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关注时代精神,其次要秉持系统观念,构建“五育融通”的整体育人格局,最后要守正创新,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前行,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人本旨趣、亮明文化底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新时代新征程,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实践育人空间、强化数字赋能教育,推动立德树人向纵深发展。一起来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胡金木的阐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工程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工程。新时代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用系统观念认识其理论内涵,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坚持已有优秀经验传承的基础上探寻新的实践路向。
一、时代新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的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4]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时提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论述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明确了方向。教育要从道德涵养、润心启智、身体素养、审美旨趣、劳动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育有理想之人,树立坚定信念。青少年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7] 立德树人必须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新时代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理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育敢担当之人,胸怀责任意识。青少年有担当,国家兴旺发达才有希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8] 青少年正值成长期、奋斗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十分重大。青少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正确看待国家、社会发展所处的战略地位,做参与者、担当者、奉献者,进而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破解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育有自信之人,增强精神气质。自信是一个人的可贵品质,“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有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才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9] 自信的培养是基于学生发展规律实现价值引领、锻铸意志品质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自信关乎个人发展,关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实现,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是青少年建功立业之基。要不断铸牢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四个自信”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增强精神气质。
育肯奋斗之人,涵养顽强意志。奋斗是实现理想、担当责任的重要途径。时代新人要具有肯奋斗的新风貌,敢于开拓,顽强拼搏。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需要靠不懈奋斗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需要靠顽强意志不断书写,人生的理想风帆需要靠不畏艰难逐渐扬起。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引导学生将“奋斗”意识贯穿理念涵养、思维建构、行动实践的全过程,铸牢价值共识,铸就精神力量,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育有本领之人,提升综合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扎实才干,具有过硬本领,能够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时代新人。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唯有勤学上进、追求卓越、顽强拼搏,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用扎实过硬的本领武装身体,才能成为勇担大任的时代先锋。
育敢创新之人,造就拔尖人才。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外部支撑要素的调整优化,聚焦新时代青少年的特点,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0] 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技革新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全链条融合、全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的思维,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融通、国际互通的人才培养格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系统观念: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1] 新时代立德树人需要秉持系统观念,以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设计,协调整体,兼顾纵横,完善“五育融通”的整体育人格局,统筹家校社同向发力的育人阵地,处理好各学科、各学段的系统关系,才能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深化“五育融通”的整体育人格局。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 全面发展是教育的追求,其发展涉及道德涵养、智力水平、身体素养、审美旨趣、劳动能力等方面。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因此,指向人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不是割裂的、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互动的、协调的有机整体。
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话语转化,要在育人目标上聚焦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来定位各育的核心任务。德育为各育“定方向”,在于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价值理念、加强品德修为;智育为各育“打基础”,承担着传授基本知识、提高智力水平、提升专业能力的任务;体育为各育“强机体”,旨在增强体质并保持机体的动态平衡发展,是实现各育的生理基础;美育为各育“赋色彩”,在于提高人的审美旨趣和人文素养,是推动各育发展的精神力量;劳动教育为各育“搭载体”,基于各育培养的综合能力,旨在通过塑造品德、深化认知、强化实践等来发挥人的力量。“五育”虽然各有侧重,但在目标上要同频共振,在功能上要相互贯通、共同融通,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和学习内容的边界,发挥德育、智育的优势,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短板,对各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育人方式、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规划和总体设计,增强“五育”合力,构建整体育人体系。
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三小,孩子们参加“跨向未来”趣味游戏。新华社 解琛 摄
融合“多学科”一体的育人格局。立德树人不仅关乎多学科一体化格局,更强调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各学科横向交互,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其次,要发挥各学科优势,一方面将人文学科涵盖的思维品质、精神内涵融入自然科学的培育过程,另一方面将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思辨意识融入到人文学科当中,实现学科横向贯通,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素质结构。最后,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活动和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牢记“各学段”衔接的育人目标。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虽然不同学段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特征,但不同学段又是一体的。这就要求每个学段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做到有效衔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13] 各个阶段的目标并不是割裂的、静态的,而是逐渐深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同时,教育目标的阶段性、层次性,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应呈现不同态势。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偏好、学习需求、能力水平,采取适切的教育方法,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促进个体的动态成长。
开拓“多渠道”贯通的育人载体。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但育人载体不能单一化,要与实践充分互动,走向社会大课堂。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学生感知现实的主要渠道,对现实的“感知”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打好育人载体的组合拳,一是加强课内课外联动,不断聚合广阔社会资源,从现实中获取生动素材。二是加强线上线下互动,深入挖掘信息化资源,从网络中提取丰富素材。三是通过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有力构建校内实践课堂、校外实践课堂、网络实践课堂三维互动机制,以数字化技术和资源赋能“第二课堂”、贯通“第一课堂”,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
构筑“家校社”协同的育人空间。立德树人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不同场域间协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首先,明确家校社育人角色定位是形成多方良性互动的关键。确保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越界、不缺席,在保障学校教育的优势下,引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本源。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发挥专业力量,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家庭教育作为第一课堂,应发挥指导力量,在良好家风家教中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教育作为成长发展的大课堂,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实践力量,使社会成员在践行中转化真知,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其次,搭建家校社三方沟通平台,建设协同育人共同体,才能发挥合力。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优势资源,建立沟通育人平台,牢固树立长期、稳定、系统的内外部教育环境,形成家校社共育型沟通机制,促进立德树人实现空间共建共享、协同共生。
三、守正创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践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新时代新征程,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实践育人空间、强化数字赋能教育,推动立德树人向纵深发展。
始终遵循教育规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始终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突破应试观念,将学生从成绩中“解放”出来;其次,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再次,通过更加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更加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在课程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开展与课程目标相适切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始终坚持人本旨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德树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究其核心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追求。我们要始终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其次,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进而因材施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15] 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立足于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间关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始终亮明文化底色,用好“三种文化”资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立德树人工作的精神资源和价值基础,是教育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种文化”构成当代中国文化优势的三大支点,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不竭精神动力。新时代以来的立德树人工作,不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教育资源,持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为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在弘扬革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将革命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通过挖掘革命文化资源、讲述革命故事、参观革命遗址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入拓宽实践育人空间,沟通校内校外。新时代立德树人需要更加重视实践育人,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找准课堂“育人”与实践“成才”的心灵契合点、感情共鸣点与价值结合点。要将小课堂与大课程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将学习延伸至校外,把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拓宽眼界和视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调动各方实践育人资源,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丰富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对行业的探寻。引导学生反思实践所得经验,达到知行合一、学思践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断助推数字赋能教育,用好新技术新媒体。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要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教育。一是以数字技术加强动态监测,提升个体引导实效。通过大数据创建契合当代学生学习进程的场景,运用技术分析相关群体的网络行为和思想动态,能够有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帮助教师因材施教,为学生进一步成长成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指导建议。二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育人价值。以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作为“活教材”,为时代新人“打样”,为立德树人工程“赋能添彩”,引导学生铸牢历史信仰,铸就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充分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拓展红色文化内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型人才。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电影、VR沉浸体验等形式组织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培养历史传承意识和时代担当意识。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