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科创债投资正当时:市场总览与投资建议——科技创新债券专题研究报告之一
摘要
1、何为科创债
科技创新债券是指由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或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信用债券,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是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市场全景总览
一级市场:发行规模持续提速,2024年全年,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56.3%,在信用债市场中占比7.76%,占比同比增长达2.36个百分点。剔除可交换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狭义信用债口径下:发行期限持续拉长,科创公司债集中在3年期以上,科创票据集中在3年期及以下;票面利率持续压缩,科创公司债集中在2%-3%区间,科创票据分布相对分散,存在部分高收益债券;发行人集中在高评级国企,AAA级占比在80%以上,央企、地方国企合计占比超90%,民企主要发行短期限科创票据;九成以上发行人为产业主体,行业方面,建筑、煤炭、有色等传统产业发行提速明显,区域方面,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行规模居前;募集资金用途以偿还债务为主,央企、东南地区类城投企业在科创股权和基金出资方面表现突出。
二级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剔除可交换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狭义信用债口径下,科创债存续规模为1.54万亿元,债券品种方面,公司债占比逾六成;剩余期限以1-5年为主,隐含评级中AAA、AA+和AA占比居前;信用利差方面,各期限存续科创债相对市场平均估值利差存在一定的品种溢价,投资性价比较高。
3、投资建议
关注科创债市场扩容带来高收益机遇,发行端政策支持下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放量,投资端品种溢价优势凸显,未来市场进一步扩容后将提供更多收益挖掘空间;
行业方面,围绕新质生产力,关注未来产业和转型潜力较大的传统产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关行业高度适配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定位,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产业主体投资机会;
区域方面,关注科技要素密集的十三个重点地区,根据《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北京、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内共十三个重点地区将率先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增长;
品种方面,关注“绿色+科创”、“一带一路+科创”等多主题科创债券,主题债券大多对应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多主题叠加进一步放大其政策优势,属于债券市场相对优质资产;
策略方面,可适当采取“拉久期+信用下沉”策略增厚收益,当前政策支持中长期科创债发行,加之其中长期发债主体均为央企和地方国企,信用保障较强,采取“拉久期+信用下沉”的策略,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4、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不及预期;市场发展速度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1、何为科创债
科技创新债券是指由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或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信用债券,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科技创新票据和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是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1.1 历史沿革
科创债作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近年来受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加之发展新质生产力、城投供给承压、平台市场化转型等多维度因素驱动,市场扩容势头强劲,未来政策利好有望持续释放。
2021年3月起,沪深交易所启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试点工作,引导优质企业在“双创债”(创新创业公司债)框架下发行科创用途公司债券。首支科创债“21科创K1”于2021年3月5日于上交所发行上市,标志着我国科创债市场的诞生。
2022年5月20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科创公司债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同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将“科创类融资产品工具箱”(科技创新主题高成长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和创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升级为科创票据,以加强对科创企业或科创用途的服务与支持。自此,科创债市场开始快速扩容。
2022年11月12日,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鼓励中央企业发行中长期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增强融资工具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适配性。
2023年4月28日,证监会发布《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共五方面18项工作举措支持科创公司债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0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通过浮动利率、收益权转让等结构设计,让债券投资人参与科技型企业发展。
2024年4月19日,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推动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
2024年10月18日,央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导和推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指出将承销和投资科技型企业债券情况纳入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推动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增长。
2024年12月27日,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行《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指引——专项品种公司债券(2024年修订)》,其中对科创公司债的发行主体相关要求进行了更新。
1.2 科技创新公司债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根据发行人类型划分为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及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
在实际发行中,科创公司债品种包括公募债、私募债、可续期债和可交换债。
1.3 科创票据
科创票据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划分为主体类科创票据和用途类科创票据。
主体类科创票据要求发行主体至少具备一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创新称号。
用途类科创票据要求募集资金中50%以上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2023年7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用途类科创票据基础上创新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通过浮息含权条款、收益分成挂钩、股债联结转换等方式实现差异化组合式设计。
在实际发行中,科创票据品种包括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和资产支持票据。
1.4 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
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根据发行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的科创ABS和银行间市场的科创ABN。其中,沪深交易所对科创ABS的基础资产现金流来源和转让基础资产取得资金用途做出了具体要求,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于科创ABN仅要求其基础资产或募集资金用途满足科创票据要求,暂无额外限制。
2、市场全景总览
剔除可交换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后,狭义信用债中科创债存续规模为1.54万亿元,观察此口径下科创债存量市场情况。债券品种方面,存续科创债中,公司债规模达1.03万亿元,占比逾六成,其次为中期票据,占比达26%。
剩余期限以1-5年为主,隐含评级中AAA、AA+和AA占比居前。存续科创债的剩余期限在1-3年(含)区间内规模最高,余额占比43.89%,其次为3-5年(含),占比29.69%,1-5年期合计占比超过70%。隐含评级方面,AAA、AA+和AA级分别占比41.10%、26.24%和26.39%,合计占比超过90%。
存在一定品种溢价,可考虑适度下沉挖掘收益。2024年12月31日,存续隐含评级AAA级科创债的平均中债估值利差为59.54BP,其中剩余期限在1年及以下、1-3年(含)、3-5年(含)的平均估值利差分别为74.23BP、64.08BP和58.14BP,而同一交易日,1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中债AAA级企业债估值利差分别为59.74BP、56.29BP和45.75BP,对比可以发现,科创债相对市场平均存在一定的品种溢价,投资性价比较高。考虑到科创债未来政策利好有望加强,且当前发债主体以央国企为主,信用风险较低,建议可选取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好地区发行的科创债进行适度下沉,挖掘超额收益。
3、投资建议
4、风险提示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