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宽信用正处于进行时——2024年12月13日利率债观察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宽信用正处于进行时。今年11月M1同比增速为-3.7%,较上个月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且已是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的上行;今年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7.8%,与上个月持平,增速止住了连续多月以来的跌势。这些改善是可喜的,但并不太令人感到意外。今年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见效,经济运行出现的积极变化亦越来越多,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改善。例如,11月制造业PMI已连续三个月上升,且后两个月皆处于扩张区间(即50%以上)。再如,11月制造业PMI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另如,今日(即12月13日)上证指数收于3391.88点,已较11月28日收盘价上涨了2.92%,反映出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经济预期的升温。似乎今年11月信贷的同比少增是个美中不足。但只要我们将信贷数据“打开”便会发现,居民户贷款的增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企(事)业单位贷款较去年同期大幅少增了5721亿元,显然信贷少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债务置换的影响。近期,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对存量的隐性债务进行了置换,而企(事)业单位贷款又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因此信贷的少增理所当然。而且,即使剔除债务置换的影响后,11月新增信贷的读数也是被低估了的。一般来说,当金融机构希望压缩信贷时,其既会弱化对短期、中长期贷款的营销,也会主动减少票据贴现的规模,后者的结果便是推高票据利率。金融机构对于信贷的调节主要在下旬,所以票据市场利率在下旬的走势往往体现出金融机构的调节立场。11月20日,3M国股转贴现利率处于0.05%的水平,之后便快速攀升,至11月28、29日已分别达到0.37%和0.35%的高位。(注:进入12月之后该利率有所回落,这恰说明11月下旬利率的变化是受到了金融机构自主调节的影响。)也就是说,倘若当时金融机构“放开手脚”投放信贷,那么今日我们看到的信贷数据是会更高的。值得一提的是,11月社融同比增速的止跌实属不易。受到了增发国债的影响,去年11月政府债券融资高达1.15万亿元,形成了异常高的同比基数。今年11月政府债券融资1.31万亿元,看似规模更大,但其中有大量是特殊再融资债。特殊再融资债在发行(一段时间)后会置换掉社融中其余科目的融资,因此对社融整体规模的影响是偏中性的。今年的“偏中性”遇到了去年的“高基数”,社融同比增速竟然没有出现回落,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宽信用正处于进行时。展望未来,宽信用还将继续,2025年社融增速很可能明显高于今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货币政策的取向由“稳健”调整成了“适度宽松”,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调整成了“充裕”,并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等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具有里程碑式的信号意义,有利于激发经济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推动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显而易见,宽信用正处于进行时,现今时与势都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对融资增长、经济运行和价格总水平的走势不妨更乐观一些!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解不到位。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