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襻散光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

文摘   2024-12-10 16:30   浙江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论著·Original Article

引用本文:高昕, 周栋, 孙倬, 等. 平板襻散光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1): 853-860. 

摘要

目的

评价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平板襻Toric人工晶状体(IOL)后的散光矫正效果和稳定性。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平板襻Toric IOL植入术、术前角膜散光≥0.75 D的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记录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残余散光(RAS),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Toric IOL旋转度数,分析IOL旋转度数与RAS、眼内压(IOP)、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白到白(WTW)距离的相关性。于术后3个月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术前和术后数据之间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评估患者术后各时间点IOL旋转度数、RAS和视力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

排除2例失访患者,共计有效纳入患者70例(70眼),其中男33例(33眼),女37例(37眼),年龄为(72.7±8.7)岁,术前散光为(1.51±0.55)D。术后UCVA、BCVA及RAS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Toric IOL旋转度数分别为(4.22±2.75)°、(3.68±2.73)°、(3.58±2.26)°。术后1个月与1周的IOL旋转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P=0.029),而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IOL旋转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IOL旋转度数与RAS呈正相关(r=0.38,P=0.004;r=0.43,P=0.001;r=0.40,P=0.021),与IOP、AL、ACD、WTW距离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术后视远脱镜率达94%,97%的患者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或满意。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危及视觉的严重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患者需要进行IOL调位。

结论

平板襻Toric IOL能有效矫正散光并改善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在术后早期便能展现出良好的旋转稳定性能。

关键词

白内障;角膜散光;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视力;旋转稳定性

基金项目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科研创新项目(CMCB202225)

作者单位:

1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临床医学院,常州 213000;

2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常州 213000

第一作者:高昕(ORCID:0009-0008-5193-1100),Email:gaoxin19991130@163.com

通信作者:邓国华(ORCID:0000-0003-0804-1117),Email:czsydgh@163.com

引用本文:

高昕, 周栋, 孙倬, 等. 平板襻散光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4, 26(11): 853-860.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40513-00160.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ysgx


扫码关注我们

温医眼视光
本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