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起交通加塞事件引发的行政处罚案件引爆网民的热情。事情先是一边倒,然后出现了巨大的反转,导致了一边倒向另一侧。
道长觉得,这起事件很有示范意义,处理不好恐怕会成为一起极其负面的里程碑事件。
事情本身就不多说了,已经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随便刷几条短视频就能看到。这里引用徐闻县公安部门对事件的处理内容作为简略的前情提要:
图中的“黑色商务车”为奔驰品牌,白色小轿车为奇瑞品牌。在奇瑞车主一方提供的视频当中,声称驾驶车辆的是71岁的徐老太。
大家可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道长也是。上一个在公共事件中名声大噪的“徐老太”,是严重破坏中国社会道德风尚的“南京彭宇案”主角。把“南京彭宇案”称为中国道德范式畸变的历史里程碑毫不为过。
果不其然,奔驰车行车记录仪视频很快也在网上公布。大家发现,徐老太一方的视频经过剪辑,极大地误导了大众和警方。
究竟有哪些误导,有网友总结说:
第一,奇瑞车其实不是徐老太开的;
第二,是奇瑞车违规加塞;
第三,奔驰车主站在奇瑞车前理论时,奇瑞车主动顶撞对方;
第四,徐老太一方的视频经过恶意剪辑,混淆舆论导向,并利用自己网红优势网暴对方。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当时行驶的这辆奇瑞车为五人座,但徐老太一方声称车上载有七人。等等。
本来,奔驰车主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拳头击车,确实不好,受到处理也应该。但从处理结果来看,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过重了。道长不清楚治安处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但拳击车辆未致人员受伤,只能算是损毁财产,是否需要在赔偿之外如此重罚,值得疑问。
因此,道长不得不怀疑,徐闻警方受到了徐老太一方的视频误导,同时也受到了同样被误导的网络舆论的压力,所以作出了畸重的处罚。如果这种猜测属实,那警方确实需要从中检讨,毕竟网络舆论往往过激,常有“网络判案死刑起步上不封顶”的说法。
相比于奔驰车主的“冤情”,大家可能更关心对徐老太一方的最终处理。
徐老太这一家人的行为,比奔驰车主恶劣百倍不止,给个寻衅滋事拘十四天勉强够用。撇开用车顶撞车前人这种极端危险驾驶的行为不提,谎话张口就来,敢对着全网公众大摇大摆的造谣,用手机补画面误导大众,“你只要跟我挤车道,就是欺负71岁的老奶奶;你只要发火,就是把老奶奶和孩子吓坏了”,简直令人发指。
有网友甚至说,徐老太这一家人堪称中国旅游界的恐怖分子,给旅游交通领域笼罩上了一层肃杀的恐怖主义气氛。
但很大概率,奔驰男无法改变处罚决定,徐老太这一家人也并不会得到任何处理。因为本次事件的轰动性,徐闻警方要撤销之前的处罚决定,势必意味着要在互联网的镁光灯下向公众承认错误,这里面“百万漕工”的问题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而奔驰男在某大学任职,大学为了减少社会舆论的压力,也有可能以“不进一步处理”来交换奔驰男“不申诉”,这种息事宁人的背后或许也有上层沟通的存在。
至于处理徐老太一家,似乎也没有恰当的法律依据。除非有极大的推动力,让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名予以拘捕,否则单纯说谎确实无法处理,在没有上庭审判之前,也没有伪证的问题。
所以,对此事的后果作最坏的预判,很可能是徐老太一家网暴得逞,没有受到任何处理。但中国旅游交通领域势必模仿行为百出,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都受到极大的打击。
徐闻徐老太和她的先行者南京徐老太一样,涉及的都是极小的社会治安事件,但造成的却是整个国家公共秩序和道德风尚的恶性畸变。如何挽回这种“小事件导致大崩溃”的影响,或许只能是“食肉者谋之”吧。
莫非,中国的国运迈不过一道叫“徐老太”的坎?
(本文为轩辕众首发,授权巴山夜雨小涮锅转载。本号并不认可其结论,但可以作为一种角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