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的空间遗存与价值重建

学术   文化   2024-07-06 20:00   陕西  

1973年《庇护所》(SHELTER)首次出版,2000 年 5 月1 日该书第二版完成出版,原作者为「美」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近期,Local本地「日常的重塑与再造」系列对谈第二回,我们邀请到该书中文版译者梁井宇,与Local本地创始人宋群一起聊聊“乡土社会的空间遗存与价值重建”


梁井宇

北京场域建筑工作室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

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最初因数个艺术空间项目的获奖而知名,之后受美国《庇护所》一书影响甚大,并将之翻译在中国出版。2010年前后开始信奉佛教,随后三年期间,任北京中心区域大栅栏历史保护区的总规划师,主持策划大栅栏的保护与复兴规划工作,并完成重点街区杨梅竹斜街的策划、招商及街道更新改造项目。目前任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的教授,清华大学设计导师。研究课题包括: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甘地经济学、亚洲自然农耕、朴门学和阿米什人社区生活等。

宋群

Local本地创始人

长期从事以「地方记忆+」为主线的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工作。2007年创办「Local本地」机构,工作范围涵盖文化项目的研究/出版/展览及商业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主持策划过多个具有样本意义的更新改造项目。


宋群:这是我们“日常重塑与再造”对谈系列的第二篇,上一篇题目是市民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点击可查看原文),当时是刘昭吟老师翻译的新书《以市民为中心的社区治理:奈良町的居住与福祉》刚刚出版,原作者是多年从事社造的黑田睦子女士。在十多年前,你也翻译过一本很重要的书,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的《庇护所》,原著出版于1973年,过去有半个世纪了,但影响至今,大概有三十多种语言的版本。翻译是一件苦差事,你在翻译时,应该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在里面,需要有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这本书对你有没有比较大的影响?
梁井宇:《庇护所》的确对我影响很大。它打破了我面对建筑专业分工壁垒的信息茧房。尽管它诞生于半个世纪前,许多书中谈到的一些具体的建筑材料、建造方式都已经过时,但是书中关于建筑与居住、建筑与环境、工艺与技术、发展与可持续等等的观念,到今天还一直散发着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力。它让我认识到“掌握工具、动手建造”的重要性,体会到建造的乐趣。这是建筑师仅仅呆在图房里不可能有的体验。

《 庇护所SHELTER)》 原作者:劳埃德·卡恩(Lloyd Kahn)

译者:梁井宇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庇护所》英文版p19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庇护所》英文版p21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宋群:我们都是从纸质阅读时代过来的,对你来说,纸质阅读还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吗?

梁井宇:是,也不是。我现在是“类”纸质阅读——墨水屏阅读器重度使用者,因为方便携带,字体可以放大到对老花眼友好的大小。书架上几乎90%的书籍已经被我电子化了。但这还不能完全替代真的纸质书,特别是那些图文混排,平面装帧、纸质手感让人爱不释手的书。读“真”书还有阅读器没有的“空间”感,即对书籍厚度、阅读进度、内容所在位置的把握感——根据厚度的位置印象,手指可以快速翻阅,像旧时查阅字典一样查找看过的内容。

△《庇护所》英文版p98-99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庇护所》英文版p126-127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庇护所》英文版p130-131  图片来源:建筑师 The Architect

△ 书籍内页插图  图片来源:《庇护所》

△ 加州圣罗莎(Santa Rosa)地区附近的百年老谷仓。红木树苗被钉在一起。木板支杆的顶部和底部都被削平,但立柱和支架都还保留圆形端。图片来源:《庇护所》

△ 书籍内页插图  图片来源:《庇护所》

宋群:第一次来魏坡看到古民居,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感受,很北方,很乡土,这种大家族的乡村院落,只要安静的站在院子里,还是能感受到那个原来生活的气息,你第一次来什么感受?

梁井宇:嗯,我也有同感。对比我之前常看的南方院落,这里更加拙朴,院落和建筑尺度却又亲切宜人。有种难得的“粗旷的材质,小巧的空间,高古的气质”之感

△ 魏家坡古民居 ©魏坡新序
宋群:以现代人的角度看,这些院子的舒适性和功能性也许并不符合,这种居住形式和背后的生活方式有延续的必要吗?如果有,又该如何延续呢?

梁井宇:这些院子确实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了,但并不等于过去的人们在这种院子里的生活就比我们“落后”或“条件差”。相反沉浸在这种空间里,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和想象房屋主人们当年的生活,也许会发现他们远比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更优雅从容,也更有礼仪。比如说,这些连串的院子在视线上横纵互通,大家庭里的各个成员并不像现代人躲在各自的私密的房间里,而是大多数时间穿行于这些半公共的家庭空间里,成员之间又亲疏有别,因此从衣着、谈吐和互动上都需要考虑到这种半公共性对行为的影响,因此不似现代人在私域中全然地放松或放纵。这种复杂的大家庭“社会空间”尽管也有许多封建糟粕,但也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许多优良品德。所以,单纯从舒适性和功能角度来判断这种居住方式的价值是不够的。一方面,这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种逃脱现代居住生活刻板程式的一种机会。

△ 横纵互通的魏家坡古民居院落 ©小红书 看见洛阳
宋群:没错,就像中国传统家具,比如座椅,如果按现在的舒适度和功能性要求来说,可能都未必符合需要,坐上去就得正襟危坐,因为要符合那个时代的伦理纲常,也受制于当时的制造技术因素。但现代人被舒适度要求惯坏之后,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也并不见得就符合健康标准,更不用说过去家具所追求的耐久性,其实就是一种可循环利用可持续的方式,这里面的价值观,并非都已过时。我想所谓发展都不是线性的,循环往复很正常,应该是没有所谓绝对性,都有个自我矫正的过程。你怎么看向传统学习这件事?
梁井宇:我想借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名篇《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引述T·S·艾略特的一段话来说明,尽管讨论的是作家的传统,但也毫无疑问适合建筑或其他艺术创作者。文丘里前半句先写到:“如果传统仅仅只是接受我们前一代人(指现代主义建筑的第一代先驱们),盲目或胆怯地抄袭其成功方式……”, 后面开始变成艾略特的话:“那么这种传统应该被积极抛弃”。 “传统有更广泛深刻的意义。它无法被继承,要得到它必须花很大的力气。首先,它是一种历史意识,我们认为这是25 岁以上要继续当诗人所不可缺少的;这种历史意识不仅是对过去已经过去的感觉,还包括对现在的感觉;历史意识迫使人以肉身书写他自己的时代,同时胸怀对整个(过去)欧洲文学的感受……两者同时存在,并无先后。这种让作家称为传统的历史意识既无时间性,又有时间性,或者是无时间性和时间性同时存在。它使作家敏锐地意识到他的时代、他的位置,即他的当代性……没有诗人,或任何一种艺术家,可以单独(脱离这一切)以一己之力成就完满的意义。” 这段话读来简短但令人震撼。相信很多读过的建筑师都有共鸣。只是给诗人划线的25岁,换成建筑师恐怕要35岁了!(笑)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美」罗伯特·文丘里著   
图片来源:网络
宋群:传统的时间性是一个很值得扩展开讨论的话题。有一点是肯定的,成为传统的时间更短了,以后也许会更短。一切变得非常加速度。人们对新事物的迷恋和索取,增长是几何级数的,这是50年前,甚至20年前都没有过的趋势。希望我们所说的传统,总是能找到值得保留的部分。在以往应对传统的经验里,比如北京大栅栏,或者大南坡,包括魏坡,有没有一些对于“可控性”的考虑?毕竟我们都会对事情的走向有一些预期。

梁井宇:相比虚拟世界的变化,幸运的是,建筑的发展还算是缓慢的。这给了我们这个行业相对的“可控性”。我一直认同沃尔夫林的理论,建筑空间之美不是纯视觉的,而是关乎身体运动于空间中的感受。这让我们避开了快速演变的视觉驱动的设计风潮,得以保持你说的某种稳定的“预期”,即运用同理心(Empathy),想象未来的使用者如何在空间中移动,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唤起什么样的情感?这总是我们设计中最在意的地方。这在无论是大栅栏、大南坡还是魏坡项目中,都有体现。

△ 河南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鸟瞰  摄影:夏至

△ 河南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Localand本地食馆 ©Local本地 

宋群:如何给魏坡周边那些杂乱无章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做减法,其实是重新定义这个片区核心价值之后的第一件事。改造项目对建筑师来说,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梁井宇:改造项目每个都有所不同,因此难点也不同。有的时候确定出关键难点在哪儿,就是设计走向成功的开始。就魏坡来说,你说的很对,做减法是第一步。但是保留什么、拆除什么不是只看单体本身的情况,而是要对现状进行重新梳理,并在调整出新的规划结构后才能确定的。这个项目和一栋单体建筑的改造不同,涉及到大大小小几十栋建筑和它们周围无序的户外空间。散落的建筑单体之间缺乏联系,更谈不上有趣、有质量的空间。如何利用新插入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将这些无序的现存建筑、复杂错落的地形及上下层建筑流线组织起来,让它们形成相互有机相连,又充满变化的空间序列,是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

△ 魏坡新序 美好景象 ©场域建筑 / Local本地


书籍简介

书中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洞穴、草屋、帐篷、木屋、仓房、农庄等各种建筑形式都囊括其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手工建造房屋的过程完美呈现。面对城市中的机械搭建的钢筋水泥,书中传授的手工建造房屋技艺和理念能够让人重拾手工、探险、劳作和自由的乐趣。作为一部庇护所建造全书以及手工绿色建房的切实指南,《庇护所》既是建筑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同时也适合热爱手工、推崇绿色建筑以及独立建房的读者阅读。(摘自豆瓣阅读)


-

相关文章链接:

01「日常的重塑与再造」系列对谈第一回:谈市民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02 书评|有关居住的启蒙读物 / 《庇护所》导读 
03 看过这片院落,才能读懂河南
04 又见魏坡,更年轻了


- THE END -


以上访谈内容来自与谈者

部分图文引自网络,具体来源可见标注,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


-
「Local本地 长期合作内容」
01 欢迎投稿

作为持续以构建“新本地文化”进行内容生产的媒体平台,Local本地期待以“编辑共创”的形式寻找和链接深耕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社区营建、建筑设计、艺术展览、创意文化/创意生活等不同领域的优秀撰稿人,为读者呈现有观点、有见解、有态度的优质文章。稿酬从优,并有机会成为Local本地长期特约撰稿人。
02 展览合作

Local本地围绕地方文化已创建多个展陈空间,并积累了大量展览实践案例。现启动“展览合作”共创模式,期待借此挖掘和链接更具创意与活力的青年策展人,为地方和大众呈现更加丰富,更为有趣的展览内容。
03 品牌合作

Local本地拥有不同的文化商业空间,各空间灵活多样,现场可根据活动性质和内容随时进行调整变动。目前可合作的内容方向有:品牌发布会、品牌快闪、音乐会、脱口秀、创意演出、创意工坊、论坛、沙龙讲座、研讨会、培训会等。

Local本地
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建筑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为城市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