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文摘   2024-09-08 23:03   江西  

导读 /Guide/

8月30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8年,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低空经济“中国翼谷”。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众所周知,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代表了当下低空经济产业的先进水平。然而,作为全国“航空第三城”——成都的实力和潜力也不容小觑。成都不但有着扎实的传统航空产业基础,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也发展态势良好,在基础配套设施、应用场景方面更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

政策规划
成都较早就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产业,近年来也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的发展。在2023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首次提出要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2024年,成都表示要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争取布局国家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
2023年10月成都市经信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成都市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对无人机相关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随后,在2024年4月出台了《实施细则》对申报条件、支持标准、申报材料、政策咨询进行了明确。

2024年7月,成都市经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及其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低空飞行服务枢纽城市、拓展低空市场应用场景、做强低空产业支撑四方面,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

刚刚过去的8月30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28)(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8年,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将打造成为低空经济“中国翼谷”。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整体规模将达约400亿元;开通20条以上常态化运营的低空航线;直升机/eVTOL起降场地拓展到10个。

航空产业基础
由于三线建设的缘故,成都在60年代就创建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70年代就布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成都发展航空业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也位于成都,负责航空领域的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
成都现已建立完整的航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成都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群收入规模突破1500亿元。2017至2022年航空及交通运输行业营收年平均增速达33.4%。

作为拥有全市最大航空产业集群的青羊区,是成都市航空产业的核心区、国内重要的航空整机产业基地、国际民机大部件研制生产基地。青羊航空新城2023年实现航空产业营业收入880亿元,航空产业占全市规模60%以上,占全省航空与燃机产业规模35%以上。集聚航空科技类企业463家、航空领域重点及配套企业183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专精特新企业37家。

青羊航空新城目前有7个在建和已建创新平台,涉及航空航天、工业软件等领域。如成飞·青羊创新中心、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中国商飞上飞院(成都)机头设计中心、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创新体验推广平台等重大功能平台,中航成飞民机大飞机机头设计制造一体化快速验证中试平台正在申报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无人机产业基础
无人机按使用用途区分可分为用于航拍的消费级无人机和应用于巡检、应急及农业等领域的工业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曝光量虽然没有消费级的产品高,但相比还在测试阶段的“空中的士”,工业无人机的商业化进展更快,不少领域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应用。成都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声量不大,但在工业无人机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近年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其中整机企业收入规模41亿元,位居全国前三。
目前成都工业无人机领域聚集了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傲势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家。成都的大中型工业无人机产品全国领先,产品覆盖10千克到吨位级,基本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无人机产业链。其中,中航无人机研制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纵横股份研制的“大鹏”无人机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细分领域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超过50%。

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以工业无人机为核心,是成都市工业无人机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无人机整机企业产值占全市90%,培育了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傲势科技等多家全球知名的链主企业,汇聚了相关上市企业5家。同时,在低空装备材料、基础零部件与系统、机体结构、中小型发动机、整机制造、维修、飞行、通导、信息服务、操作手培训等其它关键环节均有布局,目前区内已聚集低空经济领域核心企业超50家,2023年产业规模超80亿元。
eVTOL制造商沃飞长空也即将把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落地成都高新区。目前,沃飞长空已成功完成AE200机型的全倾转过渡飞行实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AE200是一款5-6人座级的飞行汽车,具有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等优势,最大航程可达200公里。

成都在无人机产业的标准化探索中也走在前列。2024年4月,成都发布了《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通用技术要求》《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安全管理规范》两项全国首批无人机团体标准。目前,成都正加快研究《成都市域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固定低空空域及常态化航线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推动空域审批由“一日一申请”变为“一事一审批”,促进低空空域开放。

基础设施配套
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方面,民航二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UTMISS)早在2018年已经上线,该平台主要可为民用无人机飞行提供空域、计划、安全评估等方面服务;20246月,由成都天投集团与成都交投集团合资打造的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并顺利完成了首次实战检验,目前仍处于验证测试阶段,平台主要功能是提供低空飞行监管服务,为运营企业提供航线规划和飞行情报服务。
在低空智联基础设施方面,中移成研院的“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可支撑打造空地智联管理平台、低空智联网等。

另外,2024年3月,全国首个模拟验证机场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全面开工,作为中国民航科学试验基地,承担机场、空管、航空运输和新兴技术等测试验证任务,同时可用于开展民航科普教育或承办大型科技展览活动。

应用场景
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开发潜力,也是成都发展低空经济的独有优势。成都地处西南腹地,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较大的垂直高差使成都市域形成平原、丘陵、高山各占三分之一的独特地貌类型,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在农业植保、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全国范围内民航局批复的无人驾驶航空基地有20个,19个是基于通用机场改造的,只有成都彭州基地依山而建,覆盖了各种地形地貌。从平坝到高山、从山林到湖泊,共有8个试飞场地、14大测试场景,分布于不同区域与高度。复杂的地貌对于正式飞行来说是挑战,但对于测试来说却是优势,企业希望在不同的场景中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彭州无人机飞行基地已经吸引了95家工业无人机企业与无人机管制技术企业入驻。

同时作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成都在物流配送、城市智慧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低空经济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在大城市都在全力奔跑于低空经济新赛道,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之时,凭借扎实相关产业基础、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成都低空经济“起飞”之局正在加速打开。

THE END 

产业咨询/资源对接:18124057090(微信同号

工作室简介                                   


思玛特于2021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建立于团队、思想和技术三个核心元素之上,流淌着创新血液的新锐产业相关咨询工作室。“虽小求精”是公司创立初心。
作为一支“小而美”的创新团队,团队主要成员均曾就职于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互联网公司及设计院等,团队背景复合,经验资深,可为企业提供高质的咨询服务和增值服务。


思玛特SMART
透析创新战略产业,探究美好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