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 山西恒山正北芪:寻找黄芪中的标杆芪

文摘   2024-10-23 07:03   广东  

一说到黄芪,大家都知道,它是中药界的明星,被李时珍称为“ 补气第一要药”。从中医来讲:人由气生,元气充足,人的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才能够正常运行;元气虚衰,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百病丛生。


趁着10月的秋高气爽,我们素问溯源小队有幸和几位中药老师,一起去山西浑源考察,寻找黄芪中的标杆--正北芪。


几位老师都是中药背景雄厚。有中药鉴定学集大成者王满恩先生的传承弟子李强老师,他本人也是江苏大学中医药专业毕业;钱涛老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硕士 ,曾参与国家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现在也是某世界500强央企药业的顾问(前采购总监);周老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参与中医中药专业教材编辑;第四位,素素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也是咱们素问烟熏乌梅、浙白术的品质监理。



跟着四位老师,这一路,典故不断,知识点密集,趁着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咱素问探源小队的伙伴们,努力深挖出优质的正北芪,绝对不辜负咱们素问粉丝的众望。


首先说一下“正北芪”是啥。北芪就是黄芪,北芪是区分南芪(五指毛桃)的叫法,正北芪特指浑源黄芪,201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恒山黄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换句话说,所有的黄芪都能叫北芪,但只有浑源黄芪,才能被称为正北芪,意思是正宗黄芪、黄芪的标杆。


黄芪在我国入药使用的时间其实非常的久,最早发现确实是在甘肃陇西一带。古代是以野生的黄芪为来源,所以通过长期大量采挖,黄芪在一些产地灭绝,随之产地发生迁移。准确来说山西、蒙古、甘肃,陕西这一带都是黄芪的主产区,甚至包括东北。现在黄芪的主产区分为蒙古,甘肃,陕西子洲及山西浑源一带。



元朝末期开始,野生黄芪大面积发展,作为贡品。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把黄芪列为“本经上品”,称之为“补药之长”,中医名家都很喜欢使用黄芪,各经典名著中,也是频频提及。


黄芪种植技术是比较迟出现的,甘肃的黄芪种植时间大概也就100多年。但恒山黄芪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浑源黄芪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浑源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刨黄芪入药的历史,清代则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它是国内绿色保健品种的佳品,也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名贵药材。



山西省浑源县是这一品种的黄芪的主要生产地,借助“高侵霄汉,顶名无峰”的恒山的优越地理地势与气候特征,数百年来种植黄芪绵延不绝,浑源县由此成为“黄芪之乡”。



经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化验,浑源黄芪内含B-淄醇、亚油酸、亚麻酸、二十一种氨基酸、D—B天冬素、胡萝卜素、二十九种烷、胆碱、多糖等有机物,富含硒、铁、锰、钡、镍等微量元素,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黄芪品质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份。年份越久黄芪质量越好。如果能够遇到10年以上的野生黄芪,当然是质量最好的。但是野生黄芪产量很不稳定,量也非常少。


从品质来说的话,甘肃和内蒙的品质比较接近,都是以两年生的黄芪为主。这种黄芪的特点就是豆腥味浓郁,甜度较高,粉性高。所以行业内一般来说,内蒙和甘肃黄芪不做区分。


陕西浑源一带的黄芪(恒山黄芪),在恒山上种植仿野生种植。恒山石头多,环境恶劣,年份一般至少六年以上,长的黄芪表皮有麻皮,外观看起来就粗糙很多。这也正是浑源正北芪的特点之一。



这个图挺有意思,远看像是一堆普通的柴禾,仔细看,这可珍贵了,麻皮表皮、腐朽芯这可是难得的补气名药正宗恒山正北芪的原药材。


仿野生黄芪远离人类居住的环境,人工撒籽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上 阳坡地带,仿野生黄芪在这里生长达4-7年才能采挖,期间不做任何的管理,不施肥、不打农药、不除草也不浇水,完全是原始的生存状态。



浑源黄芪生长的土壤是 砂质土,土中伴有大量的石英砂,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非常有利于黄芪根的垂直生长。而且周围还有少量的灌木、杂草,通风透光好。



这也是浑源黄芪与其他产区黄芪的不同之处,也是正北芪优良品质形成的核心要素。


咱们都知道黄芪属于是豆科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优质的黄芪,要豆腥味浓郁、甜度高、片够大,但四位专业的中药老师们却说这个观点太书面了。


我们看一下这个是多年份的黄芪,从根部到末梢的内部情况。根部就是腐朽心。



这种腐朽心就是年份久的一个特点,从美观上来说,美观程度是不够的,如果我们直接生嚼,口感也会有点涩,但是功效方面却很足。因为它生长的实际时间是要长于上面的部位。



龙眼片就是指这一段。



从价格来说,同年份的黄芪,选择龙眼片会远低于非龙眼片(1/2)。


另外,在这里,也跟大家科普一下黄芪的规格。有指甲片、压片、柳叶片、长斜片、圆片等。这些都是根据黄芪加工切出来的形状叫的。咱们浑源黄芪,以仿野生种植为主,多为生长六七年的。加工多以指甲片为主。




从正北芪的指甲片可以看出,金井玉栏菊花心的特征特别明显。



浑源黄芪的显著特点是条直、粉大、皮白、芯黄,也就是药材学上常说的 “ 金井、玉兰、菊花心”。


浑源黄芪闻起来有 轻微豆腥气,尝起来 有点甜,嚼碎以后没有渣或者渣很少。


浑源黄芪比其他产区黄芪的 粉性足,揉碎后大部分是粉末,而其他地方的黄芪揉碎后植物纤维所占的比例大。



咱们这次给粉丝们寻找到的都是这种生长在海拔1800多米的,仿野生种植,6年以上的正北芪。



说完黄芪,咱也顺便说一下红芪,红芪其实属于岩黄芪。跟我们常用的黄芪是同科不同属。


可能不少宣传把红芪炒作得很厉害,但是其实红芪只能算黄芪的替代品,比如某些时期,因为黄芪不够产量,会用红芪替代,但是一旦有黄芪,肯定首选黄芪。



20 世纪 70 年代黄芪紧张时北京曾用红芪代替,有黄芪则不用红芪。如果按照药效来选择,排列顺序的话:野生黄芪 > 仿野生种植黄芪 >种植黄芪 > 红芪。


有关黄芪的这么多知识点,我们都一一做了笔记,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咱们,分享给大家,把健康也带给大家。


素问溯源这么多年,此次的溯源之旅是我们收获最多的,但这个道路也算是有点险的,路况也比较难走,但身边有老师陪伴,心中有这么多的粉丝陪伴,再累再苦,我们心里都是甜的。


健康道地食材溯源,素问一直在路上!






手把手食材挑选
一对—体质指导
专业食疗搭配
更多详情,
赶紧添加下方客服微信了解吧!

👇👇👇


“真没想到,用中医养生居然如此简单” 🖕

声明:本文中图片部分为自主拍摄,不得侵权使用。如需使用,请与我们联系。另部分图源来自网络授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了解更多养生干货,点击阅读原文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