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继广 :卑微的信念

文化   2024-12-06 15:59   湖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次饭局,座中有位同村发小,他说起当年我们一起读书的伙伴时,异常感慨地说:“咱村里十四个人一起上了初中,初二没有念完就只剩下四个了。考出去的也只有你们俩。我虽然没有辍学,也整天跟着那些不学习的惹是生非,就这样荒废了。哎,想想真是幼稚!”

我也很为他惋惜,考初中时他可是全级第二名,没有守住自己的优势坚持学下去,如今也悔之晚矣。当然,其他中途辍学的同伴也有读书很好的,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只能在老家种地、打工,沧桑的脸上早已刻满了生活的辛劳。我从小就在地里干活,那种滋味让我对一辈子重复祖辈这种艰难的生活感到恐惧,于是萌生了“只要不在家种地就行”的卑微而又强烈的信念。

其实,那时我也多次有过弃学的冲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算是刚刚有点起色,也就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念书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奢侈。十二三岁的年纪,从没离开过熟悉的村庄和身边的亲人,读初中要骑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乡镇驻地一住就是五六天,那简直是对尚不成熟的心灵极大的考验。那时的交通和通讯都很落后,周日下午出家门上学,周六中午才能回家,这段时间基本和家里断了联系,总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随风而去,没有了任何依托。最初,从同村小伙伴们的亲切中可以感到些许安慰,后来同学都熟悉了,又有了关系不错可以交流,彼此消除离家的惆怅。当然,最关键的是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沉浸在知识中的心无旁骛,攻克了一个个难题的快乐,让自己觉得每一天都在成长。那种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

学校的艰苦生活,让很多同学都难以坚持。虽然在家也常是粗茶淡饭,但也总比在学校好很多。每周要背着三五天的干粮,用罐头瓶子装点自家腌制的萝卜咸菜,最好的咸菜是切成丝多放点油炒熟,我更喜欢再多放点干辣椒炝锅,土而吧唧的咸菜简直成了人间至味,在我的味觉记忆里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当年滋味,有时馋得非要马上炒一盘不可。大部分同学都能带白面馒头,也有的每周都带窝窝头。干粮在编织筐里放上两三天后就开始发干发硬甚至变味,即使每顿都放在伙房里的大笼屉上馏透,那表皮的干硬和掰开后不再新鲜的味道,依然折考验和磨着贪吃挑剔的青春期口腹。硬邦邦的干粮就着齁咸的咸菜,这就是我初中生活的一日三餐。人以食为天,那样的生活确实让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半路辍学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每次动摇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煎熬,想起那一条条怎么也挨不到头的长长的地垄,想起被太阳晒得黢黑甚至爆脱的皮肤,这时,“只要不在家种地就行”的卑微的信念就强烈地涌上心头。能坐在教室里读书,就有走出去的希望,即使吃着拉舌头的干粮、嚼着齁喉咙的咸菜,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

读书的阻力不仅是一日三餐,还有很多因素,比如经济负担过重,种地缺少劳力等。我也曾经几次向父亲提出过退学的想法,但都被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说无论如何都要供我把书念完。可求学的艰苦还得自己扛着。学校没有宿舍,得通过各种关系从附近村庄找房东住。我的第一个房东给我们六七个同伴住的是三间废弃了很久的破旧的北屋,它藏着在幽深的小胡同的旮旯里,门前一米多有人家高大的房子严严地挡着,终年不见太阳。古老的木门随着摇摇晃晃的门框似乎随时都能扑倒下来,即使上了锁也不耽误从门缝侧身出入。屋外角落里腐朽的味道通过木格子窗户毫无障碍地进进出出,那乌黑屋顶似乎有点诗意,躺在床上就能数天上的星星。春秋两季住在这儿尚可忍受,到了多雨的季节,又有蚊虫的围攻,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彻夜难眠;而北风呼啸的隆冬,整个人蜷缩在厚厚的被窝里,你甚至会怀疑这所老屋是否还在。这段住宿的经历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深睡的梦境里。学校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教室里全指望人多取暖,很多学生手指都冻得红肿开裂,那种痛痒的感觉时时刻刻啮咬着,让人无法摆脱,随时都能把专注的精力经历从学习中拉出来。

由于住所不稳定,初中时我换了四五次房东,大都是住在废弃的破旧的房屋里。其间住的最好的一次是暂时无处栖身时一个外乡镇来借读的很内向的同学收留了我,他在亲戚家住的是干净宽敞的大北屋,我一直都很感激那位同学,也多次打听过他的归处,怎奈也只是粗略地知道他好像在哪个工厂打工。我只在那儿住了两三周,就又搬去了我的最后一家房东,住在人家放杂物的泥土墙老木门的小南屋里。晚上一个人躺在这简陋的栖身之所,总有一种强烈的被遗弃的孤独和恐惧感。房东家离学校有三四里路,要经过一段庄稼地,我晚自习后学习到九点多,早晨五点半起床上学,独自一人在黑暗中踽踽而行,只有天上闪烁的星星一路相伴。陋室独宿,孤身夜行,那是一段孤独而又难熬的岁月,我生来就胆小,深夜的黑暗和黎明的寒冷紧紧地裹挟着我,那种强烈的寂寞孤独和恐惧能把五脏六腑挖空,再也没有一点力气往前一步。可谁又能拯救我呢?只有自己!黑夜与寒冷、孤独和寂寞只是暂时的,走过去就能拥抱温暖的阳光。可农村那无休无止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劳苦,会一生折磨着我的身体和灵魂。要走出去,只有一条路,读书。所以,我就用背诵和反思一天的学习来驱赶黑夜和寒冷,有时也用歌声为自己在黑夜中壮行。“只要不在家种地就行”这最卑微的信念让我习惯了在孤独和寂寞中思考,在煎熬和困苦中独行。

没有在黑夜里独自行走的经历,人生会有缺憾。是那些艰难的岁月和一直坚守着的最卑微的信念,支撑着我读完初中考上师范。发小的话也让我颇为感慨,当年如果我也放弃学业,今天就是弓着脊背顶着烈日在地里煎熬,或者背着一身沧桑和疲劳四处打工、奔波……




猜你喜欢:
于亚惠:雨落清明,岁岁追思
任金艺:局长因车祸不幸去世之后


当代作家
守护一方记忆,维系一条文脉,陶冶一份情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