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好大雨,黑云压天,大雨如倾出不了门。就坐在早晨的餐桌上,和婆婆、育儿嫂还有多福一起吃早餐,不着急上班。
早餐形式非常多样,豆浆,油条,水煎包,煎饺,豆花,黄瓜,苦菊,甘蓝,提子,还有好几种蔬菜。
育儿嫂上周末休假时从家里带了好多种花茶过来,昨天煮的是桑葚枸杞菊花。今天用她炒过的薏米和黑小豆泡茶。早起育儿嫂把茶煮上,浓浓的花茶就在养生壶里翻滚着。
我们就这么慢慢的吃早饭,外面雨声好大,家里开着灯,大家都围在桌子前吃饭,没有人赶时间。
多福在自己的餐椅上一边吃一边玩,得意的时候拿水杯喝口水,再笑着给自己鼓鼓掌。
我突然感觉好像就回到了小时候县城的生活,没有人赶时间,也没有啥kpi,只是今天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没有做好也没关系,反正还有明天。
这么慢慢的生活好舒服啊。
突然就觉得我对自己挺不好的,每天都在赶时间,每天都在希望自己做一个更厉害的人,赚更多的钱。我会每年给自己设立新的愿望去要求自己逼自己,但不是很爱自己。
“我们的时间不都应该花在美好的东西上面吗”,这是春夏在有一次访谈里说的话。
但我花在让生活美好上的时间太少了。
虽然在工作上会尽力的去设立高的标准,但是我在生活上其实挺凑合的。
家里的东西不管是平时喝的茶还是吃的饭,都是能应付过去就好,能凑合凑合就好。
我没有去花时间花心思把这些把我的家打造成一个“家里的东西都是我喜欢”的地方,而只是一个“凑合能用的地方”。
当然因为我的时间花在别的地方,所以也有一定的成效,比如自己的物质财富上确实比几年前多了一些。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比几年前多了更多的生活的安全感,有的时候甚至会感觉到更疲惫,更沮丧。
我想我慢慢的认识到,生活的安全感可以通过物质财富去获得,但是这个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而且是不可控的。
我原来很羡慕那些比我早毕业10年20年的校友,觉得他们真的都好厉害啊,怎么能做到大型集团那么高的职位,又能攒下那么多的钱,还能给母校捐那么多的款,和他们比起来我是如此的平凡普通,没有办法给母校的校徽上增添任何的光彩。
但我好像逐渐的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固然有本身的天赋努力,它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加成。在那个经济飞速增长的年代,一切都是蛮荒的年代,机会真的太多了。
包括我现在观察很多公司的领导,他们并没有比现在刚进公司的年轻人更懂项目,更懂决策,更懂市场,但是他们进公司进的早啊,这个领导位置就已经被他们把持住了。
现在金融行业内稍微头部的公司清北的简历都收不过来,招过来了也会被层层pua。清北啊,那是多么牛逼的学校,是全省几十万考生里面前两百名才能进的学校。但是他们出生太晚了。
说这些并不是想抱怨什么,只是想说,如果有任何人觉得自己可以不借助时代的红利而只是靠个人的本领去取得成功,那是对时代和自己都一无所知。
同样的,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永远站在时代的顺风口一路向上,那也是对时代和自己都一无所知。
早上听一个播客,是一个北京的二代,在讲自己现在的生活,他说北京除了那些飞横跋扈的二代还有很多普通的二代。
和其他很多北漂不同的是,因为在北京有房子这个容身之所(无房贷),所以他们可以选择过非常普通的生活,比如在北京餐厅做一个服务员,五六千块钱一个月,其实也完全足以养活自己。
“很多北京二代和北漂的区别是,他们完全接受自己的普通,接受自己做一个五六千块钱服务员的工作,在北京过平凡的生活,没有这种去卷的欲望(当然也没有太多的能力)。”。
我突然想起周末和婆婆去逛ole超市,我和婆婆说这个超市超贵的,我们平时都是只在里面买一点小零食吃,因为里面东西都太贵了。
我婆婆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女性,她看了一下西红柿是价格差不多10块钱一串,笑着说“这么贵也不知道为什么,难道西红柿还因为价钱高,所以能吃出茄子味了?”
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说,对于小朋友来说,所谓的玩具没有什么高不高级。因为在他们的体系里面是没有价格这个坐标的,只有好不好玩。
所以给他们买太多的声光或者复杂的玩具,只能让他们三分钟新鲜,反而是家里面随手可得的线头,碗,勺,纸箱纸盒,他们可以真的玩很久。
所以所有的那些中产焦虑,
关于你必须非常的努力才能够让你的孩子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关于你的生活需要极其多的钱才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好的生活保障,
关于你必须拥有很多闲钱才能够出去旅行见更大的世界,
关于你必须有一份固定时间去打螺丝的工作,才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
……
到底都是谁灌输给我们的呢?
回到那个老笑话:富翁问渔夫,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晒太阳,不去努力打鱼?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努力打鱼?富翁说,这样你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了呀。渔夫问,我为什么要赚很多的钱?富翁说,这样你就可以躺在晒太阳了呀。渔夫说,但是我已经躺在这里晒太阳了。
而什么是人上人的生活呢,我突然想起朋友推荐我去看《纳瓦尔宝典》,介绍一个概念就是你的做一件事的成本是可以用时薪来衡量的。
比如说你每个月收入2万,工作22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那你的时薪就是100块钱一个小时。你做一件事如果能赚的钱超过这个时薪就是值得,不然就是不划算。
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仔细琢磨,却是一个疯狂制造焦虑的愚蠢逻辑。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呀。我们不是为了赚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享受生活。
所有我们去看朝霞看夕阳看云彩的时间,所有陪伴小孩父母的时间,所有和爱人抱在沙发上一起看电影的时间,那些独自相处时无所事事的时间,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我们不会在这些时间里为未来赢得任何的筹码,但是我们却可以品尝时间本来的味道。
什么是享受生活呢?什么是人上人的生活呢?我知道我现在每天奔波忙碌焦虑的状态肯定不是。但在今天早餐时,我简单的享受了一下。
好奇妙啊,好像是到了35岁又开始重新学习生活。好像之前的生活,都在为了目标活,为了kpi活,为了满足其他人的需求活,都在匆匆的赶路,会努力让自己更强大,但不是很爱自己。
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豪宅名车稳定的工作,不是拥有多么高的物质壁垒,是建立自己的坐标体系,不受中产阶级焦虑洗脑,不受社会时钟摆布,在自己的时区里,自洽的生活着。
三毛结婚时荷西问她,“你嫁人要嫁什么样的人?”三毛说:“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如果是跟你的话,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荷西问三毛吃得多不多,三毛说“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想到自己以往的人生重大决策里,都是这种“跟着你,还可以少吃一点”的判断标准,而不是社会普适标准,让我获得了持久的幸福。
35岁才重新开始学习生活,好像是晚了一点。但幸运的是好像还没有这么晚,还是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去浪费。
就先从学习“浪费时间在自己身上”开始吧。
周末和婆婆逛商场看到这个小卡片,我两很喜欢这几个字,但是售价35块。婆婆说“我们记住这句话,自己在家写,写的比这个还好呢,又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