总投资94亿元的联合钢铁项目已于2019年6月实现正式全面投产。

马中关丹产业园入园项目可享受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现有的所有奖励配套,还可享受园区特有优惠政策。目前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有15年100%企业经营所得税减免、入园企业高管、高级技术工人可享受15%优惠个人所得税率等政策。

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
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简称深越合作区)成立于2008年10月22日,由深圳市政府与海防市政府签署《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合作协议》。2016年8月,深圳市属国企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面接手深越合作区,深越合作区转为国有独资建设和运营。

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
深越合作区首期规划面积200公顷,已建成园区路网、水电及通信管网、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办公楼、展示厅、会议厅、生活配套区等基础设施,2022年完成首期开发。目前,深越合作区已累计投资1.2亿美元,建成现代化产业用房12.5万平方米。园区企业投资总额超6亿美元,累计产值超2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深越合作区厂房出租率100%,土地租售率达85%。

深越合作区已引入电子、机电优质企业37家,其中深圳企业20家,国内A股上市企业17家。入驻龙头企业包括卧龙电气、三花智控、大洋电机、普联技术、科士达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深越合作区已基本形成以电子机电为主导产业的科技工业园。

园方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土地和厂房租赁以及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入区企业可享受10年内企业所得税基础税率17%,自盈利之年起2年免税,后续4年基础税率减半。获得越南高科技企业认证的企业,可享受15年内企业所得税基础税率10%,自盈利之年起4年免税,后续9年基础税率减半的优惠。

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

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建立于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在其哈利法工业园自贸区(KEZAD)内,毗邻繁忙的哈利法港,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作项目。

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
自2017年中阿双方签署协议决定成立示范园以来,这里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新焦点,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园区一期占地2.2平方公里,二期占地1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生活服务区一期已取得竣工许可,定制化厂房一期二阶段也已开工建设。

在园区的投资运营方面,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家公司由中江国机集团、中核集团中原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苏州工业园区、江宁经开区、扬州经开区和海门经开区共同组建,实力雄厚。

示范园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商贸、铝材加工、食品加工、光伏研发与制造、生物制药、石化等。这些产业的选取充分考虑了阿联酋的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以及中国的产业优势,旨在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自2019年以来,该园区已吸引超过32亿元人民币(5.05亿美元)的投资。

高端制造业出海已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中国企业将制造基地拓展至东南亚及中东地区这样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带来了多重优势:不仅能减缓企业受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能潜在优化供应链效率。思玛特持续追踪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动态,为客户提供贴近行业的智力支持,赋能客户甄别机遇、整合资源,助力企业弥合海外“信息差”和“资源差”,降低出海风险。

业务咨询18124057090(微信同手机号)

工作室简介                                   


思玛特于2021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建立于团队、思想和技术三个核心元素之上,流淌着创新血液的新锐产业相关咨询工作室。“不做大而粗,但求小而精”是公司创立初心。
作为行业一支“小而美”的创新团队,团队主要成员均曾就职于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及设计院等,团队背景复合,经验资深,可为企业提供高质的咨询服务和增值服务。



思玛特SMART
透析创新战略产业,探究美好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