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情节】插翅难逃/杨佳富(2)

文摘   2025-01-16 20:40   云南  





插翅难逃



绵延数千里中缅边境线,由于邻近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国际贩毒组织千方百计想利用这条通道将毒品偷运入境。

2004年11月2日,一条重要的线索经过层层甄别,送到了云南公安边防总队领导的案头。情报显示,境外有大量毒品将于近期通过瑞丽边境偷运进入国内。

 司令部作战室门窗紧闭,灯火彻夜通明。案情重大,总队长鲁峰、政委杨绍伟等连夜召集人员,分析情报,制定侦破方案。

具有多年禁毒斗争经验的指挥员和侦查员们敏税地感觉到:这批毒品很可能与一个长期盘踞中、缅、老、泰边境地区的贩毒集团有关!会议决定:此案代号“11·02”,并迅速成立专案组,调集精兵强将,坚决、彻底地打掉这批毒品,抓住战机,延伸办案,务求全胜。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多年来精心构建的情报网络立即高效率地运行起来。各路情报和线索迅速汇集到专案组:境外毒枭准备将毒品藏匿在柚木中偷运入境!

在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专案组的昼夜严密监控下,毒品刚从便道偷运入境,立即被专案组锁定。就在毒品运往瑞丽的途中,两辆利用柚木藏匿毒品的货车被专案组秘密截获。总队领导立即部署,抓紧时间,押二车赶赴昆明检查,通过秘检,从柚木内查获藏匿的圆柱状海洛因210余千克。接着,专案组大胆部署,严密组织,在昆明成功实施“控制下交付”,抓获接“货”的主要嫌疑人1名,并顺势突审,仅5分钟就攻破了这名被境外贩毒集团老板认为应付审查“心理素质”较好的嫌疑人,为下一步的延伸打下了基础。

“11·02”专案首战告捷,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经侦查手段查明:这批“货”准备运往广东,“货”到广东指定地点之后,将会有人去接“货”。针对这一情况,专案组研究决定,派人前往广州延伸侦办。

2004年11月下旬,总队“11·02”专案组人员一路疾行秘密进入广东。

从这天开始,广州郊区某货运公司里,出现了一位满脸和气的“老板”,在耐心地等待着接“货”人的出现。他,就是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李雷。

一天、两天……两名接“货”人终于出现了。李雷笑眯眯地迎了上去,两人伸手与李雷相握,其中一人伸手顺势就往李雷腰间摸去。李雷哈哈一笑,他知道来人是想探明他是否带有武器,对此李雷早有准备。唇枪舌剑,李雷应付自如,很快打消了两人的怀疑。 

又一次成功的“人赃俱获”,广东方向再战告捷,一举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与此同时,昆明指挥部直接指挥瑞丽方向专案组,在德宏盈江抓获同案的犯罪嫌疑人两名。经突审查明,接“货”方的“大老板”潜藏在甘肃某地。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根据公安部的指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11·02”专案组挥戈北上,剑指甘肃。这次,总队副参谋长刘云剑指挥的赴甘专案组,在甘肃公安、边防部门的配合下,辗转兰州、宁夏等地,历时半个多月,穿戈壁过大漠,一举将接“货”方的“大老板”田某和马某抓获。

经报请公安部边防局和云南省公安厅批准后,2004年12月中旬,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决定:赴粤与赴甘专案组两路合围再奔广州。至2005年2月下旬,会师广州的两路人马,成功抓获2名广东籍、2名甘肃籍毒贩;在云南专案组的配合下,广东边防总队同时抓获2名广东籍“下家”。至此,云南、广东、甘肃3省警方联手,彻底铲除了盘踞广东、甘肃的两个贩毒团伙。“11·02”大案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4国警方联手抓捕大毒枭韩万里的艰苦战斗拉开了序幕。

“龙头”韩万里A级通缉,悬红10万生死路上,毒枭孤注一掷

广东、甘肃两个重大贩毒团伙被摧毁,隐藏在这些贩毒团伙后面,掌控着这一条条贩毒路线的幕后毒枭渐渐浮出水面。经查,这些毒品均系境外毒枭韩万里组织贩运。

韩万里何许人也?中国警方的A级通缉令是这样描述的:韩万里,男,1970年10月27日生。籍贯:云南省陇川县。体貌特征:身高1.68米,方脸,中等身材。主要犯罪事实:2000年3月,韩万里等人从缅甸组织海洛因269.5千克运入我境,被我禁毒部门查获;2000年12月,韩万里等人再次从缅甸组织海洛因85.5千克,交由杨某某、张某某运入我境贩卖,于12月7日被云南省德宏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查获;2001年2月13日,韩万里在缅甸组织海洛因186千克,交由杨某某运入我境时被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德宏公安边防支队查获……

通缉令列举的犯罪事实,不过是韩万里贩毒集团无数犯罪事实的冰山一隅。2005年6月,中国警方将韩万里列为“头号”毒枭,并悬赏10万元公开通缉。

韩万里长期与“7·28”大案被我擒获的毒枭谭晓林狼狈为奸,在境外木姐开设赌场牟取暴利,掩护其贩毒活动。与谭晓林相比,韩万里更加狡猾。除了嗜赌成性,在赌桌上动则一掷千金之外,他不抽烟、不喝酒、出入不讲排场,几乎从不在毒品交易中抛头露面,就连境内的大“买家”到了境外,韩万里也从不与他们见面。

此外,多年贩毒生涯使韩万里对警方的打击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每次组织大量毒品贩运活动之前,韩万里总是行踪不定,连最贴身的“马仔”都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抛货撤人,毫不心疼。

种种情报和迹象表明,韩万里正是缅北地区贩毒网络的核心和枭首,甚至已经落网伏法的谭晓林,也在韩万里的掌控之中。韩万里集团长期盘踞缅甸境内,组织武装贩毒,大肆向中国境内及东盟地区贩运毒品,危害十分严重。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研究决定:报请上级批准,将抓捕韩万里归案,彻底摧毁其武装贩毒体系,作为“11·02”专案的最终工作目标!

然而,韩万里长期隐匿在缅、老边境地区,其行踪诡秘、手段残忍,长期武装贩毒,豢养了一批心狠手辣、枪不离身的“杀手”和“保镖”,要将其抓捕归案,困难重重。

能不能依据2000年曼谷第一届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国际会议通过的《曼谷政治宣言》以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中国和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的禁毒合作力度?能不能在“11·02”大案的侦办过程中,寻求多国联手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新方法,开创多国合作禁毒的全新模式?中国警方在思考。

很快,一个在禁毒斗争领域内寻求多国合作,中、缅、老、泰警方联手抓捕韩万里的方案初步形成并报往中国警方高层。云南省公安厅领导也关注着“11·02”专案的进展,多次召集总队办案人员研究分析案情,并制定了抓捕韩万里的计划和方案。

2005年8月,云南公安边防总队“11·02”专案组截获一条重要情报:韩万里花巨资雇佣缅北地区人称“老黑”的一个贩毒头目,由“老黑”招募人手,为他将大量毒品从缅甸邦康武装押运到缅甸大其力贩卖!

接此重要情报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党委迅速分析认为:韩万里迫于中国政府以及周边国家加大禁毒力度的压力,特别是在“11·02”国内阶段彻底摧毁其境内贩毒网络之后,境内方向暂时“无路可走”。他将大量毒品从邦康运往大其力,显然是准备伺机再向中国境内和东盟地区贩运。情报显示,韩万里这一次组织的毒品数量相当大,很可能是他打算做“最后一票”,如果韩万里行动成功,他很可能“洗手”潜逃。

2005年8月24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向公安部边防局和省公安厅上报方案,建议通过国际禁毒警务合作渠道,寻求缅甸内政部禁毒部门的合作,由缅甸警方与政府军在缅景栋至小勐拉之间———韩万里的贩毒武装必经之路上秘密设伏,打击查缉这批毒品。

终结“老黑”跨国侦察,巧设伏击包围之下,毒贩不战而屈

公安部边防局和禁毒局接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报告后高度重视,很快对此案作出重要批示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明确对案件的督办意见,派专人到昆明指导工作,组织协调双边会晤和案件侦破工作。

云南省公安厅领导也及时召集会议研究分析案情,完善侦破方案。此案被部局和省厅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由云南边防总队负责侦破工作。

中国警方与缅甸内政部禁毒局联络,向缅方通报了案情,提出通过国际禁毒执法合作打击这批毒品的意见。

2005年8月26日,缅内政部禁毒局派出的3人代表团乘机抵达昆明紧急会晤、磋商,并初步达成一致意见:由缅政府军采取突然检查、武装震慑的方式,在其必经之路上,对韩万里委托“老黑”押运的这批毒品进行堵截。

经缅方高层批准,中方派专案组赴缅工作,全方位开动中方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掌握韩万里这批“货”的起运时间、行进方向及押运情况,向缅方提供情报信息;协助缅方部署安排查缉兵力,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5年8月27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一行7人与缅方3名警官进抵缅甸景栋市,组成中缅联合工作组正式开展侦破工作。同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又在中缅边境我方一侧增派了两个侦查小组作为接应力量。

然而就在这时,“老黑”却突然按兵不动了。是韩万里另有图谋,还是中缅警方的联合行动已被韩万里觉察?此时,缅方准备伏击堵截韩万里武装运毒车辆的兵力已部署完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中方工作组的同志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大量的情报、线索纷纷而至,负责情报工作的中方人员必须立即分析,在第一时间内排除假象和干扰,做出正确的结论,并说服外方同行,调兵遣将及时应对。但情况的发展充满了大量的变数。在韩万里的贩毒生涯中,多次出现过不惜丢车保帅,抛货甩人的先例,这一次,韩万里究竟又在耍什么花招。

就在中缅联合工作组排除干扰,确证韩万里组织的这次贩毒行动不会轻易改变,并做出相应安排之后,“老黑”动起来了。 

“老黑”收到韩万里的“马仔”交给他的大批海洛因之后,立即藏匿毒品、雇佣人手、准备武器、勘察路线,准备上路了。与此同时,通过中国公安部的协调,泰国警方开动技侦力量,已对韩万里及其相关人员的行动进行监控……

2005年9月10日凌晨,雨季的缅北小镇邦康陷入在一片泥泞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黎明时分,我侦查人员发现“老黑”的车队缓缓驶离邦康,朝大其力方向驶去。

中缅禁毒部门联合织就的“天网”迅速合围。

2005年9月10日15时45分至16时45分之间,“老黑”的车队陆续进入缅政府军的设伏点那琼村。缅政府军前线指挥官立即指挥部队对运毒武装形成包围之势,命令“老黑”及其手下放下武器,接受检查。

“老黑”拒绝接受缅政府军的命令,双方持枪对峙,战斗一触即发。

3个小时之后,在缅政府军强大的武力威慑下,“老黑”终于同意放下武器接受检查。缅甸禁毒执法工作人员当即从“老黑”乘坐车辆和另3辆车上查获海洛因992块共计496千克!

毒枭末日深山追捕,空中拦截多国合作,“龙头”押解归国

此时,潜伏在缅甸与泰国交界处缅甸一方大其力地区的韩万里,已闻讯自己组织贩运的毒品被缅政府军堵截,“老黑”被抓。他犹如惊弓之鸟,匆忙中来不及收拾细软安顿家人,只带了一名“马仔”,从大其力驾驶摩托车,翻山越岭,狡猾地逃进了老挝境内的连绵群山之中,在老挝波乔省会晒潜藏了起来。

此情况迅速被上报到中国公安部,公安部领导批示:“对韩的缉捕工作要抓紧!”指挥部立即决定,令李雷等7人迅速转为追捕组,深入中缅、缅老和缅泰边境地区,追捕韩万里。

2005年9月19日,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与老挝北部4省警察指挥部坎桑指挥长会晤,达成了共同追捕大毒枭韩万里的共识。得到老挝公安部批准,2005年9月21日,李雷等5人进入老挝波乔省会晒,联合工作组会合。

此时的韩万里,利用其多年行走“江湖”结交的“黑道”关系,已匆匆由老挝西部的会晒潜逃至老挝东部的川圹省川圹市郊尚乃村藏匿,这里距越南西部仅一步之遥。侦控进一步发现,韩万里正多方筹集资金,兑换越币,显示了准备逃往越南的迹象。另外,韩万里通过手下马仔,包租了一架小型飞机,准备乘机继续逃亡。我追捕组立即将情况通报老挝警方。

2005年9月22日6时50分,韩万里等人包租的小型飞机被老挝警方控制并实施空中管制,迫降在老挝琅勃拉邦机场,韩万里、马涛等7名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

亡命天涯的大毒枭韩万里终于没能逃脱中、缅、老、泰禁毒部门联手织就的这张天网,这个隐藏在层层迷雾背后,一手操纵着缅北金三角地区贩毒网络的“龙头老大”级人物束手就擒。

2005年9月23日,韩万里的另一“大马仔”级人物、“11·02”案件另一主犯段斌偷偷潜入我境内,被瑞丽边防检查站侦控发现,迅速与德宏公安边防支队侦查队协同将其抓获。

与此同时,缅甸、老挝警方又分别在仰光、大其力、木姐和万象等地采取了针对韩万里贩毒集团的抓捕行动。

2005年9月28日,老挝政府在万象正式将毒枭韩万里和阿寿移交缅甸政府。经中方多次协调,缅警方报貌埃将军批准,同意将韩万里及阿寿移交中方。

2005年10月2日,中方派出工作团赴缅甸仰光接收韩万里。当日,大毒枭韩万里被押解至昆明。 

至此,“11·02”专案圆满完成了“抓捕大毒枭韩万里,彻底摧毁韩万里武装贩毒集团”的艰巨任务。抓获包括韩万里在内的犯罪嫌疑人94名,缴获海洛因726.8千克、枪支36支、火箭筒6具、手榴弹33枚、子弹数千发及大量毒资、房产、地产等。

“11·02”特大跨国武装贩毒案的成功侦破,从组织上、经济上和政治上彻底摧毁了韩万里贩毒集团,铲除了与之相勾结的金三角地区以大其力为中心延伸到老挝、北部湾的地下贩毒网络,对长期盘踞缅北的贩毒势力给予了沉重打击和巨大震慑;是近年来中、缅、老、泰4国警方在国际禁毒执法合作方面取得的最重大成果。这一跨国武装贩毒大案的成功告破,标志着中国和东盟在情报共享、联合侦查、证据交换、协调行动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不断拓展禁毒执法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将大毒枭韩万里抓捕归案并押解回国,中国政府再一次用铁的事实向全世界表明了坚决打击毒品犯罪、禁绝毒品危害的坚强决心。

2008年6月2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号称“毒枭之王”的韩万里等四名毒品罪犯进行死刑终审宣判。随着法官的法槌落下,四名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他们的生命,在枪声中画上了句号。而他们的故事,却成为了警示后人的反面教材,提醒人们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澜沧江文艺
澜沧江文艺是一个由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主办的平台,旨在成为一带一路文艺展示的平台,以及澜湄文化的交流园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