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袋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处理

文摘   2024-12-25 17:55   浙江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论著·Original Article

引用本文:王开芳, 赵克娇, 乔明超, 等. 囊袋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处理[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2): 907-912. 

摘要

目的

探讨囊袋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的囊袋坏死综合征的患者7例(8眼)。观察分析患者术前人工晶状体(IOL)位置、囊袋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病史、眼部疾病史、IOL脱位发生时间、手术前后裸眼视力、眼压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82(62.6±9.4)岁;白内障摘除至IOL脱位时间为3~15(9.4±4.0)年;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1例视物重影;7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例,星状玻璃体变性1例。散瞳后见囊袋透明、松软,无任何纤维化或增殖物质,囊膜变薄分层呈现退化现象,2眼IOL脱位入玻璃体腔。7例(8眼)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1年,7眼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1眼将置换的新IOL植入睫状沟,术后3个月再次发生IOL脱位。

结论

发生囊袋坏死综合征时晶状体囊袋无纤维化或增殖,二次手术囊袋难以保留以支撑IOL,需行IOL缝线固定,并警惕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囊袋坏死综合征;人工晶状体脱位;人工晶状体置换术

基金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重点项目(202307021727)

作者单位:济南明水眼科医院,济南 250200

第一作者:王开芳,Email:wangkaifang1207@sina.com

通信作者:王晓明,Email:15908084280@163.com

引用本文:

王开芳, 赵克娇, 乔明超, 等. 囊袋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处理[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2): 907-912.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40611-00196.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ysgx


扫码关注我们

温医眼视光
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