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单眼中度近视伴弱视诊治4年重建双眼单视1例

文摘   2024-12-16 16:30   浙江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文章来源:林晞莹, 刘艳琳. 低龄单眼中度近视伴弱视诊治4 年重建双眼单视1 例[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1): 872-873. 

摘要

患儿,女,2020年4月(3.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患儿父母为低度近视,足月顺产,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既往病史:2019年5月(2.5岁)于外院常规体检发现左眼近视,检影验光示左眼为-4.50 DS,矫正视力欠配合,诊断为左眼弱视。2019年9月,外院予配戴框架眼镜(右眼:平光;左眼:-4.50 DS),左眼0.01%阿托品滴眼联合右眼每天遮盖6 h,1周5次,7个月后复查,双眼眼轴变化见图1B。2020年4月本院查体显示眼位正常,未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05;1%阿托品散瞳验光示:右眼+0.50 DS/+1.00 DC×80=0.8,左眼-4.50DS=0.4,眼底无明显异常。诊断:左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不正。考虑患儿年龄较小,左眼单眼中度近视、弱视,矫正视力较差,角膜条件良好(角膜平坦轴K值为41.18,陡峭轴K值为42.75,偏心率E值为0.69,可见水平虹膜直径为11.6 mm),为减轻双眼不等像并提升左眼视觉质量,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后,尝试左眼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联合0.01%阿托品滴眼。RGPCL配戴1年余,患儿左眼弱视眼视力开始提升至0.6+ (图1A)。与此同时,患儿因右眼眼轴增长较快(图1B),开始滴0.01%阿托品控制,并坚持右眼健眼每天遮盖4 h,1周3 d。

2022年2月复查示患儿双眼眼轴增长较同龄孩童快(图1B)。考虑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屈光参差性近视[1-2],与家长讨论获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改用左眼配戴角膜塑形镜联合双眼0.01%阿托品滴眼治疗(因多焦点软镜直径较大易变形而未被采用)。更换后,双眼眼轴增长较前显著减缓(图1B),左眼矫正视力提升至0.8。2022年6月(左眼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患儿出现间歇性外斜视,Worth四点灯检查显示左眼抑制。2022年11月(左眼配戴角膜塑形镜8个月),患儿因“外斜A征”于我院接受斜视手术(双眼外直肌后徙4 mm+肌止端移位术),术后恢复良好,左眼继续配戴角膜塑形镜联合双眼0.01%阿托品滴眼治疗,并进行弱视视觉训练,包括闪烁光治疗及双面镜训练。2023年4月,患儿同视机检查出现Ⅱ级融合功能,终止视觉训练。2023年11月(斜视术后1年),患儿出现三级视功能,双眼立体视得以重建。2024年6月患儿随访结果显示,双眼屈光度分别右眼0.00 D=1.0,左眼-3.75 DS-1.50 DC×180=0.8+ ,双眼眼轴增长缓慢(图1B),三级视功能正常,左右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0 cpm和5 cpm(±2.00 D,视标20/40),调节幅度为9.75D和5.5 D(负镜法)。黄斑区神经节复合体与内丛状层平均厚度右眼较厚,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接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右眼较厚(图2A)。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显示左眼在不同图标大小及时间段测量,其P100潜伏期均较右眼延长(图2B)。

作者单位:

1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 361003;

2 University of Aberdeen, UK, AB25 2ZD

第一作者:林晞莹,Email:linxy092023@163.com

通信作者:刘艳琳,Email:r01yl21@abdn.ac.uk

引用本文

林晞莹, 刘艳琳. 低龄单眼中度近视伴弱视诊治4 年重建双眼单视1 例[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1): 872-873.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40628-00215.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ysgx


扫码关注我们

温医眼视光
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