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在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得不说但直言明说效果又不太理想的棘手问题。这时,运用暗示法将是一种得体的选择。
当下级出现不良苗头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又保护其积极性,可运用类比式暗示法提醒点破。
下属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作为领导者有责任及时给予指出,帮助纠正。对于处于苗头状态的问题,领导者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小题大做,此时可运用类比式暗示法进行说服。这样做,既可巧妙地点出问题,又可避免挫伤下属的自尊和积极性。
某机关一个很有才气的大学毕业生,因工作成绩突出而飘飘然,傲气十足,结果人际关系紧张。领导与之谈话时没有直接指其问题,而是谈了一件类似的事:某单位有位青年能力很强,又有钻劲,成果突出,就是太傲气,瞧不起人,周围的人对他很有看法。
后来在一次民意测验时他的分数最低。结果一公布,对他打击很大,他感到灰溜溜的,坚决要求调走。这位领导惋惜地说:“本来很有发展前途的一个青年,就因为太傲,不善于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自己的发展受到影响,真是太可惜了。”
这位领导运用了类比式暗示法对下属进行善意提醒。这个青年干部从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听出了话外音,受到了启示。从此觉醒起来,克服缺点,改善人际关系,很快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当无法满足他人要求时,为了避免拒绝的尴尬,可运用关联式暗示法让对方心领神会。
领导者对于下属提出的困难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积极帮助,但是对于有违原则或力所不及的要求,则应该说“不”。此时,运用关联式暗示法,就可以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使对方的期望值降温,或者打消不切实际的念头。
在部队精简整编过程中,有一个军队干部不想转业,他去找自己的一位老乡、领导,想通过他活动一下留下来。这位领导说:“你可能也听说了吧?师政委的侄儿想留下,最后也没成功……”讲到这里,这个干部已经明白,自己的条件不过硬,留下的希望几乎是零。于是,他打消了再去找关系的念头。
这位领导并没有直接拒绝对方的请求,只是摆了客观情况和条件,暗示出问题的难度,使对方由此产生联想,做出判断,意会到结果。这样,既达到了拒绝的目的,也未伤害双方的关系。
当需要传递坏消息时,为防止造成不测,也可以运用半遮式暗示法减少刺激。
有时领导还会面临一些家庭事件,比如离婚、纠纷等。处理这类事件时,最好采用半遮式暗示法,即有意不把问题和盘托出,而是半遮半露,说半截话,留下另一半让对方去思索和意会。
有个公务员和妻子关系不好,经常争吵,后来这个公务员决定与妻子离婚。妻子找单位领导做工作,希望维持家庭关系。单位领导多次做这个公务员的工作,但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领导将结果转告这位妻子。领导说:“我们尽了极大的努力,看来,他的心已经飞了……”对方听后,终于明白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她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领导运用半遮式暗示法传递不幸信息,既能给人留下思索空间和思想转弯的过程,又能展现领导的同情心,显然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上乘表达方式。
暗示法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运用暗示法要因人而异。暗示法是借助听者的理解与合作来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合作,或心怀偏见,或充耳不闻,那么暗示内容就不可能为对方所接受或正确领悟。一般说来,对于自尊心强且有自省能力的人效果好些;对疑心较重的人,不一定适用。这些人心胸狭窄,可能曲解你委婉暗示的良苦用心,甚至以为你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二、运用暗示法要因事而异。针对的问题要清楚,只有问题清楚,表达的目的才能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你言不及义,对方不知底里,你的暗示语也就成为一堆废话了。
三、暗示语的表面义与隐含义的联系要恰切。暗示语的表面义与隐含义各司其职,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而且这种联系必须恰当。如果你的话语表面义与隐含义过于接近,难以产生委婉达意的效果;如果表里之间离得太远,又不能让对方产生联想,领悟暗示的真意。因此,在语言选择上要精心设计。
喜欢请点赞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