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富有穿透力的竹笛变换音域与风格,游走的旋律和如泣如诉的二胡声线相互交织;箫埙带着柔和古朴的音质前来倾诉衷肠,讲述遥远神话中的深情爱恋,当古代琴乐《神人畅》被幻化的旋律走出,泱泱千年的华夏文明便随着悠远回响的音符流淌铺陈开来。
昨晚,由普利策音乐奖得主、华裔作曲家周龙根据屈原楚辞《九歌》创作,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联合委约的同名二胡与乐队协奏曲,由黄屹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青年竹笛演奏家冯天石献演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
“原本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的《九歌》有唱词,但这一次新的创作,用器乐代替歌词,依次展现原本诗作中的故事,来展现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因为音乐是属于全世界的语言。”上交音乐总监余隆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走向世界”。
《九歌》出自古代诗人屈原《楚辞》,共11个篇章,充满远古时期浪漫神话色彩和超自然主义想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13年,余隆向周龙邀约,希望他依《九歌》创作一部音乐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龙欣然应允,于是,与屈原诗作篇目相对应的交响声乐组曲《九歌》应运而生。然而,如此大规模作品在演出时面临诸多挑战。时隔11年,余隆再次找到周龙,希望他将作品改写成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协奏版。
此版中,《楚辞》原作中的意境被融入二胡旋律,呈现出既古典又现代、既优雅又奔放的诗意韵律。在不同乐章中,根据乐曲结构、故事情节,安排二胡、竹笛塑造出云神、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东君、祭祀者等众多人神结合的生动音乐形象。
二胡与乐队协奏版本的《九歌》分别于10月5日、10月8日在星海音乐厅与北京国际音乐节亮相。上交此次呈现的版本相较之前进行了结构上的压缩,使得整部作品更为凝练。最重要的是还原了最初的创意,加入了竹笛、箫、埙等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与二胡的对话贯穿全曲。
作品中,长号、大管、英国管等西方乐器也在部分乐章中扮演了大司命、河伯、山鬼等角色,一道参与叙事,和传统乐器共绘了一场色彩丰富的东西音乐对谈。“这次的版本从音响效果上加强了民族化的特征。”指挥黄屹说,“独奏乐器和乐队、乐器组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多维对话,兼具统一性和碰撞感,极具探索意味。”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