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显然,“处”是停止、隐退之意,暑热之气到此结束。
有人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暑天到此为止了。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暑云散去,凉风渐起,是从“热”到“寒”的过渡节气,自然界的阳气也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很多朋友,尤其是平素体质虚弱的,往往来不及适应,疾病就插缝而入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自古逢秋悲寂寥”,均是古人对秋季易生悲伤情绪的表达。五行中,金气对应秋季,对应五脏的肺脏,对应情志为悲。悲易伤于肺,肺气不宣畅的时候也会影响“悲伤”的情绪,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秋“悲”情怀。适当的悲伤,是身体的自我疏导反应,将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反而能达到条达气机的作用。但过度的悲伤,就容易伤到肺气,很多人伤心过头,就会出现气短、面色惨白、咳嗽、胸闷、窒息等不适症状。
预防“悲秋”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别让自己过度“悲秋”,适当的外出活动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情。我们可以选择秋高气爽的日子,结三五好友外出登高。古人认为秋季登高而望远,有助于亲近大自然,开阔胸襟,舒缓心情。
暑邪属于阳邪,携人体大部分阳气包裹于头部,就好像一团火气包绕周围,令人头昏。暑气还没来得及“夹着尾巴逃跑”,肃杀的金气迎面而来,将人浮越于外,上浮于头上的阳气一瞬间被拉回体内,原本活跃的气血“急刹车”,血气方刚的它一下子缓了下来,不用像夏季那几个月一样,给精力四射的阳气“推着跑”。人们就感受到了身体的“乏力”,就好像在催促下风风火火地忙完了一件任务,结束的那天,人就像累瘫了一样,这就是“秋乏”。
很多人会不表现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白天也显得倦怠无力,做事情提不起精神,吃饭没胃口,吃进去东西感觉不消化等症状表现。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秋季睡眠应该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晚上阳气收敛入阴,早睡有助于阴阳转化;早上阳气升发,早起有利于更好的调动阳气,早起后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振发阳气,预防秋乏。在太阳出来后,晨起慢跑20分钟,既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又可以唤醒休息了一晚上的气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一天的工作生活。拍打身体可缓解秋乏。空心掌叩击,双手臂内侧或双腿外侧,由手指或脚趾拍向身体躯干方向,每日不定时击打,循行手部肺经和足部胆经,把困倦的气血唤醒,宣调肃杀的肺金之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疏通肝脏,促进全身经络畅通。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在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感到特别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马上就会觉得全身舒展,精神爽快。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
除此之外,久坐的办公一族可拍背通肺。正坐,转头向左右上方举引,缓缓转向后上方举引;同时两手空心拳反向后捶腰背六次。重复动作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背部有身体各大脏腑经络的腧穴,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反手捶背的位置就在我们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肺腧穴附近,这样捶打,不仅缓解疲劳和久坐后的肩背痛、胸痛,女性乳腺增生疼痛,还对预防感冒,咳嗽,鼻炎有很好的帮助。
北风起,燥气生。处暑之后,北方降雨渐少,空气中渐渐变得干燥。以前夜间打更的人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说的便是这个时候。《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提到“燥胜则干”。五脏中肺燥与秋气相通。因此“秋燥”明显的人,多数会出现鼻咽干燥、皮肤干燥无光泽、干咳少痰等症状,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秋燥”。
治秋燥,就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和夏季补充淡盐水不同,秋季润燥当以滋阴为主。《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饮水,加点蜂蜜,不仅有助于润肺除燥,还可以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日常生活中推荐多吃些玉竹百合、沙参、麦冬、银耳、藕等滋阴润燥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当以清补、平补为主,即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来进补。这个时候过量食用羊肉、狗肉等燥热之品,反而会加重秋燥。【用料】:百合干30克,银耳15克,小米150克。1. 小米淘洗干净。鲜百合剥开洗净。干银耳用水泡发后,择去根部老硬部分,洗净,分成小朵。 2. 小米和银耳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养生点评】:调理肠胃,清心安神,滋阴润燥、健脾生津润肺。这款粥很适合上班一族食用,可防止消化不良、口角生疮和口腔溃疡等症。
入秋之后,气温渐凉,但还有残暑未消,人体刚刚经过热腾腾的夏天,这时候适当地感受秋凉,有助于提高卫气卫外的能力。但秋冻要适宜,最好不要露肚脐和双腿。肚脐被认为是“先天之地”,人还处于婴儿阶段,它是与母体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也是人体容易受凉的部位,一旦受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双腿经络遍布,如果凉气伤腿,气血瘀堵于下,会导致双腿酸软无力。等老了有你们受的。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之根,是元气凝聚之点,有60多个穴位汇聚在脚上,比如三阴交、涌泉穴等很多养生保健穴位都在下肢,秋季渐凉之后便开始坚持沐足保健。素问汉方砭石足浴包,源自古方传承的配方,内有艾叶、茵陈、川芎、鸡血藤、海风藤、桂枝、生军、红花、当归、干姜、千年健、桑白皮、独活、白癣皮、苦参、砭石等,建议每周沐足2-3次,每次沐足15-40分钟,有助于气血充足一身暖,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点击图片链接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