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路——规划大纲与案例

学术   2024-10-31 20:30   北京  


本文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人才培育和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的分析,试图找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本文提供的材料可作为乡村规划大纲来参考,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引言


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乡村承载着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流失、产业薄弱、生态破坏等。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乡村振兴路在何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乡村是粮食生产的主阵地,确保乡村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巨大。只有通过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才能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通过乡村振兴,可以充分挖掘乡村的特色产业,如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乡村振兴还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乡村振兴,可以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也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滋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建设美丽中国


乡村生态环境优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振兴,可以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人口流失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劳动力缺乏,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同时,人口流失也导致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乡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从长期人口变化来看,1995 年以前我国乡村人口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1995 年达到了最高值(8.59 亿人),其后开始快速下降。至 2000 年,我国乡村人口跌破 8 亿大关;2009 年跌破 7 亿大关;到 2015 年跌破 6 亿大关。1995 至 2022 年的 27 年间我国乡村人口累计减少了约 3.7 亿人。


另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2021 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增加了 23642 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减少了 16436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14.21 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占比下降至 36.11%。这一数据反映出过去十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乡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


2023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9326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196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47700 万人,减少 1404 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 66.16%,比上年末提高 0.94 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薄弱


乡村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不完善,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薄弱导致乡村经济增长乏力,农民收入水平低。


我国农村长期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例如,部分农村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低,且农产品的加工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大部分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市场,附加值低。相比之下,美国、荷兰等国家的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除了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物流、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成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美国为例,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高,通过深加工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食品、保健品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低也是一个问题。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例如,一些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缺乏特色,与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结合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协同效应。而在日本,农村的六次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从生产经营模式来看,我国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占主导,农村的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还不够成熟,组织化程度较低。



生态环境压力大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较大压力。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一些地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景观。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到 180 万吨左右,化肥使用量超过 5800 万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使得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 20% 左右,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壤酸化、盐渍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 30% 以上。对部分农村地区的水体进行检测发现,由于农药、化肥的流入,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例如,某省农村地区的河流中,氮含量超标率达到 40%,磷含量超标率达到 30%。


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垃圾随意堆放的比例达到 30% 左右。全国仅有约 30% 的建制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据估算,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 80 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人才短缺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但目前乡村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原因,难以吸引城市人才和大学生到乡村工作。人才短缺制约了乡村的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


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


截至 2020 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 83.4%,仍有一定比例的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部分乡村地区的道路硬化率可能仅在 60% - 70% 左右。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我国部分地区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不足 70%,一些老旧的灌溉设施年久失修,灌溉效率低下,影响了农业生产。


在教育、医疗、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更是巨大。


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1.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立足乡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四川省蒲江县以发展柑橘产业为特色,主要品种有耙耙柑、不知火等。当地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如绿色防控病虫害、精准施肥等。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打造地方特色水果品牌: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等品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蒲江县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水果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举办水果采摘节等活动:每年蒲江县都会举办柑橘采摘节、猕猴桃采摘节等活动。在采摘节期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水果、观光游览。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欣赏乡村的自然风光。周边的农家乐也生意火爆,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和住宿服务。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通过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和举办采摘节等活动,蒲江县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不仅通过销售水果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经营农家乐、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配套产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案例: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高坪乡高坪新村乡村旅游及农产品电商融合项目


依托当地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如万亩杜鹃林、奇峰异石等,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传统的农耕文化、民俗表演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里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如 “云上高坪” 民宿等。这些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地道的农家美食。同时,高坪新村积极举办民俗文化节,在节日期间展示传统的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此外,高坪新村还发展了农产品电商业务。成立了专业的电商合作社,如高坪乡农产品电商合作社。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高山蔬菜、土蜂蜜、笋干等,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品牌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和农产品电商业务的结合,高坪新村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乡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3.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设立农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1.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加大对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土壤污染、水污染治理。


「案例: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长汀县大力实施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植树造林方面,积极开展荒山绿化行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经过多年努力,长汀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许多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绿树成荫。在河流治理上,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清理河道垃圾、加固河堤、建设生态护坡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河流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在土壤改良方面,采用草灌乔结合、豆科与先锋树种混交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新华社记者 陈为 摄


通过实施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长汀县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从 “火焰山” 到 “花果山” 的美丽蜕变。


2.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农村垃圾、污水、杂物等,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


「案例:余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余村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了先进的垃圾处理站,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效改善了村庄的水环境。还建设了生态厕所,提高了厕所的卫生水平。



余村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在村庄道路两旁、公共区域和村民庭院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如桂花、樱花、竹子等,打造了四季有花、处处皆景的美丽乡村生态景观。还对老旧房屋进行了改造和美化,绘制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墙,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



如今的余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成为了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范和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3. 发展绿色乡村产业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绿色产业。加强对农村产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实现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案例: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园」


戴庄有机农业园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将养殖、种植、沼气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养殖方面,散养了一定数量的鸡鸭鹅和羊等家禽家畜。家禽家畜的粪便经过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和果树。在种植上,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有机种植方式,培育出了优质的有机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同时,建立了沼气池,将部分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投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园区内的生活能源,沼渣和沼液又作为优质肥料回归农田。



此外,戴庄有机农业园还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游客可以前来参观有机农田、体验农事活动、品尝有机农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1.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乡村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建立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鼓励民间艺人、文化志愿者等参与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案例: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宏村古村落保护与传承项目」


宏村通过建立宏村古村落保护协会,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和管理。该协会组织村民对宏村的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在修缮过程中,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和风格,确保建筑的原汁原味。同时,对古村落的水系、街巷等进行整治和维护,保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协会还积极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在传统节日举办宏村赛龙舟、舞龙舞狮等庆典活动。定期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像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技艺展示、黄梅戏演出等,传承和弘扬了乡村文化。



如今,宏村以其独特的乡村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了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典范。


2.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手工艺品制作、乡村旅游演艺等文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乡村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案例: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小程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小程村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手工艺品制作和乡村旅游演艺产业。村民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布堆画等,具有浓郁的陕北特色,深受游客喜爱。当地成立了手工艺品合作社,对村民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小程村还组织了民俗文化表演队,为游客表演陕北民歌、秧歌、腰鼓等传统民俗节目。表演队由当地村民组成,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通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小程村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传承和弘扬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乡村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培训等,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乡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案例」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通过建设文化广场和乡村图书馆,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广场配备了完善的健身设施和舞台,村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文体活动。乡村图书馆藏书丰富,涵盖了农业科技、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村民的阅读需求。同时,代村组织了文艺演出队和体育比赛队。文艺演出队由村民自发组成,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定期为村民举办文艺演出,包括歌舞、小品、戏曲等多种形式。体育比赛队则经常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活动,增强了村民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代村还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举办科技培训和文化讲座。在科技培训方面,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讲解现代农业技术和种植养殖知识,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在文化讲座方面,邀请文化学者为村民讲解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通过这些举措,代村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


1. 加强乡村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案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实施了 “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由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牵头组织。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等。还举办了农村电商培训班,教授农民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同时,江宁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例如,为到乡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这些政策吸引了不少高校毕业生来到乡村,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企业家等返乡创业。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支持、项目推荐等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案例」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东岳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有的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当地的茶叶、稻米、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还有的创办了乡村旅游公司,充分利用东岳村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如民宿、农家乐、农耕体验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东岳村成立了返乡创业服务中心,由村两委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服务中心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邀请专家和成功企业家传授创业经验和管理知识;提供资金支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和创业扶持资金;进行项目推荐,根据创业者的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推荐适合的创业项目。通过这些服务,帮助返乡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如今,东岳村在返乡创业人员的带动下,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3. 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对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乡村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案例」


杭州市余杭区设立了 “乡村振兴人才奖”,由余杭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对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成功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或农村电商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在生态保护方面,积极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或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为乡村生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文化传承方面,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组织民俗文化活动或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等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奖金以及政策扶持等。



同时,余杭区还提高了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乡村人才的待遇。为乡村教师提供住房补贴、职称评定倾斜政策,改善教学条件,建设现代化的乡村学校。为乡村医生增加工资收入、提供培训进修机会,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乡村医疗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通过这些激励机制,余杭区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案例」


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苹果种植、养殖等。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农户,了解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他们组织村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协调资金修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实现了脱贫致富,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梁家河村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范。


2.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建立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护乡村社会稳定。


「案例」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方家岙村通过建立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议事会由村民代表组成,对村里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如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务管理进行监督,确保村务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同时,方家岙村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他们熟悉村情民意,具有较高的威望。当村民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乡村社会稳定。在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下,方家岙村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治理的典范。



3.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案例」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发展了特色水果产业。成立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以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特色。



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社。合作社对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合作社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合作,将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这种发展模式,代村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如今的代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结论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通过加强乡村生态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绿色乡村产业等措施,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通过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乡村乡风文明。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要通过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等措施,实现乡村人才辈出。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措施,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总之,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文章来源    

作者 | 网络

图片来源 | 网络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

新土地规划人
新时代背景下的规划思考。关注国土空间、城市与乡村、建筑与景观、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空间领域,探索空间发展的科学规律,为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行业资讯和技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