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适时降准降息——2024年12月12日利率债观察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2日
分析师:张 旭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010001
1、适时降准
2024年12月11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适时降准降息”。在报告《抢眼的“适度宽松”——2024年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中,我们预测明年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在今年年底前还将降准0.25-0.5个百分点,且大概率会在本周内宣布。”
降准是信用派生过程中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受到理论和实际下限的外部约束。(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客观环境下,央行通过买入国债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还存在若干技术上的阻力,故暂无法完全替代准备金工具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功能。)
实事求是地讲,在诸多工具中,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政策效果颇为明显。所以,降准这块“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换句话说,降准时间点的选择很是重要。
我们认为,如此高效且珍贵的工具应在关键阶段使用。例如,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的阶段,降准的信号作用有助于激发出更多的信贷需求、提振市场的信心。再如,在政府债券加快发行的阶段,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容易受到扰动,实施降准可以支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
2、适时降息
在报告《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已过快——2024年12月11日利率债观察》中我们曾判断“明年政策利率会进一步下行,且幅度有可能还不小”。政策利率与LPR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且LPR是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我国的融资方式是以银行信贷为主,所以政策利率降低的主要作用也是要引导LPR下行,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
近些年来,政策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的效率颇高,但受到银行过度竞争(其背后之原因是不合理且无谓的“规模情节”)等因素的影响,存款利率下行的速度低于贷款利率。其结果是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持续降低,净息差对于政策利率下降的制约逐步显现。所以,解决存款利率“降不动”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为了畅通货币政策在存款市场的传导下了苦功夫,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推动银行负债成本的下降,促进OMO降息对净息差的影响回归中性,且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监管和创新之间往往会形成交互、往复的影响,一方的变化常会推动另一方的“进化”。例如,今年4月以来对于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在客观上推动一些所谓的“创新”,使得高息揽储向更为间接化、隐蔽化的方向演进。与前期的手工补息相比,新“创新”出的方式更加间接、隐蔽,这与信用债市场中结构化发行被禁止后的变化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当前,结构化发行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显然高息揽储的“创新”行为也必然会如此。
其实,无论“创新”出的方式再间接、再隐蔽,其都是为了形成不合理的存款多增(或是少减),而且这样的行为也容易导致相关利率、回报率、费率等价格指标偏离市场合理水平。因此,上述量和价两个方面的特征亦可以作为识别间接、隐蔽不规范创新行为的抓手。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一年中,人民银行将更加有力地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政策利率向存款市场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弱化净息差对于“适时降息”的掣肘,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出适度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
3、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不理性的预期引发市场快速波动,对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解不到位。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