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连|摄影与书有种天然的关系

学术   2024-05-29 20:19   陕西  

钟华连 / 编辑、摄影书研究者、业余摄影师

现工作于《中国摄影》杂志社,曾策划“今日摄影出版”“当摄影遇上田野调查”“山水的当代摄影表达”“建其事 筑其影——建筑的摄影叙事”“光合与照见——互为媒介的植物与摄影”等专题,参与组织“第一至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2023中国(霞浦)海洋文化摄影周”等影像文化活动。

△ 分享嘉宾| 钟华连 主题分享现场
大家好,谢谢宋群老师的邀请。很高兴“中国摄影图书榜”历年来的优秀入榜图书在洛阳孟津的魏坡·新序展出。今天,我以《中国摄影》杂志编辑的身份,来以“中国摄影图书榜”这一年度摄影图书评选活动作为线索分享摄影书和在地日常的联结。
“中国摄影图书榜”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和影上书房于2016年联合创办,迄今已举办七届,推出2016-2022年度出版的105种265册摄影图书,内容涵盖摄影作品、摄影理论、摄影实践、技术器材等,每年度还有广义讨论摄影的视觉文化书籍进入评选。每次评选都是集中深度梳理本年度中国大陆出版和制作的摄影出版物,并邀请摄影、出版、文化、设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线下评选。
我们希望通过每年一届的图书榜去梳理和引导摄影图书的编辑出版方向,鼓励和推动摄影图书的进一步发展;也希望以摄影图书作为探索影像文化样态的路径,从而反思影像生产与影像理论,为读者推介出适合阅读和真正有专业精神的书籍,为摄影图书市场树立起有力量可标识的阅读风向标,也为中国当代摄影文化留下一份值得参照的观察报告。

△ 历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 ©《中国摄影》杂志

每一届摄影图书榜都会在《中国摄影》杂志中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中国摄影》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创刊时间最久的摄影刊物。我们杂志致力于推介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深度报道国内外摄影动向,及时介绍器材和技术最新资讯,融学术性、艺术性和收藏性为一体。
之所以找影上书房合作也是因为它是一座专门收藏国内外摄影书籍、影像史料的非营利公益图书收藏馆,目前馆藏有26000余册中外摄影图书,他们也会做一些学术活动,包括高校青年摄影教师研修计划、艺术家驻馆计划、摄影书展览及出版计划等。我们杂志认为和同样喜欢摄影图书的机构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出版是非常合适的。影上书房成立五周年时,做了一套书呈现了过往五届图书榜的内容。
△《中国摄影图书榜(五届入围图书集)》©影上书房
这些年,“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也在中国的北京、大理、杭州、西安、三门峡,美国的洛杉矶等地进行展出。

△ 中国摄影图书榜历届入榜图书展 ©影上书房

刚刚许海峰老师谈到新媒体如何呈现信息,摄影书其实算是旧媒体。在当下这种讯息爆炸、图片泛滥的时代,我觉得书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表达,会让你的思考更完整呈现。摄影跟书有种天然的关系,摄影术的诞生是跟印刷媒介息息相关,最初一些让光线在玻璃板和金属板上产生影像的试验起因于人们希望改进和加快书籍插图绘制的愿望。


《中国摄影》杂志做过很多在地的选题,其实“摄影”和“在地”也是很天然的一种关系,比如说拍摄就是在当下与空间、与场域发生或深或浅的关联。这种“在场性”让更多摄影师自然而然地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影像与被摄场域之间发生一种更内在的关联,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因此“在地”是摄影的自然之态,或者说是摄影自身就存在“在地性”的天然因素。摄影书其实也是“在地”这一话题很重要的落地呈现,因为“在地”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观察、记录和思考
我今天想着重向大家展示一些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以摄影作品和摄影图像为主要呈现。当中很多是自制摄影书,有些是已经正式出版的图书,这些书或是作者关于自己熟悉故土的记录与表达,或是对某个城市文化和记忆的集体观看,或是从家乡出发去深挖和溯源个人、历史和地方的联结。

△ 《无法存留》作者:应函频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书是浙江摄影师应函频观察嘉兴失独家庭的记录。她用差不多5年时间,以心理疏导者和摄影师的双重身份走进嘉兴当地将近400个家庭,最终以手工书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呈现。这本相册本身看起来是一本家庭相册,但仔细观察它侧面的铁环,跟失独家庭失去的感受是存在一种隐秘关联的。

书中还涵盖大量手写字、老照片、老物件的影像,她希望通过拍摄过程中墙上的一张照片,一件亲人的遗物与当下的空间产生联系。比如其中的一个哑铃就是失去孩子后,用他曾经的一个物件去跟这个场域进行联结,这其实也是治愈这个家庭的一个过程,作者将很日常的观察用摄影表达出来。

△ 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无法存留》

©《中国摄影》杂志

《机修 60 年》摄影、编辑并设计:廖雄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书也是一位浙江摄影师做的。他重访了自己曾经出生长大的地方——温州矾矿机修厂,进行了老物件、老照片的收集,为了做这本书他后面又去拍摄了这个机修厂的现状,还有曾经在这工作生活过的家庭,勾连一种共通的记忆,也希望做出一个留给未来的档案。


△ 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机修 60 年》
©《中国摄影》杂志

《羌的山》摄影:吕格尔 设计:程音和 吕格尔
©《中国摄影》杂志
这是四川一个比较年轻的摄影师吕格尔对故乡汶川的观察。提及汶川地震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创伤,但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来袭,摄影师本人对这两者的边界产生了极强的模糊感。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探索故乡,其中记录了很多包含羌族传统文化的宗教仪式,也拍摄了很多日常的风景。还有一些实验性的表达,比如利用当地的砂石,砂石跟汶川地震有很强的关联,他把砂石组成星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生死之间的关联。
△ 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羌的山》
©《中国摄影》杂志

《父亲的村庄》作者:孙京涛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书也是一个对故乡长久持续的观察记录。这是山东的一个普通村落,在做这本书的时,作者孙京涛老师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书中文字和影像除了表达自身对村庄诚挚的情感外,整体表达是相对沉重的。作者是摄影师,也是图片编辑,所以对整本书的把控非常强,他把父亲在世时的肖像,还有其他乡亲的肖像,年轻人的状态,以及日常的景观相互勾连起来,让整本书具有叙事感又有诗意性

△ 第五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集《父亲的村庄》

©《中国摄影》杂志

《胡同遛弯笔记(平行本)》摄影/编辑/制作:陈鹏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书也很有意思,呈现了一位北京摄影师十多年前在北京胡同拍摄的照片,那时北京前门地区刚刚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这本书是对平面书籍的一种拓展和三维呈现,摄影师试图打破单张去看一张照片的感觉,一方面他记录了日常,另一方面他又想突破日常的重围去反思过往的记忆。

△ 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

《胡同遛弯笔记(平行本)》©《中国摄影》杂志

《市井西仓》编著:宋群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是宋群老师编著的《市井西仓》(点击可查阅书籍详情),同时也是我与宋老师认识的契机,后面我们也邀请了宋老师担任图书榜的评委,也很高兴现在有持续的合作。也是因为这本书,我还特意去了趟西安,对于西仓也感到非常惊喜,我自己本身也特别喜欢逛早市、菜市场。

这本书做得很活,是一个共创作品,包括摄影师、设计师、写作者等不同人群的介入与合作。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视觉档案书,照片有黑白,有彩色,有日常记录,也有仪式感表达,除了照片外,还有漫画、地图和口述文字。书籍的装帧设计也别具匠心,主册、副册、经折装等元素的运用恰到好处,把一个城市的“角落”展现得非常生动有趣

△ 第三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集《市井西仓》

©《中国摄影》杂志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及史料巡展作品集》

江苏省美术馆 编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书虽然是一个展览图录,但从设计到编辑的视觉呈现都非常丰富。设计师以当代性的视角,在赋予全书以历史年代的怀旧感的同时,也避免了史料图片的简单罗列,从而实现历史和现代两根线索的交互变换与对比。

△ 第四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及史料巡展作品集》

©《中国摄影》杂志

《隐字上海》摄影:格里董 施佳宇 沈健文

编辑:应宁 王诗韵 设计:陈妍 杨恒斌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是《隐字上海》,拍摄了上海老街头的各种文字招牌。他们用“隐字”来形容隐藏在城市缝隙中的手工文字。照片的三位拍摄者更多是城市的观察者,而非专业意义上的摄影师或研究者。
书籍的设计像一本字典,同时呼应题材的民间性和独立性。这个由摄影师、设计师、图书制作人自发组成的团队为城市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字和视觉档案,对于以摄影书为载体将一个视觉文化研究项目予以纸面上呈现,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本。

△ 第五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自制摄影图书《隐字上海》

©《中国摄影》杂志

《南渡》作者:田建明

©《中国摄影》杂志

这本书的作者田建明出生于河南安阳,后来南下到浙江嘉兴工作。他想要回溯家乡和曾工作生活过的历史,所以他回到了河南,遵循北宋宋高祖南渡的路线,沿着隋唐大运河拍摄了一路上的日常景观和历史印记。这本书是个人和历史的映照,以摄影师自己对历史的追寻和想象来构建摄影的历史性本土叙事。

△ 第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集《南渡》

©《中国摄影》杂志

《毋墟》作者:丘
©《中国摄影》杂志
《毋墟》这本书的作者丘是广东客家人,他希望去触摸到与祖先之地的隐秘连接,所以他来到北方探寻祖先印迹,拍摄过程中他还捡拾了许多物件,这即是他对历史的追溯,又是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想象。他采用考古学般的摄影,试图构建一个不存在的想象之境“毋墟”,重现一个平行时空里的祖先的北境,从个人记忆投向遥远的先祖的集体记忆。

△ 第七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年度摄影集《毋墟》

©《中国摄影》杂志

摄影其实跟“在地”很容易发生联系,我希望摄影书可以作为一个很日常的行动,我也非常期待魏坡能够在未来对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梳理和挖掘,并用摄影书的方式将其呈现。谢谢大家的聆听
-

在河南|地方创生主题论坛
LOCAL REVITALIZATION FORUM

家在河南、人在河南、心在河南

河南,土地深沉,历史厚重。
中原,中国原乡,华夏之始。
「在河南」,是“魏坡新序”与“Local本地”
联合发起的在地创生主题论坛及系列展主题,
未来会围绕老城更新与乡村改造方向
持续不断展开各种活动,
2024年4月中旬,洛阳·魏坡“游春大集”举办了
第一回该主题论坛及系列展。

「在河南」地方创生主题论坛,特别邀请了13位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实践者齐聚魏坡新序-Localand东侧2楼,活动现场由Local本地创办人、魏坡新序项目总顾问宋群先生主持,嘉宾们围绕“在河南·地方创生与日常重塑”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从不同维度和各自深耕领域分享了关于在地文化、城乡记忆与日常生活的故事和经验,探讨和激活了地方创生、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更多可能性。


-
魏坡·游春大集 2024
WEIPO · Spring Sightseeing Fair

开幕时间 
2024年4月12日
活动时间 
2024年4月12日-5月5日(部分展览持续更长时间)
活动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魏坡 · 新序

指导单位_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洛阳市孟津区人民政府
出品机构_  华创永道
策划顾问_  宋群×Local本地
建筑设计_  场域建筑
景观设计_  奥雅设计
品牌设计_ 纸贵
营销推广_ 空空体力

合作机构_

Localand / 左靖工作室 / 碧山工销社/ 庇护所 / 感观体 / 见山文化 / 一筑一事 / 城市中国 / 澎湃新闻 / homeland家园 / Design360° / 中国摄影杂志 / 影上书房 / 设计青年 / Hi设计 / 鲤鱼与大象 / 壹页郑州


论坛及展览(特邀)_

王亥 / 王宏伟 / 左靖 / 叶思宇 / 许灵怡 / 许海峰 / 刘君涛 / 武小川 / 钟华连 / 胡燕子 / 唐克扬 / 崔国 / 梁井宇 / 黑一烊 / 欧阳应霁 (按姓氏笔画排序)

艾瑞 / 冰逸 / 陈栋帆 / 董文胜 / 费俊 / 蒋志 / 刘庆元 / 洪磊 / 黄可一 / 黄清穗 / 卢彦鹏 / 丘 / 谭彬 / 王音 / 高非 / 高鹏 / 洪卫 / 刘新霞 /  任华 / 王可 / 王学坤 / 王怡璇 / 杨松耀&苏素 / 曾令波

联合共创_

BROMPTON / 无像Imageless × 林舒 / 野狗商店 / 超级植物公司 / 好白商店 / 止痒商店 / 不急商店 / STA / TBRE / 布兰兔的植物庄园 / 本地好物 / 青壹社 / 东来也 / 懒人便利商店 / 茉沏 / Putoto / 以山 / 丙丁茶铺 / 织耕堂 / 原岩咖啡 / 在地刊物展 / 坚春天 / 植南门市部 / 李伟 / 一斤莴苣 / 勾食 / Dalili studio / 王子敬 / 周晶晶 / 桔子皮 / 乐乐趣绘本展 / 网易文旅 / 长安大镜 / 欧亚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 民间艺术家秦有子 / 宋亮亮 / 非遗剪纸艺术家畅杨杨 / 吾空空 / 小保伟 / 李振 / 兽桃loco / 红脸蛋蔷薇 / 茧人 / 3Y / 子芙的音乐房间 / LOOKATHIS / 方式商店 / 开雾 / 蓝花花 / 卖花办公室 / QUEEN COFFEE / 好望水吧 / 洛阳风味商店 / 请喝汤摄影展

-
「魏坡·新序」相关链接
01 看过这片院落,才能读懂河南
02 魏坡新序,把一切交给时间。
03 洛阳·魏坡“游春大集” |「在河南」地方创生论坛及系列展
04 又见魏坡,更年轻了
05 花友齐聚,魏坡新序。
06 这三天,谢谢你们来,也谢谢你们包容我们的不完美。
07 你的魏坡新序指南。
08 五一就到魏坡新序来Chill,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09 热热闹闹的魏坡新序。

- THE END -
以上图文均由分享嘉宾提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










Local本地
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建筑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为城市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