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单元核心素养评估卷
核心任务:经历是人生的磨刀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耀;经历是人生的矿石,生命
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经历是不断地体验、探寻和积累,以此形成人生的智慧,实现人生的
价值。对此,八年级(1)班举行了“人生旅途”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人生·积累(11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岁月的美在于流(shì)____,花开花落间,光阴沉(diàn)_____了年少轻狂,也懂得
了冷暖自知。没有人能陪你走到人生的终点,一路上在风雨中前行的只有你自己。无论脚下
的路有多寂(liáo)____,都要做好自己;无论世界是否对你深情,都要心存善念。保持对
生活的(zhēn)_____重,岁月也定会对你温柔相待。
流(shì)______
沉(diàn)______
寂(liáo)______ (zhēn)______重
2.在诗文中体验古人的人生,完成下面的名句默写。(7 分)
诗文绘美景。“晴川历历汉阳树,(1)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描写了黄
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悠远空明之景;“(2)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描写了晨昏变化之景;“(3)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
道元《三峡》)描写了江水一泻千里之景。
诗文抒真情。“(4)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表达了李白对故乡的
依依不舍之情;“柴门何萧条,(5)______________”(《梁甫行》),曹植面对百姓流离之景,
咏叹家园荒芜;“(6)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引用典故道出了王绩内心的怅惘。
任务二:人生·感悟(62 分)
(一)名著阅读。(5 分)
3.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阅读一部好的作
品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红星照耀中国》和《飞向太空港》中任选一本,结
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它对你的影响。(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作品,回答问题。(15 分)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1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
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2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
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3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4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
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
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
人很零星。
○5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
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
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
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6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
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
○7 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
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跟在我
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
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
○8 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
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
我记得有枝丫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
们家是镇上拉柴火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柴火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
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
○9 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
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
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
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
○10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风倒木扛
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
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
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
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
是我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11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待得时间久了,我和弟
23
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
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
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
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
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
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
又懒又馋的猫。
○12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
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回来后腿脚也酸痛
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
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13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
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
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
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
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
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
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
会消逝!
(选自《会唱歌的火炉》有改动)
4.【情境化设计】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对话。(4 分)
小语:我读了文章后,觉得作者小时候的生活好艰辛,比如:冬季寒冷漫长、(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我倒是觉得作者小时候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快乐,比如:父亲在雪路上唱歌、打口
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艰辛”和“快乐”似乎矛盾,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作者的少年时代才更值得回忆。
5.【梳理 整合 探究】阅读文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 分)
人物
父亲
姐姐
“我”
相关语句
父亲是个爱树
的人,他从来不
伐鲜树,所以我
们家是镇上拉
柴火最本分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
“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
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
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
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4
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性格
(1)___________ 干活实在,任劳任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与鉴赏】细读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
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探究归纳】文章最后一段说“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
天歌唱,不知疲倦”,请你结合全文内容与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会唱歌的火炉”的丰富
内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非文学类作品,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
马拉松:起源、演变与全球魅力
马拉松比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传说公元前 490 年,当时希腊与波斯之间爆发
战争。在马拉松平原上,古希腊士兵奋勇作战,成功击退波斯军队。为了将胜利的消息传递
给雅典市民,一名士兵奔跑了约 40 公里,从马拉松到达雅典,宣布完胜利消息后倒下身亡。
现代马拉松的 42.195 公里起跑线也正是源于这段古老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拉松从古代的战争传递演变为现代体育比赛。1896 年,第一届现
代奥运会在雅典举办,马拉松比赛作为纪念古希腊历史的一部分,首次成为奥运项目。从那
时起,马拉松比赛逐渐传播到全球,成为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拉松代表着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跑者在挑战自己的同时,也在向古代传奇致敬。
马拉松比赛在世界各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跑者和观众,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如今,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和慈善行动的载体。许多马
拉松比赛与慈善机构合作,用跑步的力量改变社会。马拉松不分国界,各国举办的比赛吸引
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构建了一个跨越文化和民族的交流平台。人们以挑战自我的精神,
融入这项充满历史、传奇和竞技的运动。
马拉松比赛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传说到现代的全球运动,马拉松的演变见证了人类坚
韧不拔的精神和跨越时空的共鸣。无论在哪里,马拉松都是一场追求极限、超越自我的盛宴,
将古老的传奇与现代的运动价值完美交织。
(选自凤凰网,有删动)
【材料二】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宁波 12 月 31 日电 31 日上午,2023 宁波马拉松迎着朝阳在宁波奥体中心鸣枪
开跑。据了解,本次宁波马拉松是甬马创办以来的第 6 届赛事,赛事路线位于宁波市江北
区,以宁波奥体中心为起终点,途经宁波滨江体育公园、慈城新城中心湖、官山河等地,是
一条充满了运动氛围、自然风情与人文底蕴的赛道。赛事分为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与迷你跑
三个比赛项目,共有 1.5 万名选手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是宁波马拉松第一次将比赛时间设置在年末,许多跑友也是冲
着这个蕴含着“跑向新年”寓意的比赛日期,从各地赶来参加本届赛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宁波这座城市,感觉风景很美。”来自重庆的跑友盛某在完赛后对
记者说,“比赛时间是 2023 年最后一天,也恰逢元旦假期,我想用跑马拉松的方式为自己
这一年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也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康、科学地跑步,不断提高成绩。”
12 月 31 日,中国选手敖苹平冲过终点线。她以 2 小时 45 分 39 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
冠军。
(选自“新华社体育”,有改动)
【材料三】
“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系列访谈寄语集锦
今年以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国内路跑赛事快速回暖,仅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数据显示,
今年前 10 个月已举办各类路跑赛事活动 500 余场,各地赛事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那么,一场高品质路跑赛事应该什么样?围绕相关问题,人民网研究院近日推出“金台
论策”系列视频访谈“中国马拉松,何以高质量”,三场访谈主题分别为“举办高品质路跑
赛事,我们有信心”“弘扬体育文化和精神,我们有自信”“推动路跑赛事融合发展,我们有
优势”。各位访谈嘉宾为中国马拉松高质量发展送上寄语。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8.【拟写新闻标题】请阅读【材料二】,拟一个简洁的新闻标题。(15 字以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懂新闻内容】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3 分)
A.马拉松比赛在 1896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首次成为奥运项目。
B.马拉松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许多马拉松比赛与慈善机构合作,想用跑步的力量改变社
会是不可能的。
C.马拉松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构建了一个跨越文化和民
族的交流平台。
D.今年以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国内路跑赛事快速回暖。举办一场高品质中国马拉松赛事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10.结合【材料二】,介绍宁波马拉松的特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代替小文发表一则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励志感言。(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决实际问题】有人说:“户外运动就像一切的黏合剂,把人们对于山野自然的好奇
和向往,以及人与人的交流需求黏合在一块,演变成为时下年轻人中最风靡的交际方式。”
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为马拉松成为你所在城市的精神名片建言献策。(写出三条即
可)(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25 分)
【甲】郊兴①
[唐]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②虚。
【乙】 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
以擿③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④。”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
军。倚才陵藉⑤,为僚吏共嫉。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
敢当。至勃,泛然⑥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67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
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
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
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②尊:同“樽”,酒器。③擿(tì):挑,揭发。④交构:互相
构陷。⑤陵藉:欺辱践踏。⑥泛然:漫不经心,随意的样子。
13.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 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勃上书自陈.
参考成语法:乏善可陈.
(1)________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查阅字典法:①担当,承担;②应当;③掌管,
主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_______(填序号)
引被覆面卧,及寤.
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
(3)________
14.【甲】诗颔联中的“侵”“覆”表现了郊外山野(1)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颈联中的“花光湿”则表现了雨后春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 分)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
尝 登 葛 愦 山 旷 望 慨 然 思 诸 葛 亮 之 功 赋 诗 见 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揣摩【甲】诗尾联中“醉”字所表达的情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其在表现人物上的作用。(3 分)
①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②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我选择第句_____(填序号),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纵观王勃的一生,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请联系【甲】【乙】诗文和阅读体验谈谈
你的看法。(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人生·书写(47 分)
19.入学以来,一定有一些老师或同学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认真回想从前的
经历,用文言文为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写一篇人物小传。(5 分)
要求:①人物个性鲜明,事件典型,语言简洁;②150 字左右;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
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2 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
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上面的文字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
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