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者是不是到了至暗时刻,前年被官媒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去年报销标准下降+降薪+要求打卡上班,今年肉眼可见的是要裁员了。
基金卖不出去了,那么多基金经理、研究员、销售没必要了(本来就是拿基民的钱在练手,自己旱涝保收,现在没钱练手了)。
研究所的佣金下调,收入少了,研究所的闲人突然就多了(国内研究所真的卷到可怕,工作量比码农还恐怖,很多是无效内卷)。
IPO也不发了,前两年投行迅猛扩招,现在IPO停摆,三中一华都1个IPO项目要养100个人,排名靠后的券商1个IPO项目养200个人。
一级市场更不要说了,只有少数地方政府还有钱投,从业人员已经成功的把投资搞成了招商引资工作,一切投资先完成返投;更可怕的是真没钱投,而且真的不敢投创业企业。
(银行保险的处境我就不说了,银行现在不愁存款只愁贷款放不出去放出去了收不回(贷款才是利润来源啊),保险从业人数去年减了很多)
金融供给侧改革,应届生求职也好难,实习的小孩跟我们哭“6年前为啥要选金融啊,选啥专业都比金融香啊”。
怎么办,金融人的悲哀:做的全是牌照业务,学的全是屠龙之术,离开平台,自己啥都不是???
真的,我有时受够了深圳的内卷搞钱(我现在听到搞钱两个字就想吐怎么回事),想回长沙算了,但是我学的这点子屠龙之术,长沙能够发挥的平台实在太少了。
但是,就像我儿子的名字小野,我们的人生真的就要被金融这个标签限制住,只能在金融圈子兜兜转转的想办法吗???
这个大环境,金融圈所有的路都是下坡路???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能够读到好学校的金融(差学校的金融就真的不要读了,因为真的没用,还不如去读职校),能够混到一个不错的机构,至少我们的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
能做成一些这样那样的项目,我们的智商是不差的!
尤其对于金融的前台业务岗来说,每天面对的都是很难伺候的金主爸爸,监管爸爸,我们的姿态是低的,我们沟通能力也是没问题的!
有这个智商和学历能力,我们在人间不至于没有一口饭吃,只是吃鲍鱼和吃杂粮饭的区别而已!!
不要因为经常在公司被领导pua,被降薪,被裁员通知了,所以就莫名其妙的去否定自己了!!!
第二是眼界要打开。
我发现很多金融圈的人,怎么说呢,工作了解的信息很多,其实眼界很窄。
每天盯着的就是自己的kpi,同行交流也都是金融圈那点事,逃不出去收益率、投资回报率、久期、市场、收入、利润这些指标。
现在环境,同行间交流主要就是传递丧气。尤其是北京的同行朋友,我发现每次他们来深圳出差,都给我带来新的丧气,眼里只有那一亩三分地的业务,业务又特别难做,做的特别别扭。
我都建议他们多走出去看看,多和不同行业的朋友聊聊。
举个例子(最近我的播客也会访谈这个嘉宾),我有个朋友,top2的学校毕业,搞了十几年金融了,现在做金融圈相亲,资源积累起来了,不怎么费劲,年入百万。
还有个朋友,本来是某大厂的员工,自己买了深圳湾的房子,后来发现某大厂的员工都有买豪宅的需求,但是大部分时间在外派,回国时间又很短没有时间去选去研究,就专门辞职服务大厂的客户,现在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人也很自由。
还有个某投行辞职,用高学历+投行背景+高颜值的背景做自媒体,年纪轻轻(其实毕业后只在投行做了一年)现在也年收入千万了。
我辞职的前同事们,有的做了跨境贸易商,有的开了饭店,有的做了自己的小私募,有的专心做母婴博主月入10万。
问他们感觉怎么样,赚得有的比上班多,有的比上班少,但肯定精神上比上班爽多啦!
金融的从业经历,是积累了高端的人脉,是积累了不一样的眼界,是有了一个可以被“慕强”的标签,这是财富,不是枷锁啊!!!我们的人生,经过了金融业这个站,但没有必要被“金融”这两个字锁死吧!!!
如果人生是旷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我们为什么只想着用一本攻略来打通关呢?
第三是对薪水的期望值要低下来。
在几年前的行情下,金融的钱,确实很好赚的。听起来社会地位也比较高,相亲的时候简历能被人家多停留几秒。
所以很多人觉得一旦离开金融圈或者换个工作,薪水会降低,不稳定性会增强(难道金融就真的这么稳定吗?),面对的客群也会更接地气(low?),心里不爽。
我觉得咱们得认识到,金融的钱是越来越不好赚了,之前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尤其是十几年前的投行,那个考过了保代只要签签字就有百万年薪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所以降薪是必然,不管你在不在金融圈,时代红利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个没得回头的,得认。
薪水不是说你年纪越大就一定会越高的,要有点天时地利人和的。
而且人得有这个心态:10块钱有10块钱的过法,100块钱有一百块钱的过法,不是说你赚了100块,就比赚10块快乐10倍的。没必要把薪水作为唯一的考量维度。
有时我不想干这个破金融工作想去自媒体创业,和我老公商量,他跟我说“首先家里我还在上班,就不会没有饭吃。第二,You only live once,你应该做你想做的事。”
当然这个也是有前提的,熟悉我的读者比较了解,我们家一直就是很爱积蓄,不爱乱花钱,房贷压力不大(买的房子小,现在是租房住),娃不打算投入太多(国际学校不考虑),而且保险啥的风险屏障也都建立得很好,疾病寿命风险这些都已经被保险覆盖了。
所以你换一个赛道,如果你薪水期望值降低一些,还是可以很快乐,甚至可能比干金融还快乐。
很多人调侃,如果离开金融圈,开滴滴是中年人的退路。(所以现在滴滴的单太多了,一个月赚几千块就不错了)
我偏不。就算是做司机,我也要去做新手陪练。
我之前请陪练时,问过陪练服务的收入,110块一个钟,公司抽成10%,2个钟能到手200块。一般一次点三个钟的多,早中晚都有,一天平均收入600-700。一个月工作20天(根据陪练的说法是一个月他完全排满),就是2万块,而且还不交税。
我会认认真真的做个好陪练,用我的学习能力学做小视频教学员,用我的沟通能力琢磨怎么解释让学员能听懂,做一个有口碑效应的高级陪练。
而且我还会学习互联网获客,在小红书和闲鱼发帖子招学员。
等我做大了,我就会做一个陪练工作室,学习选人、培训人的标准,自己提成来做。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教员几十年前在积贫积弱的中国,都能有这样的志气,难道我们今天就要被“金融下行”这几个字锁死?
金融人士们来群里交流:xuanji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