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西仓市集文创公园落幕的2024“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除了市集、骑行、脱口秀、音乐演出、展览等亮点内容外,“主题研讨”更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现场近30位专家学者、策展人及主理人,在“记忆与更新”大视角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围绕“可表达的城市”、“可触摸的城市”、“可持续的城市”三个主题,分别展开了三场对谈研讨,针对地方如何创生,城市、社区如何更新,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等问题提出了众多有益见解,也为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建议。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场关于西仓的对谈,永续了遗留城市的历史微光,重塑了一群人的地方记忆,也让西仓重新找回了在地活力。
西仓记忆
隐含了城市文明发展进程
西仓隐含了我们的城市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缩影。它是一个小世界,透射出了我们文明进程的若干记忆。这种记忆就是文化记忆,城市的变化,从这样一个小背景中看到了对文化的传承,它封存了文化,延续了文化,包容了文化,也推动了文化,所以西仓虽小,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西仓记忆是一部微观的、珍贵的城市文化发展史,不可或缺。挖掘它的这个重任就在在座的各位身上,我觉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使命是光荣的。今天为什么大家从全国齐聚在这里,围绕这样一个话题展开探讨,因为它所代表的城市文化与记忆是永不磨灭的,它是历久弥新的,所以会更持久、更有耐力。城市的发展最终靠的是文化驱动带来方方面面的发展。如果文化发展没有一个契合点,没有特殊性,没有唯一性,再做别的也是复制,也没有意义。
我们所处的西仓,代表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我们该如何做?这是我们接下来重要的课题,我相信我们只要立足在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掘我们的特殊性上,我们就一定会走的更远,我想西仓也会更好。
第一,西安一直是有立场的城市。西安不会像有些城市不管不顾往前跑,我们总要回溯我们的根脉,去做一些事情。宋群老师经历了做本地、办刊物、办杂志、出书,一年一年积累,他对于西仓的调研至少也是5、6年前或更早的时候,他为这个项目所做的准备,令我感动。这与中国绝大多数做城市更新的人的策划和做法是不同的,这是我非常愿意,也是在座的专家、学者愿意介入这件事的原因。
第二,西仓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视角。在西安,我们习惯去听帝王皇后的故事,但西仓是地地道道老百姓的故事。我们习惯于宏大叙事,但在西仓,我们要进入日常叙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后现代的历史视角。我们不能仅仅讲一些大人物的事情,也要讲老百姓的事情,平民的事情。我们要让每个来到西仓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寻找到自己的记忆和自己的快乐,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产业方式不是常规的一种商业。它实际上起源于这块土地、这个街区,是这座城市产业的幼苗,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培育它,让它慢慢长大,让他那从孤立的一颗苗变成一块地,变成一个网。不但要把年纪大的西安人牵扯进来,还要把新西安人和那些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热爱西安的人都牵连到西仓来,西仓事实上是所有人的家园。
全国共有6565座博物馆,陕西省有350座,西安市有159座。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与众多博物馆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首先,它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现在随处能看到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都是生活常见的物品。其次,它关注的是过去普通人的生活。随着时间流逝,很多事情我们已经忘掉,博物馆的作用,是随时提醒我们过去发生过什么。如果没有博物馆,特别是没有像城市记忆博物馆和城市影像博物馆这样的视角,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我们普通的生活就会很快被遗忘。再者,它关注的也是普通人未来的生活。几乎馆里的每一个展,我都会去看。城市记忆博物馆和城市影像博物馆,是我们西安非国有博物馆中的翘楚,也是我们西安博物馆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天的活动是“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我相信未来随着西仓市集博物馆的建成,会使我们城市系列博物馆焕发出更多的光辉。
见人见物见生活
西仓让我觉得非常难得
主题对谈环节,20余位嘉宾参与了对谈分享,交流了自己对西安或西仓的记忆与感受,并以自己的视角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建议,共同为激活地方创生和城市更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976年,我曾经组织过几个朋友一起拍西安。当时觉得西安就是一个四方城。在拍摄的时候,西仓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里有猫、有狗、有蟋蟀、有蛐蛐笼子、有金鱼等等,这些东西全是我们老百姓玩的,而且非常有意思。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再造,不是脑子一热,一拍手就可以成的,而是当时的人们在不断吸取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上,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建些什么,这个地方应该做些什么。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适合我们的生存,这个城市才慢慢的发展起来,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地方,某几个人一决定,要把什么推到,要把它怎样弄起来,不是这样的。我们最大的教训在20年前,我们大量的拆古镇、拆旧村庄,到今天反过来了,我们又在大量的制造,大量的建造伪古镇、伪村庄,我觉得这应该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教训。
西仓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一些照片,还有复合的东西:卖甄糕的吆喝声,蝈蝈叫声;你不用看,闻那些气味儿,基本上会知道哪儿在卖花椒,哪儿是卖花鸟 ......
这次对话的主题是记忆、更新、重塑三个层面,而我们人的记忆基本上也是按这三个层面发散推进的。记忆有多重性、多样性,没有单一的记忆。在你调动记忆符号的时候,受当下环境及情绪的影响,更新与重塑便开始混合再现,上升为情感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记忆是个体生理的本能,也是群落历史的积淀。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多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生成、坍塌,有些终于沦为废墟,有些则渗透肉身,融入灵魂。对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它可能物化为实物、文字、图形、影像,留赠给后代接续人生。
宋老师这么多年来投身的“本地”实践,我觉得是致力于地方性、区域性的知识、经验、生活的构建,是通过生活通达文化意义、产业价值的方式,很多社区项目,都有某种去美术馆化的艺术式的沉浸式生活体验。这个西仓项目,我感觉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是地方社区意义,段义孚的“恋地情结”,将地方的意义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地方也是由一个个社区构成的,是一定区域内的人群、社会、生活、经济构成的凝聚点。这种社区意义是超越了城市中百货市场等商业场所的意义,或者说一般集市的这种概念,它更具有某种生活的意义和人群的意义。就如西仓这种社区的市集,其实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市和集,是两个概念。先有聚集在一起的“集”,再有形成的“市”(场),先有人群聚集,才能形成带有经济流通的市场。西仓天然有这样的历史情境,它集中在这儿,人集合在这儿,经济市场集中于此,人生活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具有地方社区意义的“市集”,社区意义、社群意义在于个别的、具体的、微观的、区域的、生活化的所指,这才是有意思有意义的部分。
第二重意义是关于历史文化的意义。西仓嵌套在西安老城区最热闹的回民街区里边,我觉得它就像容器一样,是关于城市和人的历史记忆的容器。比如说在这里展示的东西,其实很多不算太老的物件,很多都是我们小时候用过,或者说在我们年轻时见过。它其实是个“短历史”概念、“短历史”记忆。这种“短历史”记忆特别能激起每个人的共情,这就是通过记忆来勾起社会历史、个人历史的梳理。在这个时代,只有具体的和更生活化的东西,才能更触动人心,形成某种共情。
第三重意义是经济意义或产业意义。我相信西仓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聚集的地方,因为它具备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特性。首先是社区、社群的特性,它也是历史的、当下的,更是生活的、关于滋味的。这个地方并没有很高大上,但它具备体验感、沉浸感、文化感、口味感的多重产业聚集的意味,我觉得这可能产生新的产业意义。其次,它具备一种市民的感觉,个人化和平民化,体现了市井文化的活力、风俗,在这样朴素的库房中,都是一些个体化的小的创意者、小的文创者、或者说是小的和手工相关的一些人。它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创产业的聚合和小的消费群体,,也能成为各个院校、年轻人们在这儿聚合的文化创意场所。经济意义文化意义生活是非同一般的。
这个地方具备地方社群意义、历史文化意义、经济意义,标志着它一定能成为一个新的文创集群区域。同时,我觉得更为核心问题就是这片区域的核心理念是指向人,指向普通的人。这个地方使得每个人的记忆和历史感得以放大,使每个人在其中有一种平等感。
我相信,西仓肯定能成为西安新的文化社区示范。
大家好!感谢主办方提供平台,让我们在这里说说城市表达的意义。我是用摄影的方式进行城市文化的艺术呈现创作工作,同时也带领学生以当代影像艺术的手段长期专注于城市边缘文化的探索和艺术的多样表达。
那么应该如何表达城市,抑或说我们应该在城市之中利用怎样的“人”与“物”来构建自我身份的认同意义?我想,“故乡”两个字能够成为代言词。对,城市就是家园、城市就是故乡,哪怕她是王朔所说的“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我们仍然热爱自己的故乡。
梦幻中想象的故乡应该是林荫小道、荷塘秋景、以及深邃幽静的山谷、关山落霞般的浪漫。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故乡实际上是巨大广场、高耸楼盘的钢筋水泥森林,也许一个逼仄小道就是儿时故乡全部的记忆。
不过还好,我们有“西仓”。在这里,我似乎回到了少年对城市所有记忆的世界之中,那看似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之处,显得极具生命之力,在西仓我找到了“故乡”。其实,故乡最多的是对“物”的记忆,记得美院的朱院长曾和我聊过他对城中村的记忆,最多的就是杨家村早上的油条、包子和胡辣汤。
镜头语言中虚实相间的暖昧之情,似乎很难简单理清“城市故乡”爱恨之间的边界,但我们能从“西仓”的油条、包子和胡辣汤之中,找到丢失许久、曾经耽溺其中的故乡的爱。
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和Local本地进行了一次合作,就是大家看到的《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西安东大街:图像,文字与口述》这本书。由于城市拆迁,街道拓宽,很多城市的记忆一天天都在流逝,我们为了把当年东大街繁华的商业面貌重现,也想把城市的记忆留给这座城市。历经了三年,原计划是一本册子,结果最后做了五册,厚厚的一本。这三年大家都经历疫情,有众多不便,在这种艰难情况下,宋老师团队和各位老师们鼎力相助,共同完成了这套丛书的编撰。感谢这本书为我们的城市留住了味蕾的记忆,留住了市民对食物的记忆,也留住了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对餐饮的记忆。
西仓又是一个为我们西安留下记忆的项目,而且更具有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西仓历来都是我们传统实体文化的集结地,所以我们还是想在未来的西仓项目打造过程中,继续留下更多城市味蕾的记忆。西仓需要更多城市未来的记忆来传承城市市民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还会对这个城市有修复、有创新、有发展。整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传承不守旧的过程,也是融合不照搬的过程,也是创新不离宗的过程。所以,我们期待西仓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城市记忆,包括未来的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我主要做民营书店,书店实际上也是在表达和传承城市文化,因为它也要为这个地方,为这个城市发声。
书店是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它也是有记忆的地方。我的书店里没有营造很多新的东西,反而是留下了很多旧的坛坛罐罐、老桌子、老椅子、老箱子以及收集的老书架和老照片。我把这些东西和书店结合起来,让它们和书店产生关系,书店自然就成为了城市文化交流的窗口。
作为老西安人,我小时候就来过西仓,所以对西仓是有记忆的。这次又来到这里,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它应该是西安乃至中国不可多得的地方,我相信它的未来一定会很好。
西仓曾经给过儿时的我非常多的幻想,我也曾猜测被西仓档子围起来的内部区域是什么样子。周四和周日的西仓档子,曾经一直是我们少年时代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这儿可以淘到无数的宝贝,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作为在西安生长的艺术创作者来说,它对我们的影响一直都是非常巨大的,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心底的恋地情节,它其实更多是与地方文化相关,而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谈论西安,我们总是容易从一种宏大叙事,特别是历史的维度去讨论这座城市的过往。但走进回坊,走进西仓具体的空间时,那些周边的气味,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溢市井气息的市集,拓展了对城市原本的想象,带来了生活,以及非常亲密的在地性的感受。关于对一个城市的艺术创作来说,它不该只关注奇观景象,更应该是一种与自我相关的负向的旅程,这种负向的旅程是重新向内心去寻找、去发掘自我和城市之间关联的一种手段,这也是我在创作中真正在意的地方。
时光荏苒,和宋群老师认识将近六年了,在这段岁月里面,我们看到他一步一脚印做出很多有关于西安民间文化的事业,包括Local本地杂志、西安大都荟、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等等。这些亮丽的成绩,让我觉得非常惊艳。特别是《市井西仓》书籍的出版,我们也在台湾得知,这本书籍得到了很多国内以及国际的一些书籍设计大奖,觉得他的努力功不唐捐,令人敬佩。
宋群老师和他的团队,本着诚垦朴实的工作态度,逐步累积了非常厚重的关于西安民间文化的文献、史料,照片跟文物。这些有关西安民间文化研究的成果,为西安城市发展累积了非常重要的记忆库,也就是生物学上面所谓的「基因库」(genetic pool),我个人认为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将来必然成为西安市未来城市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它将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活动的场所,它也是一个借由丰富西安民间文献资料和文物累积出来的城市DNA,它一定可以成为西安市民与历史文化对话的关键场域。
像这样的工作,不仅是政府或者是规划单位的责任,而应该是由西安所有市民一起来共同承担。我深信也祝愿西仓市集文创园区设施的建立,会成为一个西安市民去认识和学习在地文化、一个让所有西安市民感到骄傲的场域。(线上分享)
在我心里,西安是最有文化内容、资本、以及推进力的城市。因为有一群还没有被现实折磨,还愿意尝试、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他们是耿楠、小刀、还有马宁,还有其他在现场的同仁。在宋老师的带领下,西安是我想象在远方,以及我心里最有创意动能的地方,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又是一大创举,恭喜。(线上分享)
主题之二|可触摸的城市
City in Tactility
“可触摸的城市”从我的工作视角上来说,它意味着“参与”,参与背后是一种“在场”,基于这个视角,我想要谈两点。
第一点是审美背后的价值判断。
我非常认同开头刘克成老师的观点,我们当下所进行的空间激活,是一种后现代视角,是一种庶民视角,日常视角。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呈现真实日常,呈现“沉默的大多数”视角下的真实生活和他们所参与建设的城市。不管是艺术还是设计,更重要的是审美背后的价值判断。比如我进入西仓,坐上小三轮,当周围烟火气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涌面而来时,我就变的很兴奋,因为这是真实的,有丰富质感的。我们谈记忆,谈去塑料化、网红化和表演化的可持续城市行动时,日常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
当下,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宋老师团队做的和出版、空间生产有关的行动,正是提供了一种更加强调地方脉络、真实性、日常感的视角,以及平等的价值立场。而在这种价值判断背后,人的参与很重要。
第二点是行动和参与。
我了解到西仓园区面积35亩,有约14000多平方的建筑空间,这是很惊人的。这两年看了这么多城市更新案例,能在主城区的一环以内,在这么核心的地段,多种文化交互的地方,有这么大体量的空间非常罕见。更罕见的是空间的完整性和附近的真实肌理。这样的基础,如果用形式主义的景观性的打造方式,会是不可逆的摧毁和破坏。最好的方法就是参与式生成,并且只有参与式生成,才能和地方各种力量之间发生对话,才能搭建鲜活的关系网络,拥有可持续发展的韧性。
我今天了解到,宋老师早期做《市井西仓》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它能够变成“行动”,是基于志趣和紧迫性开展的研究。到现在真正建构一个样本,非常巧合与难得。这种从研究到行动的生成路径,是特别值得关注的范式探索。审视我们当下的历史阶段和经济环境,也许以更小力量、更弱、更灵活的方法来推动变化才是契合当下真实情况的。联动在地社群,多元主体参与,以价值观的生产来推动持续的活力,在相对非中心化的地点实践,也许能够找到属于当下历史时期的新路径和答案。
高小龙 / 中国国家形象片总导演、北京申奥片执行导演,2008北京奥运会导演组视频影像主任设计,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央视公益广告片导演
我在西安出生,在我幼年的时候,西仓“档子”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模糊,又带着神秘气息的存在,小时候只是听说这个地方是卖各种东西的,但一直没有来逛过,这片被“档子”围起来的“西仓园区“就更不敢想了,直到前段时间才第一次进到这个大院子,作为一个老西安人,这里像是一处现代名胜之地一样,让我震惊、兴奋。
无论是当年的《本地》杂志书,还是现在的“Local本地”,这么多年来始终一以贯之地关注着这个城市的“本地”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和不遗余力地为近现代的西安实现在地价值。我有幸见证了他们多年来所做的一切,见证了“本地“团队是怎样壮大自己,见证了他们持续给西安这座古都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他们像是有一种天然的使命,一点一滴、不动声色地在“本地”深耕,每一个寸进之功,都在给西安这座记忆中灰色凝重的城市,注入鲜亮的颜色,催生活力。
这么多年过去,当年《本地》书的骨干,也仍然是今天的“Local本地“的骨干,他们从那时走来,阅世渐深,可我还像二十多年前看到的他们一样,他们每个人的热情依旧那么饱满,这很令我感动。
我想,“Local本地”团队作为西安城最早关注城市文化的觉醒者和践行者,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有强烈的文化感召力,每件事情本身也都饱含着理想和未来可期的一种力量感,所以我想借今天的机会向“Local本地”团队表示最高的敬意。
对于很多在上海或者在另外一个城市的人群来说,他们对西安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我们会通过一种艺术驻地的方式,把他们邀请到西安来。
回到“触摸什么”和“谁来触摸”的议题。从方志小说的经验来看,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甚至不是本地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包括创作者,比如说是摄影师、设计师、艺术家、写作者。他们并不是单纯来这个地方旅游的,而是带着想法甚至任务来的,他们可以和本地年轻人因为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产生联合的工作,这个就是我们想要去探索的“谁来触摸”的问题。
那么“触摸什么”呢?首先是地方的文化记忆,还有我们现在做的一系列“方物”,而方物背后是深度参与本地的这些人。他们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一些东西,但可能他们做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可能已经达到了很厉害的标准,有的可能还没达到标准线,但我们一视同仁,把他们都看作难的在地实践,然后通过艺术驻地和设计共创,一起去想象好玩的事情。
对于西仓来说,它呈现出一种反差感。在西仓园区外围走的时候,是一种市井烟火气息,这种氛围跟日常生活中很多琐碎的事物相关。把这些东西放到西仓园区环境里,就有可能发生很多不一样的连接和想象,它可以把更多年轻人引进来。我觉得不光是西安的,上海、成都的年轻人也会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们也会愿意待在这样的地方,这个是我能想象到的。
宋群第一次跟我提起西仓项目时,我其实没有特别看好它,因为这个地方保温条件不够。直到今天我坐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个事是对的。这儿有炉子,冷的话靠近它也就暖和了,再觉得冷了就多穿个棉袄,实在不行了,就把门关上。气温零下几度的时候,周围居民会在这里摆摊儿卖东西,这儿就是老百姓们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我可能这么多年变得矫情了,今天这么冷,但依然有这么多人能来到西仓,我发现保温的问题也没那么重要了。
宋群和他的团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把四五十年代的西安用文字记录下来,很打动我。其实有时候,不要想着我们在汉唐时期有多繁荣,最重要的还是得看现在最打动人的是什么。希望未来的西仓市集文创公园能有个可以唱秦腔、说西安话的地方,更好的去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记忆是锁住的,而更新是要把这些记忆重塑,这是我理解的“记忆与更新”。2006年我就加入了宋老师团队,也是真真切切反复听宋老师的录音,并将录音写成文字的一名成员。现在我的职业道路,跟宋老师和他的团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每次只要有需要我的时候,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参与。
西仓园区一直被高墙围住,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里是以前储存粮食的地方。我从来没有进入过西仓园区内部,以前我只是在园区外面吃胡辣汤,今天来到这里又让我重新触摸到了以前的记忆。很期待西仓市集文创公园的建成,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来到这里。
我对西仓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大家讲西仓其实更多的是指外面档子,这个园区平时没人进来,大家印象中它就是一堵神秘的高墙,外面档子其实才是市井的生活。但随着社会发展,西仓档子成为了一种诟病,一些外界声音认为应该取消档子,也有很多人希望它能被保留下来,这两种力量其实一直在对抗。所以作为西安本地人,对这个地方有着更多的情怀和眷顾。
西仓保留着西安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有很多朋友以背包客的身份来西安游玩,他们喜欢看西安的老人聊天,看西安人遛鸟,看西安人下棋,这就是普通西安人的生活。特别是周四和周天,很多人会乘坐几十站的公交车来逛西仓档子,只要是档子开市,17路公交车就坐满了人。不管是当下新西安人是想体验以前的生活也好,还是老西安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好,它都应该被保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西安最鲜活的一面。
主题之三|可持续的城市
City in Sustainability
我最早介入这个地区是90年代,那时北院门街道要拓宽10米,有户老太太坚持不让变动。我们登门拜访,提出了很多条件,希望能协调这个问题,让这个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老太太只回复了这样一句话:“这间房,这条街,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历史和文化的问题。” 这番话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还有94年西安49天低洼地改造事件,拆了一大片老旧区域,95年做西安历史名城保护规划时,我才发现西安只剩下北院门、书院门等历史街区。我开始意识到所有拆迁太顺利的地方,其实最后城市的特色跟魅力都没有了,恰恰是那些难以说话、难以运动,难以把建筑师、政府的意志简单去实现的地方,才是最应该被关注的问题。
西仓虽然是拥拥挤挤,但却是兴趣盎然,它的尺度氛围毫无疑问是有魅力的。我们将要更新西仓这个区域,我们并非是不改,可能还要重拾区域里已经被过去消灭的记忆,重拾仓库被消灭和改变的各种尺度。它的改造需要以研究为前提,不能只是认定它是老厂房、老仓库,这是最浅层次的保护与更新。
对于西安来说,在这样有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区域,我们要对它的历史研究,对它的记忆研究,不仅要考虑在场的人,还要考虑不在场的人,要把历史记忆甚至是西仓更早的过去进行推理,一直延伸到脚下花鸟市场等等这些人的历史。他们的记忆需要被尊重,那些已经被拆除、被改变的东西,需要通过我们的研究把它发掘出来。
如果有一天西仓园区跟园区之外的区域能够天衣无缝的连接在一起,它就有了尊敬这个街区的一种魅力,而不仅是我们植入了一个东西,这样也许就是成功的,但我们绝不能去放大,要适当的把自己的手捧住,不能轻易去改变这个地方,尊重也许是改造更新最重要的原则。
今天人们认为保留西仓非常重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坊上独特的生活方式、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这个街道已经成为西安重要的文旅景点,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二是我们周边把该拆的都拆了,把老街区城市肌理都改完了,改完以后就剩了这一个,所以人们今天认为它应该被保留下来。
在重塑过程中,保留的目的是为了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留下城市的空间肌理,留下城市过去的生活方式。但我认为在保留记忆、保留城市肌理的文化传承性上,我们应该在过去回坊的生活方式、生活空间里塑造一个新的,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且被这个时代需要的新回坊。我认为从审美形态、生活形态、消费形态、文化形态上做重塑,但重塑不是继承。
今天把西仓的文化呈现出来,也可以做一些文创产品、文创市集。但更重要的是利用空间再重塑,从审美,从空间,从生活方式,从行为上,重塑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就是今天的人跟未来的人留下的记忆。这种情况下,它的价值意义就会更大。
刚才刘克成老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正是因为对城市的历史、对文化有执念的一些老人,才能间接把一些老的街区保存下来。我常年在乡村工作,一些老建筑和传统村落之所以能保存下来,我想大致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交通不方便,二是经济欠发达。
关于大拆大建,我们团队去过很多地方,早些年这类的现象随处可见。关于乡村建设,我提出过“四个生产”,其中“空间生产”的概念,就很明确的说,要利用当地废弃的、闲置的建筑来进行改造更新,一般我们避免建新的建筑。大拆大建,简单粗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相当于把地方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抹掉了,让地方的一切归零。
看到西仓有这些传统的粮仓和厂房,我会感叹一种尺度的魅力。这个魅力就是当我们跨出西仓的园区大门,能够看到如此鲜活的生活场景,琳琅满目的商铺、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些为人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商业活动量身定制的尺度,一切都恰到好处,非常令人感动。那种发展主义的观念,内含了否定过去的能量,摧毁了我们的历史。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本身就存在问题,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原因。
西仓的粮库,要做什么样的文化内容?首先,我觉得要从“看到的”想到“看不到的”。比如说粮仓,能不能对它的历史进行梳理,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如何通过建筑来保存粮食的?我们能不能就“粮食建筑”的演变史做个研究和展览?其次,我们收集了这么多的老物件,但这些是标本,西仓不可能只是展示标本,而是要面向未来进行探索。怎么从这些老物件中汲取造物的灵感,再与当代的设计结合,去创造一些新的物?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发掘这个可能性。
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面向社区、面向外地以及本地人的共创生活方式平台。我推想,为什么宋群老师和他的团队有这么一种能力可以延续西仓的可能性?因为任何具有创想性的公共平台搭建必须要有可持续、可生长的创作动力和意识加以支撑,如果对生活方式不能可持续的去生产和创作的话,那又怎么去谈城市更新?那是会脱节的。所以这种可持续的创作能力,是我对这个时代涌现的各个不同层面态势的一种观察方式。因为这不仅仅是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事情了,包括我们共处一个生活空间里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在创作,如果没有持续创作思维同步,所有想象力空间都会被套路化,或者被偏平化,最后被彻底的消费化。
现在西仓慢慢的被打开,跟周围的社区有了一个相处节点,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共同创作。这个时代需要可持续创作,需要让西仓这个公共生活大舞台成为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能量和给养的地方。另外,我觉得西仓市集文创公园对任何艺术院校师生也是绝佳的社会能量输出站,尤其对学习当代艺术和设计,想要了解创新创意工作的同学们、同行们,特别是从理解西仓的过去时与现在进行时是如何相处的角度而言,都是非常真实、生动和具有活力的社会公共教育平台。
我从今天的题目“记忆与更新”讲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是“记忆”,我研究生论文就是写这个城市的记忆,是从尺度的角度去研究怎么保存城市的记忆。我当时对建国后整个西安的建筑都做了很多研究和记录。刘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做的工作如果是记录就特别有价值,因为提出一个观点也许别人很快就会再有新的观点出来,但记录的工作对后人来说就非常有价值。” 这种关于记忆的记录,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其次,这个记忆有不同的视角,它面对的是更加平民化、更加底层记忆的记录,也是不同年代的记忆。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很重要,我们建国后西安所有的变化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的一些物质化的东西的留存,能触摸到的记忆,这些和在图片上看到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回到“更新”,众建筑也做了很多关于城市更新的实践,从北京四合院的改造更新开始,是关于内盒院插件更新模式的实践,一种插入式轻型介入的针灸式的更新模式,它会把历史尽可能留存下来,同时兼顾到人的使用,在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慢慢对它进行介入。更新的方式,我们采用了一些预制化的方法,这样更容易去控制插入方式产生的结果和质量;同时它也是可逆的改造,也许某一天功能改变了,保护方式改变了,更新模式改变了,它可以被拆除,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方式重新进行更新,它有一种灵活性。
面对这种老旧遗产的更新,灵活性和临时性很重要,包括我们的“众行顶”,它也具有一种临时性在里面,临时性带来灵活性,是可以短时介入去产生变化的一种更新。我觉得这种灵活的方式对于西仓来说也是一种可能性。
我们第一次来时,就被厂房的原型张力震撼到。现在无论是商业建筑、住宅建筑或者是政府工程,都很难会去盖这样偌大的空间,更多是追求利用率和经济性。所以建筑师看到这样的空间遗产都会非常兴奋,因为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但作为历史建筑,不能对它做太大的改造。
所以在西仓项目上,第一个原则就是保留所有的大粮仓,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的城市肌理。以前的西仓是不对外开放的,形成了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隐秘区域,大家知道它,但都没进去过,只能绕着走和围墙发生关系。但它的内部空间和布局其实有很强的公共性。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未来将要打开的小出入口上,从洒金桥或回坊主街走进来时都可以感受到非常旺盛的生活气息,但是围着这圈高墙走进院子会稍显周折。以后这里会变成公共空间,会对外开放,释放西仓的公共性。延续现在的肌理,在三个小节点,稍稍做一些最低限度的改造,再增加一些新旧对比,吸引年轻人过来,也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找回过去的记忆。
西仓是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既可以把城市闲置空间重新利用起来,让在地文化生活得以延续,又能在商业上发光发热,反哺文化产业。所以西仓有机会成为西安未来最好的城市更新项目,我们对它非常有信心。
-
「大西仓小聚会」是西仓市集文创公园(点击了解详情)“记忆与更新 ”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活动,借此机会,也是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和了解西仓。接下来,园区的各项工作会逐步开展,同时我们也邀请大家为这里提供您宝贵的建议与意见,共同推动地方文化自然生长,激活地方创生和城市更新的更多可能性,让地方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好。
联系邮箱
64059202@qq.com
新年快乐
-
指导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总顾问
朱尽晖 刘克成
顾问
武小川 王笛 王亥 梁井宇 张礼智
张誉腾 桂雅文 张颖岚
总策划
宋群
活动统筹
马宁 慕健 王静 樊利君
执行策划
小刀 耿楠楠
活动运维
潘静 姚琛 翟羽佳
活动设计
薛海军 石靖 黄晨
动态海报设计
董琪 刘观洋 陈兴怡
内容推广
罗桥 赵可心
品牌联合
刘璟 邢群
工作团队
马艳红 闫鹏 张鹏 史倩 王子楠
朱尔良 谭楚漪 毕力强 赵磊 杰康
许新树 张博语 黄锦秋 茅译天
李品 杨垒 田泽宇 燕鹏
特别鸣谢
刘庆元(木刻原作)
联合共创
西安莲湖文旅 / Local本地 / 西安大都荟
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 / 西安市城建档案馆
西安饮食股份 / 一筑一事
媒体支持
人民日报 / 央视新闻 / 陕西广播电视台 / 西安广播电视台 / 西安发布 / 西安日报 / 西安晚报 / 华商头条 / 三秦都市报 / 一筑一事 / 东方商旅 / 雅昌艺术网 / 见筑 / 贞观 / 李子一 / 是西安风味 / 商业新灵兽 / 嘻嘻安 / 商业刘昊然 / 吴素天 / 菜菜 / 柴常方苏 / 张哲 / 特异功能少女花 / 小伍
-
活动更多介绍
01 活动开始啦|2024 “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邀您来聚
部分媒体报道
01 人民日报:续写城市记忆 “大西仓小聚会”活动在西安举办
02 中国广播电视总台陕西总站:西安西仓市集文创公园,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03 西安广播电视台:大西仓小聚合 让城市记忆永续
04 西安日报:熟悉的老物件“尘封的记忆”
05 西安晚报:保留历史痕迹,让传统文化更有质感
06 西安发布:“尘封的记忆”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07 华商头条:“大西仓小聚会”这场“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活动有看点
08 三秦都市报:2024“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系列活动之“大西仓小聚会”圆满落幕
09 雅昌艺术网:2024“记忆与更新”地方重塑生活节“大西仓小聚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