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每顿花在吃饭上的时间有多少?
我有一个吃饭搭子,每天吃饭我花10分钟,她花半个小时,剩下的20分钟我就坐在她旁边看她吃,偶尔听她教育我两句,“吃这么快,对身体不好你不知道嘛?”
关于吃太快对身体不好这件事,我肯定知道并且深有体会,每次吃完饭以后胃就不舒服,撑的难受,总感觉坠了一块石头在肚子上,偶尔还会尴尬的“排气”
所以目前在这个饭搭子的监督下,我的吃饭时长已经提升到了15分钟,果不其然胃好多了。
后面和一些朋友聊起吃饭长短对身体不好的事情,发现有一些朋友对此居然毫不知情,这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
伤胃、肥胖脂肪肝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肥胖的人吃饭是有这两个特点:吃得快、吃得多。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很难感受到饱腹感,通常吃饭是为了解决饥饿,吃饱了也就不再吃了,而感受不到饱腹感就会一直吃下。
那为什么这类人感受不到饱腹感呢?这是因为饱腹感不只是胃被塞满了就行,还得有大脑、嘴巴对食物的感知过程。
对于习惯快速进食的人来说,大脑还没有接触到饱腹信号,嘴巴还没有尝出食物的味道,饭就吃完,除了胃不舒服以外,还真就没有饱腹感。
长期如此,胃被撑的越来越大,需要的食物更多,而一直没有相适应的饱腹感,也会越吃越多,从而增加了肥胖、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风险的可能性。
并且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会对胃造成消化负担,诱发胃炎。
血糖波动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吃完饭以后容易晕,整个人也很困乏想睡觉,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吃饭快的朋友身上。
这是因为食物的快速摄入,让身体来不及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应对,所以大量的“糖”只能堆积在身体里面,血糖一高就格外想睡觉。
同时,长期进食大量的食物,胰岛素分泌太过频繁,也会产生惰性,或许会面临长胖或者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2015年发表在《国际肥胖杂志》的研究指出,长期进食速度快的人,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为11.6%,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
同时,也有研究证明,吃饭速度慢,增加咀嚼频率、减缓进食速度,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胰腺癌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患胰腺癌以后不仅发展速度快还十分痛苦,就是这样可怕的疾病,吃得多吃得快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
胰腺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它会分泌各种各样的酶帮助消化,如果一下子进食太多会刺激胰腺液大量分泌,使得胰管内的压力忽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
破裂的腺泡含有消化酶,这些消化酶会进入胰腺和周围组织,可以消化身体自身组织,进而导致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就导致了胰腺癌的发生。
脂肪肝
2024年8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糖尿病》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他们设置了三组人员,分别为:每月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2次,最后在三组研究表示,脂肪肝患者比例分别为46.2%、50.5%和59.3%。
尤其是,每周有2次以上快速进餐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81%,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引起其他代谢问题,所以为了个人健康,慢一点吃饭~
增加咀嚼次数
对于习惯吃“快”食的朋友来说,控制时间其实非常难,对此我可以说深有体会。
为了控制速度,大家可以将吃饭规划为每一口食物,强制规定自己每一口饭菜要咀嚼多少下。
根据相关研究,每口饭菜咀嚼30下有利于控制血糖,一开始不适应可以规定为20口上下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达成肌肉记忆,慢慢的也就能控制时间,会越来越好!
提高吃饭专注力
现在很多人吃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部电视剧电影或者一边看短视频进行,很少专注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这样做会影响咀嚼和消化。
所以不仅是做事要专心,吃饭也是!
每顿有意识控制食量,七分饱
吃太多、吃太撑,对于胃、胰腺等消化器官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吃饭是最好控制进食量,享受食物的美味,每次吃到七分饱足矣。
吃饭有顺序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建议,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汤→再吃菜→再吃主食,这样的进食习惯,有利于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除此之外,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荞麦、燕麦、红薯等帮助降低血糖。
今天的吃饭小知识大家get了嘛?一个小习惯的改变,给自己的健康加加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