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巍峨耸立的五岳,还是奔流不息的黄河;无论是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是
平静宜人的湖水,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对此,八年级(1)班举行了“山川之
美”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观山川之景(21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9 分)
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常令我们凝神屏息,而在文学家浑厚的笔墨、闲熟的技法中更显得
______。文学家们常常将自己的个性隐(nì)___在自然景物中,所以即使相同的景色也会
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同样是观山,有昏暗陡峭、不见曦月的“重岩(dié)___嶂”,有生机
盎然的“负势竞上”,有让“经(lún)世务者”放弃追逐名利的奇峰异谷;同样是看水,
或沿溯阻绝,或回清倒影,或清流见底,或泠泠作响;同样是林木,时而青翠交映,时而在
昼幽昏,时而林寒涧肃;同样是猿鸣,有的听起来凄然,有的听起来悦耳······在_____
的山水散文中,读者常会同作者产生“会心之趣”,忘却生活中的劳神,沉迷于自然里的变
幻。
(1)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沿溯.______阻绝
泠.______泠作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隐(nì)______
重岩(dié)_____ 嶂
经(lún)______
(3)语段画横线的四个词语中,只有两个书写正确,请将错误的两个改正。(2 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_
(4)下列在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别有韵味 眼花缭乱
B.入木三分 异彩纷呈
C.别有韵味 异彩纷呈
D.入木三分 眼花缭乱
2.在诗文中观赏山川之景,完成下面的名句默写。(10 分)
鬼斧神工,天地造化。“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
的山野之美;“(2)_________,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是澄澈幽深的江景之美;“(3),
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是雄浑壮丽的大漠之美 ;“(4)
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是黄鹤飞去、白云飘荡的朦胧之美;“(6)
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是江水浩荡,夜晚月影如镜,日间
云蒸霞蔚的绮丽变幻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西湖早春的胜景,白居易发出了“(8),
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的赞美;面对林寒涧肃,高猿哀鸣的三峡,
郦道元抒发的是“(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三峡》)的悲伤之情。
3.小文写了描绘天姥山风光的上联“松排山岭万重翠”,下列作为下联,正确的一项是2
(
)(2 分)
A.红日一轮染朝霞 B.泉泻峡谷几幅帘 C.深谷无妨听瀑声 D.冬去万溪弹妙琴
任务二:悟山川之韵(6 分)
4.阅读下面毛泽东在翻山越岭的长征行军途中所写的三首小令,回答问题。(6 分)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1)这三首小令写出了群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2 分)
(2)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艰难行走的毛泽东心中向往的是天崩地裂,一根擎天柱撑起朗朗乾坤!这其中
无疑有长征精神做支撑,请结合名著《长征》的具体内容阐述长征精神的内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感山川之情(47 分)
(一)赛里木湖散发着神秘的气息,果子沟宛如人间仙境。让我们阅读下面的文学类作品,
一起探访这两处神秘仙境,感受自然美景的“可遇不可求”。(19 分)
赛里木湖·果子沟
汪曾祺
乌鲁木齐人无不交口称道赛里木湖、果子沟。他们说赛里木湖的湖水很蓝;果子沟要是
春天去,满山都是野苹果花。我们从乌鲁木齐往伊犁,一路上就期待着看看这两个地方。
车出芦草沟,迎面的天色沉了下来,前面已经在下雨。到赛里木湖,雨下得正大。
赛里木湖的水不是蓝的呀。我们看到的湖水是铁灰色的。风雨交加,湖里浪很大,灰黑
色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扑面涌来,撞碎在岸边,溅起白沫。这不像是湖,像是海。荒凉
的,没有人迹的,冷酷的海。没有船,没有飞鸟,赛里木湖使人觉得很神秘,甚至恐怖。赛里木湖是超越人性的。它没有人的气息。
湖边很冷,不可久留。
林则徐曾于 1842 年到过赛里木湖。林则徐日记云:“土人云:海中有神物如青羊,不可
见,见则雨雹。其水亦不可饮,饮则手足疲软,谅是雪水性寒故耳。”林则徐是了解赛里木
湖的性格的。
到伊犁,和伊犁的同志谈起我们见到的赛里木湖,他们都有些惊讶,说:“真还很少有
人在大风雨中过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车到果子沟,雨停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密
雪一样的苹果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一种绿
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颜色越深。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
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
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这是一
个仙境。我到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
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牧羊
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从伊犁返回乌鲁木齐,重过果子沟。果子沟不是来时那样了。草、树、山,都有点发干,
没有了那点灵气。我不复觉得这是一个仙境了。旅游,也要碰运气。我们在大风雨中过赛里
木,雨后看果子沟,皆可遇而不可求。
汽车转过一个山头,一车的人都叫了起来:“哈!”赛里木湖,真蓝!好像赛里木湖故意
设置了一个山头,挡住人的视线。绕过这个山头,它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似的,突然出现了。
真蓝!下车待了一会儿,我心里一直惊呼着:真蓝!
我见过不少蓝色的水。“春水碧于天”的西湖,“比似春莼碧不殊”的嘉陵江,还有最近
看过的博格达雪山下的天池,都不似赛里木湖这样地蓝。蓝得奇怪,蓝得不近情理。蓝得就
像绘画颜料里的普鲁士蓝,而且是没有化开的。湖面无风,水纹细如鱼鳞。天容云影,倒映
其中,发宝石光。湖色略有深浅,然而一望皆蓝。
上了车,车沿湖岸走了二十分钟,我心里一直重复着这一句:真蓝。远看,像一湖纯蓝
墨水。
赛里木湖究竟美不美?我简直说不上来。我只是觉得:真蓝。我顾不上有别的感觉,只
有一个感觉——蓝。
为什么会这样蓝?有人说是因为水太深。赛里木湖湖面海拔 2073 米,水深 90 米,真是
不可思议。“赛里木”是突厥语,意思是祝福、平安。突厥的旅人到了这里,都要对着湖水
34
说一声:“赛里木!”为什么要说一声“赛里木”,是出于欣喜,还是出于敬畏?
赛里木湖是神秘的。
(有改动)
5.行在途中,观在眼下,感在心里。根据文章的描述,完成下面的表格。(6 分)
行程
天气
景点
特征
感受
乌鲁木齐往伊犁
雨天
赛里木湖
波涛汹涌、荒凉
(1)_______________
果子沟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伊犁返乌鲁木齐
晴天
果子沟
(4)____________________
失落
赛里木湖
(5)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6.作者笔下果子沟的“绿”和赛里木湖的“蓝”令人神往。虽然作者都描绘了它们的颜色,
但采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提到赛里木湖是神秘的,请联系上下文分别谈谈这两处“神秘”
的意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文章既有作者对赛里木湖和果子沟美景的记录,也寄托着他关于人生的思索与感悟。
读完文章,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人生感悟?(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语想要了解江南水乡,为此小文搜集到以下资料,并准备其编辑成“江苏水乡”电
子小报,请你一起参与。(10 分)
江为肌骨河为魂
水乡
形态
江苏河湖密布,水乡古镇散落其间,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景观。
河道是水乡古镇的骨架。_________,所以水镇的形态也不单调。“带状形”的水镇,以一条主河道作为轴线,主要的
商铺和公共场所沿河而建,街后平行并置屋宅,通过“前店后宅”的居住形式,满足“亦农亦商”或“明农暗商”5
续表
江为肌骨河为魂
水
乡
形
态
的实际需求,如无锡市锡山区的荡口古镇。有的水镇是“十字形”,它以两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为轴向四面发展,十字交
叉的港口或街道成了全镇的中心,苏州市吴中区的甪直古镇就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以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为代表的“网
状形”,由宽度相仿的河道相互交错,构成网状形态结构,民居、商铺嵌于网格之中,形成宅前宅后均临水的景象。四
是“团状形”,河道围着古镇转圈,古镇的道路和河流都是随势而弯,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布局,苏州昆山市的周庄就是
如此。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
同里,自古繁华富庶,充满闲适与安逸的恬静。先后走出状元1名、进士42
名,文武举人93名。
周庄,有着“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大气浪漫。明代首富沈万三故居为此地著名景点,划灯、摇快船、水乡婚
礼为当地习俗。
水乡
地理
历
史
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湿润。由于年降
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上,再加上热量充足,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
至三熟。这里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文地理 下册》)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
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
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水
乡
文
学
江苏有个“L”形文学带,在东西向的长江上,以苏州和南京为两端。这条“L”形文学地带所覆盖的大多是水
乡泽国,也是江苏经济最繁盛的地方。9.在小报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能引领下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电子小报内容,说说江苏为什么会成为“文学景观最牛的诗意大省”。(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电子小报内容和【链接材料】中浙江乌镇的“特色小镇”开发经验,请你为江南水
镇的保护与发展献计。(4 分)
【链接材料】
创新驱动的“特色小镇”发端于浙江经验。典型的浙江小镇样本是由传统旅游产业迭代
而来的乌镇。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戏剧节、互联网大会,其实早已超越了对传统乡土的想象,
但是谁都愿意沉浸在这个只有古镇才能营造出的乌托邦幻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雁荡山素以独特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扬名海内外,
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如此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无数墨迹。
下面是小文正在整理的雁荡山资料,请你与她一起完成。(18 分)
【甲】游雁荡山次韵
[明]杨旦①
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
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乙】始入雁山观石梁记
[元]李孝光②
予家距雁山五里近,吾岁率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
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家童两,持衾裯③杖屦④。冬日妍燠⑤,黄
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⑥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⑦者,客冁
然⑧而笑。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妇人,入宿石梁。
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檐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
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著霜正红,始见,谓是踯躅花,绝可爱。梁下有寺,
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
67
从瓴⑨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
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金元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杨旦:字晋叔,号偲庵。这首诗写于他被贬温州时期。②李孝光:元代文学家,温州乐清人。③衾裯(chóu):指
被褥床帐等卧具。④杖屦(jù):指登山所用的手杖、麻鞋。⑤燠(yù):温暖。⑥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⑦
自襆(fú)被:自己用包袱裹了被子。⑧冁(chǎn)然:笑的样子。⑨瓴(líng):屋顶仰盖的瓦。
12.小文在赏读【甲】诗时发现,诗人记录的不仅是雁荡山的美景,还有自己情感的变化。
请根据诗歌内容将空缺处填写完整。(3 分)
13.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 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吾岁率.三四至山中
查阅字典法:①带领,率领;②大致,一般;③遵循,沿着;④表率,
楷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______(填序号)
檐端有小树长尺许.
课内迁移法: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2)_______
风吹橡栗堕.瓦上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3)________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子 约 沾 醉 比 晓 犹 呼 其 门 生 不 知 岩 下 宿 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语根据【乙】文制作了雁荡山手账,请你补全。(3 分)
17.山水无言,而美在字里行间。请选择你喜欢的两个欣赏角度,结合【甲】【乙】诗文的
具体内容,共赏雁荡山之美。(4 分)
欣赏角度
①视角多样:早与晚、昼与夜、春与冬,皆成风景。
初登高峰
发现美景
内心苏醒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8
续表
欣赏角度
②生机无限: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尽在短文的字里行间,动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
③细节生辉:美感就在某个字眼里,美感就在句子细微之处。
④多种感官:风景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碰,更可以用心感受。
⑤色彩丰富:山色葱茏,花卉灼灼,其实云雾、夕阳、落叶有各自的颜色。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书山川之美(46 分)
18.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为了让同学们亲近自然,陶冶情操,激发爱景
之情,学校将组织秋游活动,带大家参与“秋天的第一场集体旅行”。在这个季节,哪里的
美景最能打动你的心呢?请你向负责组织此次活动的老师推荐一处景点,并阐述你的推荐理
由。 要求: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②120 字左右。(6 分)
景点参考
西湖、千岛湖、东钱湖、四明山、河姆渡遗址、天一阁、九龙湖、雪窦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40 分)
活动最后要完成一本作品集的制作,作品集设置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绿水青山,
源远流长”两个篇章。请你根据活动体验,任选一个篇章,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或者为作品
集写一个“序言”,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完成这本作品集的制作。
目录
要求
序言
说明作品集的编写意图、内容重点及特色,提出阅读建议等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
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④不要出现含有
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叙事或抒情,表达对山水文化的理解
绿水青山,源远流长
运用议论等表达方式对山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自己的观
点,要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