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秋分:入秋“3件套”,让阳气“平”安回家

文摘   健康   2024-09-22 08:36   广东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我国旧历的秋季认为,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的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中分点,故名秋分。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气温降低,逐步入深秋。


秋分时节,阴阳之气由夏季的阳气“主外”,转变为阳气“主内”。人体气血亦是如此,因此秋分养生应当注意平分平补。





阴阳半而昼夜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春夏季节为阳,秋冬季节为阴,而秋分节气,恰恰是一年中阴阳的分割点。

这意味着,浓秋降临。

秋分的特点是昼夜平均,在这个节气里,天地间的阴阳处于最均衡的状态,而阴阳平衡就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但是,秋分之后,阴气就成为主导,干燥寒凉的秋季就将拉开序幕,凉燥之气占据了主流。天气愈发寒冷,如若抵抗力较差,许多疾病都会在邪气的引动下卷土重来。




阴阳平分,注意睡眠



秋分之前,昼长夜短,秋分之后,昼短夜长。

秋分刚好是平分阴阳的节气。这时候要注意早睡早起,争取把夏季晚睡早起的习惯调整过来,也为冬季早睡打基础。

秋分之前,昼长夜短,秋分之后,昼短夜长。秋分刚好是平分阴阳的节气。这时候要注意早睡早起。

一般而言,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这是建议晚上9点之后“早睡”。

不过对于当代有着丰富多彩夜生活的青年人和生活中高强度压力的中年人来说,晚上9点入睡很困难,建议最晚不要超过十一二点,过了子时就已经是“第二天”了,留给身体恢复状态的时间就不够了。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觉盖被子,注意保暖,切勿因睡前感觉较热而轻忽,不然容易受寒感冒,出现寒战发热,咳嗽畏风等不适。

同时也建议睡前不要过于兴奋,调整情绪稳定,盖好被子,早早入睡

推荐】:睡前泡脚

保证温水没过足踝部。足底遍布保健养生要穴,约等于是人的“第三肾脏”,“又一个心脏”。涌泉穴、三阴交穴对敛阳入阴,调理气血有着重要作用。






 凉燥平分,着重润津




秋分之后,已经基本上见不到暑热之邪,但气温转凉的同时,秋燥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秋气通于肺”,而肺又是阴中阳脏,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秋季既有温度上的凉又有秋燥作祟,非常容易通过皮肤毛孔损伤肺脏,出现头痛鼻塞,咽痒咳嗽等不适。

推荐每日锻炼腹式呼吸法,通过腹腔肌肉群运动带动鼻腔呼吸与肺脏进行代谢废物、氧气的交换。




具体操作: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排除杂念,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

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

也可以用乌梅冰糖水口服,中医的酸甘化阴之法可以起到滋阴润燥养肺之功。




 凉燥平分,保护肠胃




胃肠道是对寒温刺激反应较为敏感的器官,如果防护不当损伤脾胃,很多人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

古人讲“春捂秋冻”,要根据每日不同时段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保护好腹部位置,不能让腹部脏器受寒邪侵袭。

饮食方面,推荐选择一些温性、清淡的食物为佳,对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适当忌口。可适量食用梨,山楂,苹果,百合,银耳,蜂蜜等。


百合冰糖粥


【食材】:百合20克,大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洗净泡水待用,大米加水武火煮粥,煮开后转文火慢熬,待粥熟前10分钟,将银耳与冰糖一同加入粥中,慢煮10分钟即可。

【养生点评】:滋阴润肺,健脾养胃。






动静平分,宜养气血




金秋时节,万物凋零,人也容易陷入悲凉的情绪当中,从而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此”悲秋“之所谓。多出去走走,赶走低落情绪。

秋季养生应当适当运动,又讲究动静结合。适当活动气血才能有力而不是“一潭死水”,适当静养又有助于气血收养潜藏。

注意切忌过度运动,损耗阳气,推荐传统的太极,八段锦等,活动的同时还能锻炼心性,养成乐观开朗,宁静收敛的性格,容平秋性。


手把手食材挑选
一对—养生指导
专业食疗搭配

更多详情,
赶紧添加下方客服微信了解吧!

👇👇👇


“真没想到,用中医养生居然如此简单” 🖕


声明:本文中图片部分为自主拍摄,不得侵权使用。如需使用,请与我们联系。另部分图源来自网络授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了解更多养生干货,点击阅读原文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