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卖房思路,带血的那种
财富
2024-05-13 17:17
广东
我19年在深圳买了个学位房,2020年涨了40%,但2021年深圳指导价一出,和我的成本价差不多?没想到3年限售期过去了,房子成交价比指导价又低了20%,相当于我高位买房的那些邻居们,已经跌了60%,全款买房,现在只剩首付。虽然我也亏了20%,心也在滴血,但我的想法是:深圳的学位房不能等,要快点卖掉止损。
(我现在没卖是因为还过几个月就满5年了,不用交增值税了,增值税太多了,我等这几个月不要捐钱给政府。增值税增值两个字像搞笑,没满5年就是房价5%,我亏损了也要交)我为啥想要赶紧卖掉,简单说,深圳学位房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而且影响的几个因素都是长期不可逆的。全国出生率下降大家都知道,2016年全国新生儿人口1786万,2023年902万,8年直接腰斩。但很多人对深圳抱有幻想,毕竟这是一个平均年龄33岁的城市,2022年出生率10.37‰,比全国平均出生率7.52‰高50%。
2017年,是深圳新生儿的最高峰,全市新生儿(上户口)数量是11.6万,所以2023年开学季深圳小学学位申请人数创下了深圳建市以来的新高,22.9万,和2017年的常住产妇数21万比较一致。
全市的新生儿不一定都上深圳户口,但是大部分深圳常住产妇的孩子都会在深圳读书,所以6年前深圳常住产妇基本等于今年的小学学位需求量。从2017年起深圳常住产妇人数逐渐下降,2022年的比2017年下降了30%。6年下降30%,说实在话和全国下降数据比,也好不了多少(高房价、高工作压力是最好的节育器啊!!!)。也就是说,等我儿子多福读书时,深圳比2023年学位需求会下降30%。因为上学这件事有6年的时间差,深圳人口高峰2017-2019年,对应23-25年是小学入学高峰,而这批孩子六年后面读初中,九年后读高中,到时深圳学位都会很紧张。为了应对上学高峰(以及误判深圳出生人口会长期保持在高位),从2020年起深圳就启动了百万学位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学前教育方面,将新建学位12.5万座以上;在义务教育方面,新建公办学位67.3万座以上;在普通高中方面,建公办普高学位11万座以上。一个学校的从规划建设到使用周期一般是2年,假设2020年提出的规划,这些学校2023年都可以开始使用。2022年深圳中小学在校生178.32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59.17万人,根据规划深圳在2025年期间,新增12.5万个幼儿园学位,67.3万个中小学学位,就是幼儿园新增20%的学位,中小学新增38%的学位。人口下降30%,学位供应增长30%,谁看了不说声“我去”?或者更粗一点测算,按照常住产妇数,现在深圳每年新增学位需求15万(还是在不继续下降情况下),9年后义务教育学位总需求是135万,但是按照百万学位的规划,中小学的供应数是245万,供应比需求多了50%。学校这种东西,盖起来不容易,拆更不容易,涉及到校舍使用、校区规划、教师分流(下岗),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到时只有各个学校疯狂抢生源了,想想6年后我们家多福可能还挺抢手?而且深圳推进名校集团化,现在“四大”教育集团名下学校已接近30所,覆盖深圳各区,基本实现了“名校”遍地,名校的供应量也上来了。供过于求,租房都能上学,学位房本身还能有高溢价吗?所以,深圳这波降价,学区房也没有幸免,相较于21年高峰期均价高峰期的9.35万/㎡,跌幅达26%。顶流“四大”学区房价格(深圳中学初中部、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深圳市高级中学)降幅也很厉害,老破小居住属性弱的降幅40%,居住属性强点的也在20%左右。以前很多人买学位房是投资,买一套好学区房,孩子读完书还能卖更高的价格,免费读书还能赚钱。现在房价一直跌加上供需错配、人口下降,还有必要为学区房付高溢价吗?学位房的溢价多高?可以参考这个博主的文章,如果把同一个片区有学位和没有学位的房子的价差对比,二线学校80万,一线学校150万,顶级学校200万以上,而学区房里的爱马仕--深实验双学位,高达550万,这就是目前深圳学票的价格。如果这笔钱能换来高升学率也可以,但是深圳的211升学率实在是太一般了,家长付出高溢价,孩子疯狂内卷,家长苦,孩子也苦,但成本收益太不成正比。
所以观察我身边深圳本地朋友圈,子女50%以上都是跳出国内内卷圈,出国读大学的。
跳出这个学位房逻辑,买个没有学区溢价的好房子,拿学区溢价的钱去上更好的学校,不管是新加坡、香港、英澳美都好,同样的钱,同样的努力程度,考个QS100还是很有希望的。我最近在研究海外上学的一些路径,后续也会在文章里分享。我的学位房再过几个月就到5年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放血大甩卖。虽然亏了很多,但是现在不卖,以后亏更多。今天的最低报价,回头看都是最高的报价……后续我还会持续分享房子、孩子教育等相关话题,可以加xuanjie-1,进入我们的高质量交流社群,或者和我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