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宁公主:别扫兴,好吗?

文化   2024-11-27 15:58   湖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为一名立志要红尘修行的人,一直觉得自己智商不行情商还凑合,直到某天被某人狠狠怼了一回。“老妈,我今天和同学去探了一家新店,那做的意面才叫一个地道!”“哦。”“我们打算下周再去一次,真的太好吃了。”“马上要期中考试了,别老想着吃喝玩乐。”“真扫兴,不和你说了,复习去了。”看,一个自认为高情商的人,就这么把天聊死了。闺女挂断电话那刻惊了一下,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她眼里一个扫兴的人,一个当年自己也特讨厌的人。


何谓扫兴,扫兴就是在他人高兴之时,兴奋之际,你冷言冷语,冷嘲热讽,扫了他人那一刻的兴致。据说爱扫兴,是中国式父母的通病,细想还真是。小时候,你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到了吃饭点,一定会被大人拖着拽着回家:“别玩了,吃饭了。”然后,你耷拉着脑袋嘟噜着嘴巴,低着头干饭,吃啥啥不香。上学了,你考试拿了个高分,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报喜:“这次数学考了97分呢!全班第三。”你以为会得到一个亲亲抱抱举高高,结果却是激发了父母的好奇心和上进心:“那三分是怎么丢的呀?第一名是谁?下次你也争取拿个第一。”工作后,偶尔回家抱怨领导总喜欢周末加班,父母一定会耐心开导你:“现在还有双休,我们那会就休一天,又是带娃又是家务,你要知足哦。”恋爱了,你悄咪咪地和老妈分享女人间的私密话,谁知她当头一棒:“女孩子要自重矜持,别胡思乱想。”


看,这些说着扫兴话的人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被他们爱得无力反驳,无力反抗,无力逃离。在他们一次次的耳提面命和言传身教下,我们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偏不倚的长大成人。但心里又总觉得有一些东西在蠢蠢欲动,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当年以耽误学习为由被他们打压的那些热爱和兴趣一直还在,梦想和追求也一直没变。或许也会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和他们一样扫兴的人,说着一些“为你好”的扫兴的话,做着一些“讨人嫌”的扫兴的事。原来扫兴是会遗传的,而且是那种悄无声息的延续和嫁接。觉悟之人会内观内修,一点点去剔除改进这毛病;而愚钝之人,可能会变本加厉升级一个level,继续以爱之名施以伤害之行。


如果说父母是最易扫兴而不自知的人,那在婚姻里夫妻双方互相扫兴也是屡见不鲜。周末,你兴致勃勃地跟另一半说:“老公,我们去爬山吧,听说那边樱花都开了。”“家门口不就有花看吗?跑那么远干嘛。”“我这新衣服好看吗?”“哦,还行吧。”“给你看个段子,笑死我了。”“你这笑点也太低了吧,不觉得好笑呀。”……

“老婆,哥们喊我出去喝酒。”“这么晚了还出去,你心里永远哥们第一。”“你看我给你买的生日礼物,喜欢吗?”“你这买贵了呀,某宝便宜多了,乱花钱。”“快看,老婆,这游戏我通关啦!”“玩玩玩,就知道玩。你和游戏结婚算了。”……


这场景,这对话是不是很有画面感。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就因为这些不痛不痒的话,不大不小的事,处着处着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都说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扫兴之语恐怕也是伤人之言吧。太多失败婚姻就是一言不合,一拍即散的。都说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很多人是不太懂这门艺术的,甚至都不懂一点技巧。夫妻之间不会好好说话,是引发家庭矛盾的点火器,也是当下很多夫妻分道扬镳的导火索。我们这个民族内敛而克制,长久以来缺乏赞美文化。自信不能张扬,得意不能忘形,你要是高兴得张牙舞爪,大喊大叫,必定有人将你打回原形,一秒熄火。这类人有一种隐形利器,那就是扫你之兴,泼你凉水,把你心里升腾的火灭了,把自己当消防员和摆渡人,要用一己之力助你远离水生火热,重获新生。


有心理学家给出过研究分析,说扫兴的人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嫉妒心重共情力弱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见不得你好,特别是见不得身边人好。你一高兴他就不舒服。他们的人格属性就是ETC ,自动抬杠。另一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人的情绪无视、无感。你和他分享喜悦就是鸡同鸭讲。在我看来,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扫兴话的人,这世上恐怕不存在吧,这得要有多高的情商、多好的修养呀。但是尽量不说扫兴话,我想还是可以努努力做到的,无非四个字:换位思考。听过这样一句话:“人90%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以为换位思考可以解决90%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若喜欢听好话,你就自己好好说话,你若渴望遇良人,你就自己做好人,做一个路边鼓掌👏的人,做一个随喜点赞的人,做一个哪怕言不由衷也让他人喜笑颜开的人。


从今天起,我们尽量别扫兴,好吗?




猜你喜欢:
刘娜:好想围着铁炉过冬
于言力: 牵挂


当代作家
守护一方记忆,维系一条文脉,陶冶一份情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