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象形拳之鹤拳

财富   2024-10-11 00:00   湖北  

鹤拳是我国南派拳术中的一种,它广泛流传于我省及东南亚一带。

鹤拳是我省南拳百花中的一秀。它的正宗是白鹤拳,相传由永春方氏七娘所创,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经过我省历代武术界前辈的实践和总结,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流传至今巳演变为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鸽(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


宗、鸣、飞、食四种鹤拳既然同出一源,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它们都讲三战为基本,都讲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

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拔背、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于法都要求五行变化,讲相生相克。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落地生根,等等。


但是,它们作为不同的拳种,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

宗鹤注重用“宗劲”,刚柔相济;鸣鹤以声催力,激烈勇猛,飞鹤舒展大方,动作形象;食鹤轻巧快捷,灵活多变。


宗、鸣、飞、食四种鹤拳,因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身法、步法、手法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四种鹤拳。

宗鹤拳在训练中就是要求每个运动员练两臂弹抖之劲,撞抖之功,以及两腿缩绷之劲,要求做到:“两手如竹绳,两脚如车轮,进如猛虎出林,退如老猫伺鼠。”身法上则要求做到:“龟背鹤身,虾退狗宗身。”


宗鹤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见力生力,见力化力,见力得力,见力弃力;注意不注气,注气不注力。手上讲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注),善用“断手”、“挪手”、“冲手”、“摔手”。腿上常用“返腿”、“踩腿”、“扫腿”,讲渐打渐进,渐打渐退,讲闪躲带打。


鸣鹤拳要求在训练之时应注意头要顶、项要稳,要含胸拔背,要沉肩坠肘(这些身法在宗鹤拳里已提过不再赘述)。


注意力 要 集中,使目光敏锐有神,动作矫捷机灵,神态安详,两足落地如生根。练时以头、身、手、足四种力势为三战之步法的根基。


鸣鹤拳跟其他三种鹤拳一样,也是以三战为其本,故练拳时也应首先练好三战,而且要一年三百六十天持续不断地练,拳不离手,使之熟而生巧,巧而生妙。只有练好了三战,才能使动作协调,才谈得上手、眼、身、法、步、气、力、功的紧密配合。这就是鸣鹤拳老前辈时常说的“三战为先,端正为务”。


飞鹤拳的“颤劲”,是以意贯注,以气运行,以声助力,肌肉高度地收缩,从而发出一种“颤抖”之劲。这种劲并非全是刚劲,它是刚中带柔,柔中有刚,总的说来是偏刚。


鹤拳运动起米既有它的坚韧性,又富有弹性。

这种飞鹤拳的“内劲”,柔时很有韧性,刚时极其坚硬,出手时有压倒一切对手之势。


这种飞鹤流派的“内劲”也常常可以从运动的外形上观察出来。

我们只要看练飞鹤拳的运动员在表演套路时的双手,就可看到它不断地发出颤抖之劲,当发劲激烈时还可以听到肘、臂、腕关节所发出的“咯咯”的响声。


飞鹤拳的内劲,在技击时从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在技击时它具有特别的功效,是隐于内,而不象练套路时那样显于外,故有“听劲”之称。它能随人之劲力分量而变化,随人之动而动,随人之变而变。能知入之劲力分量,而人不知我之劲力分量。


由于内劲的充沛要结合手、眼、身、法、步和手上五行之变化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妙劲”,轻而不浮,即称之为“飞”。它是一种刚柔结合的巧劲,技击时手到劲即到,与对手相遇时能使对方引之即来,送之即去。


飞鹤拳在技击时也是讲短打,讲五行变化。

近战能做到步步逼近对方,手到步到劲即到。


由于在内劲的支配下,五行变化时能不断地改变对方的身体重心,处处步步控制对方的重心,使之不稳、倾跌;使对方不知我手如何变化、何时何处而发,使对方想还手又不见我手,想变手又变不动,想退又退不得,时时处处受制于我。




食鹤拳“掠之为食”。食鹤拳在训练时吸气和吐气经常发声。食鹤拳多用指,有如鹤啄食状,动作轻巧、快速,手上也讲五行变化。


食鹤拳要求以静为主,静以养神,一静百静,一动百动。

它的静是以意守气,养其浩气。动时快速勇猛,讲究精、气、神、手、眼、节的配合。拳势有时较为激烈,上肢动作较多。


步法稳固,练时以两足为根,力由根起,劲在腰头,气沉丹田。脚上讲落地生根,吞身逐臂,井井向上,动作整齐清晰,身正步稳,稳静内在,内外合一。

运动起来给人以沉着、稳静,灵活多变,勇猛而熛悍的感觉。手法则要求四平八正。马步常用三角马(即三点五梅花)。


技击时脚上是“无搭不伸腿”的(即手上如没有缠住对方身上的某个部位时是不起腿的)。食鹤拳是讲突然出击的,拳谚说:“食鹤变,五行变”。



功夫高手
研究中国武术,推广实战功夫,提高实战能力,广交天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