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地方语境 生态社区地方实践》主题海报
主办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
承办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
西安莲湖文旅
Local本地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
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
主题阐释
Theme Explanation
随着城市进程步入以提升质量的新发展阶段,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生态文明的建设决策、城市生态的政策激励、生态社区的理念与实践、社区系统发展的诉求、人们对宜居环境的向往,都共同推进了生态社区系统化建设全面步入现场实践的时代风口。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影响人群固有习惯,发现空间新价值,生产新的交流关系,生态社区的地方性实践正以多形态、多角色、多手段,在各领域与各团体中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有着浓重生活痕迹的城市社区中,文化与惯习的沉淀与未来的启迪在每一寸土地上交织,实践者们面临着如何认识地方需求,顺应地方已有的风俗文化与历史背景,识别人群的观念与价值感。在识别不同“地方感”的同时,有效导入新的推动力,促成社区中新系统生态的萌生与发展,进而形成影响后续实践方法的路径与框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以“再识地方语境:生态社区地方实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活动与设计、科技的融合,在尊重地方探索社区生态化实践的新路径。
2024年,技术的迭代与本土文化的兴盛携手并进,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旧有的工具与观念,寻求在新技术洗礼与新方式介入社区空间时,如何有效更新并保留社区的文化、传统、肌理与惯习基底,并使其焕发出新的在地生命力。在这一趋势中,我们是否能够将系统综合发展融入社区的创新性营建与活动之中,让旧有的城市肌理焕发新生,同时保持社区的活力与多样性,实现城市社区综合物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更新步入内容提质、形式增量、结构调整阶段时,越来越多的社区空间实践通过多尺度、多行为、多类型的丰富的多频次的方式介入,被激发并赋予了新的生命周期。2024年10月到11月,我们在西安古称永丰仓的西仓南巷和化觉巷清真大寺两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与社区生活气息的社区遗迹现场,同步呈现两场在地展览与两场在地学术交流。两大区域的系列活动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再识地方语境立意下的生态社区在地实践的立体图景。我们希望通过展览拉动介入社区实践的机会,通过学术交流,将不同城市典型社区的地方经验联系在一起,成就一种多元互构的碰撞,为生态社区建设生产的经验与启示,并成为参与区域发展的愿景。
01 / 西仓回坊社区在地实践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 : 2024年10月27日——11月10日
活动地点 : 西安市莲湖区西仓南巷144号
开幕时间 : 2024年10月27日14:00
△ 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在进入西仓地方的探索研究过程中,体会到这片社区发展文化的特殊多样与不可替代性。这片充满市井活力的区域,其朴素的生活场景始终是一种从未停歇的流动状态,其亦无要追求什么现代化的完美形态。在这里城市被浓缩折叠,距离被缩短拉近,空间被不断重新定义和使用,它自成一组既依循自然法则又蕴含社会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里,每一刻空间都在变换生长,每一刻社区这所无形容器中都充满了生生不息的能量,包容着世俗的多样与万物的繁盛。西仓回坊社区在地实践系列活动,由一场在地展览与一场在地研讨构成。在地展览是我们在进入这一特殊地方后,一系列感悟与专业参与后的片段化呈现。通过“数字营建”“数字影像”与“更新实践”三种视角对我们的思考与尝试进行图像图景的呈现。“数字营建”是基于场地的需求而生,我们与研究生团队对永丰仓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专业的数据考测,以朴素记录与数字重塑从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呈现其历史片段中的阶段样貌。“数字影像”用影像方式再现西仓社区中生动的地方感图景,在唤起地方认同的同时,重拾西仓人事物中的空间生活语境。“更新实践”在采测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理解”西仓中正在发生的事儿与将要发生事儿,融合社会、空间与信息,开展适应西仓社群“空间再发现”的系列模拟与试论。在地研讨汇聚了来多方的学者、设计师及研究者,共同围绕“再识地方语境生态社区地方实践”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在城市从大规模建设转向存量优化的新阶段,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方式,创新性地推动城市社区空间的更新与升级。邀请不同的社区营建案例分享进入场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意义价值与启迪,探寻行动者们与当下社区地方携手共进的实践路径。我们希望,随着地方活动的日益兴盛,这片图景流动的市井生活空间内将迎来更多的空间复兴与再生产力量,进而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02 / 化觉巷大清真寺在地实践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 : 2024年10月10日——11月10日△ 化觉巷清真北大寺以文化考察与数据测绘的方式进入回坊社区始于三年前,以在地实践与展览开展社区工作始于两年前。今年再次进入拥有约1300年历史的清真大寺中开展考测工作,面对这座活着的史书,用详尽的观察、类型的记录和图景的呈现,不是单纯的技术复刻,是为了对照出今天的现实场景与当下生活。多年的实地测绘与展览活动,面对历史、链接周边、投身社区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不断受到提示,需要关注社会的反馈,社群的需求,思考遗迹保护之于谁的问题。化觉巷大清真寺在地实践系列活动由一场在地展览与一场在地研讨构成。在地展览是对去年现场展览的一次拓展与升级,由“图像 历史”“建筑测绘”“形式转译”三种形式呈现我们在数字化测绘与艺术转译的框架下,探索社区遗迹保护的多维度实践路径。“图像历史”以历史影像构建古建筑与今天院落之间的视觉叙事,在视觉同步、文化共鸣与图景交汇下,我们希望映照出当下保护与文化工作的意义,与人群一起看到历史层积与社会变迁。“建筑测绘”是对大清真寺多维度测绘实践工作的呈现,以测绘技术为视角,拓展传统园林建筑社会文化价值,体现建筑形态背后的文化与技术逻辑。“形式转译”探讨设计与艺术如何通过当代视角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再解读与转译。在艺术设计的语境下,形成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当代的跨文化对话。“在地研讨”选址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清真大寺传统建筑空间内,我们期望将不同的活动主题引入这座历史文化建筑中,通过不同的轰动,影响空间使用的性质,促进社区空间的重现,使其成为社区共同的记忆,推动和谐包容且充满可能的社区生态形成。这些尝试是探讨文化遗产不仅作为物质实体的社区存在,还应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的文化过程。△ 展览作品
后期:余宣葶
主编:胡月文 / 石丽 / 兰泽青
审核:王娟 / 周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