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好久,没翻过凤凰山了,冬日的晴空,天真的很高,便相约几个旧友,去感受今日山林的冬天。
车停山脚下的松包梁,就得步行,走过火烧庵①,上到了“懒板凳”②,就开始穿行丛密的山林。密密麻麻的龙头竹,把上山的小路挤成一条缝,清柔的阳光划开林隙,洒在我们身上,感觉暖意融融。风摇着林间撒下的阳光,在我们眼前晃动,给地面投下斑斓的星影。曲绕着的林间小道,只有扯着葛藤,揪住竹根才能往上攀行。脚下是厚厚的竹叶,虽然很软,但很滑,不敢实踩,只有刨开它,踏在泥石上才能前行,不然,就会滑倒,甚至会像坐滑雪板那样,从山上滑到山下的,所以上这样的山,不仅脚苦,两个手也是累的。
“呵──喂!”历经四个小时,我们几人终于爬到山脊的大沙窝,那是一大片平地又是一大片密林,就吼起了这山里的号子。“噗,嗒嗒”、“噘──唧,唧”惊魂了山林里的黑鹎、灰树鹊、棕脸鹟莺、灰眶雀鹛、画眉等那些我原来熟悉的冬鸟,它们舞蹈着、跳跃地欢迎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我便记下“大沙窝清脆的鸟声/婉转回荡悠扬/迎着东方的晨曦/惊醒了沉睡的密林。一声呵喂/握住这一片苍翠/风过无痕/却有婆娑回响/低唱轻吟/疑似遥远的天簌。携着思念/精神在林间穿梭/光透无声/却存色彩灿烂/摇曳闪动/想把故事镌刻在山林枝叶/那是人生依然眷顾的风景”《大沙窝思绪》。旧友们都躺在厚软的叶面上,确实累了,就与阳光懒成一片,而我的思绪却随山风鸟鸣而飘荡。
三十多年没走进这片山林,三十多年很少人走过这里,因为汉旋路紫石路1976年就修通了,这毛路只是守林人还保留着。上个世纪70年代前,大沙窝是凤凰山南北交界的人行大通道,不管是从南区的汉阳过汉江经五根树到县城,还是从北区县城过月河到高粱铺经懒板凳到南山,都必须经过这里,歇口气、吃点东西,然后走三里平路再轻松下山。平路上的天空透过树梢,露出纯净的湛蓝,这时有林风乍起,橡木、白蜡、枫香、漆树、麻栎、香樟、毛竹等陪伴着松涛,还有落叶随风而下,风与叶撞击在脸上,感觉是久违而相逢的快意,不冷,反而觉得有春的气息。
因为有了阳光的哺育,深冬的凤凰山开始苏醒了,山林悄然孕育着无限生机。大沙窝的路边草本和林间的小灌木已露出了浅细的嫩芽,那些缠枝铺蔓的藤条叶腋处隐隐有了芽苞。走向竹林,刨开积厚的竹叶,一大块一大块的毛竹根上竟然发现许多新翠的笋嘴。我们都虔诚地蹲在地上,静静地注视着这小小的、柔弱而又顽强的生命,大家不禁怦然心动起来。
柔风拂动人心,平和而舒畅;阳光暖在身上,愉悦而宁静。我们顿然感悟到,大自然是如此和谐地关爱山林。寒冷的冬季,乔木舍弃茂密的树叶,亮开遮掩的一切,让阳光尽情地博撒林间,涌进脚下的泥土,抚摸娇小的草木。炙热的夏季,乔木又伸开如伞的巨冠,挡开炎炎烈日,留下清爽浓荫,保持充足水分,给养娇小的草木。这山林,根深是为了稳定脚下那一方土,叶茂是为了给他人浓荫,所以落叶有落叶的道理,葱郁有葱郁的缘因。这山林,花草树木四季都在积极向上挺拔生长,芸芸生命四季都在对着天空引颈高歌。
太阳直射山林,树梢上挂着清澈的蓝。不一会,月河与汉江腾起的舞海,弥漫了大沙窝山林。 朦胧的雾,慢慢凝于树枝、草茎、落叶上,化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滴落地面,聚成细流,穿过草丛、树蔸,流经山沟,一路唱着叮咚的歌。
山林的冬景,差点让我们忘了回返。
注:①火烧庵:明清年代的尼姑庵,清代末年被烧毁,故名。 ②懒板凳:凤凰山北面路边一块大石头形似条椅,上山下山都要在这里坐下歇气,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