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毅 | 空间赋值:规划的核心生命力

学术   2024-09-26 20:30   北京  


规划是一门关于空间的行当,某大神曾说过“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属于规划范畴”,虽略显夸张,但也大体代表了规划行业的基本共识,即回归空间、聚焦空间。之所以强调空间,一定程度上因为一段时期以来规划内容边界的不断延展,导致了规划内容体系逐渐庞杂、焦点模糊和效用减弱,规划慢慢沦为了一个“大框”,装了一堆东西,但价值越来越低。从这点看,聚焦空间实际上是规划面向实践的一种拨乱反正和价值回归。


被塑造的空间:空间认知与规划



何为空间,或者说什么是规划眼中的空间,却依然缺乏基本共识和广泛认同。仅仅依靠“空间”二字来构筑规划的内容边界和行业防线,仍显得过于简单和笼统。抽象的空间二字,很容易使得规划从一个“大框”掉入到另一个“更大的框”。聚焦空间的行业或学科显然不只规划一家,地理学在空间领域的耕耘和积累丝毫不逊于规划,经济学、社会学面向空间的转向与拓展,同样带来了很多开拓性思维和创新理论。


各个行业都从不同角度丰富着对空间的基本认知和理论方法体系,常见的包括空间投影说(空间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投影)、要素说(空间是各类资源要素的集合)、功能说(空间是各种功能的组合)、设施说(空间是各种设施的配置与使用)、产权说(空间是不同产权形式的物质反映)、社会关系说(空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也影响着社会关系)、价值说(空间是一种资源,具有生产性)等,这些不同认知和说法无疑都是在拓展关于空间的内涵和外延。那么,对于规划,尤其是作为一门具体实践工作的规划行业而言,它所指的空间是什么?或者说,从空间的角度看,什么是规划的核心作为呢?


规划首先是一项实践行动,彼得.霍尔在论述城市与区域规划时开篇就强调了规划的行动性,规划作为一种针对特定目标的行动,既包括行动的内容,也包括行动的过程与手段。从这个角度看,聚焦空间的规划,本质上是针对空间所实施的行动。规划眼中的空间,是指行动后的空间,更多地关注的是规划行动对客观空间所造成的结果。因此,规划的真正价值和作为在于对客观空间基于一定目标和方法的塑造和再塑造。



张庭伟在探讨城市规划理论问题时曾引用过西班牙规划教授熊旺特(Schonwandt)的一个说法,把规划工作看作是构建一个理想的“规划世界”,其基础是对于客观“生活世界”的理解和反应,而这种理解可称之为“认知世界”,规划师的全部工作是通过“认知世界”促进“生活世界”与“规划世界”的互动和相互校正。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在城市设计领域被熟知和广泛应用,他所指的意象空间本质上就是一种规划设计行动塑造后的空间,五要素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行动的结果。意象空间的形成来源于规划设计对客观物理空间的行动,德国城市设计教授Michael Trieb曾形容这一过程为“设计者与感受者之间交替往复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并构建了理解城市设计的三层级“金字塔”结构,即底层的城市物理系统(城市形态),包括自然环境、城市功能、建筑组织方式(肌理、高度、体量、文化等);第二层的动态感知系统(外在显像),包括街道空间序列、天际线、视廊与轴线、社会活力空间等空间性、流动性的体验方式;顶层的头脑重构系统(城市意象),即最终在人们头脑中构建出的凯文.林奇的5要素心理感知。


基于这样的认知,他和他的追随者进一步形成了由静态城市设计(物理层级)、动态城市设计(体验层级)到城市意象(意象层级)组成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和程序的“倒金字塔”模型。这一正一倒两个三角形,形象而清楚地表达了客观物理空间与主观意象空间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说明了由空间认知出发,通过规划设计改造空间的逻辑过程。


Michael Triebde的空间认知“金字塔”与城市设计“倒金字塔”,引自网络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山水画创作及风景园林营造,传统的山水观历来强调“意在笔先”,强调由“眼中山水”到“胸中山水”再到“笔下山水”的创作过程和心手合一的创作技巧,北宋郭熙在总结中国山水画方法论时提出过著名的“三远法”,用“高、深、平”三个形容词来总结方法论,已经了暗含了方法是认知延伸的意思,高远、深远、平远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下笔前的“意”,其中的“意”用现在的规划语言翻译就是“空间认知”。由此可见,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理论和方法论建构背后的哲学思维真的是不分中西、无论古今。


因此,规划作为一种针对空间所采取的行动,其眼中的空间,起点是空间认知,终点是空间塑造。空间认知决定规划行动所选择的价值观和具体方法,价值观和方法决定着空间塑造的结果。由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行动过程,就是具体的规划。那么应该用什么来评判行动的成败呢?答案就是空间赋值。


规划实践中的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是规划的基础,决定着规划方法选择,也影响着规划结果。不同于各学科理论研究中所提到的各种空间认知观,规划实践中的空间认知具有明显的行动性。它基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背景,满足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体现着规划编制和实施等行动主体的价值判断、内在素养和经验积累,因此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中国的规划实践历程中,从对规划的价值观、内容、方法体系、规划师的角色定位和规划空间塑造的结果是否产生过关键性长远影响来识别和梳理,空间认知的阶段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依次分别为礼制空间、生产空间、战略空间和人居空间。


📍

阶段1:礼制空间


早期的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空间认知的核心是礼制空间的塑造,无论是对于“体制内”的城,还是“体制外”的镇,凡是有规划的地方,规划的主要作为都是去营造礼制空间。大到以皇权都城为代表的“礼仪城市”建造,小到省府州县城和各类市镇中礼仪设施配置的等级、标准与空间布局等。这一空间认知贯穿着漫长封建中华帝国规划设计实践的全过程,产生了丰富的规划实践成果和经验,也积累了对今天仍具有很大启发的传统空间营造智慧。



📍

阶段2:生产空间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规划实践的第一个高潮,其空间认知的核心是围绕着生产空间展开的。空间支撑并服务于生产发展,规划实践的重点是围绕着生产来塑造空间、配置资源、建设设施、安排生活等。大体又可以分为北洋至民国时期“振兴实业”理念引导下的现代城市规划萌芽和产业空间建设,以及建国后“先生产、后生活”、“变消费为生产”等思想指导下的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城市选址与建设、工业基地与园区布置等。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规划实践是项目牵引的,规划可以简单理解为项目的空间落实。规划对生产空间的塑造,更大程度上遵循了生产的逻辑,注重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空间供给,注重规划建设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与平衡,注重空间的安全性等。



📍

阶段3:战略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的时期,迎来了城市规划实践大规模蓬勃开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核心的空间认知是战略空间。一定程度上讲,这一阶段规划实践的全部主题和重点都是围绕着战略空间展开的,寻找战略空间、塑造战略空间成为规划师的核心任务。从早期的“画了一个圈”到后来的各级各类特区、园区、新城、新区,从“战略规划”等新规划类型到“空间生产”等新解释理论,从“招商引资”的行动到“经营城市”的理念,这一阶段,所有的一切都闪烁着“战略空间”的影子,它改变了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也深度地改变着规划师群体。



📍

阶段3.5:战略空间分支--特色空间、魅力空间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规划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有影响的空间认知,譬如特色空间、魅力空间等。笔者认为这类空间整体上属于战略空间这一大的空间认知框架下的分支,自身缺乏完整性和独立性,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原因在于,虽然关注点变了,但对空间的认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空间仍是增长的载体,服务和支撑物质增长;仍然保持的是扩张思维,由城市扩张走向了面向区域的扩张,由自由的扩张走向了明确底线和红线的扩张。虽然,规划依托的核心空间要素变了,由用地资源走向了特色资源(山水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等),但规划的竞争导向、思维逻辑、技术方法等仍没有大的变化。


📍

阶段4:人居空间


新时代是规划大变革的时代,规划面临的形势、背景和要求在变,规划编制的思维、内容和方法也在变,甚至连规划本身的名称、出身和阵营都变了。而这所有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都来源于对空间认知的变化,回归和聚焦人居空间成为新时代的核心价值。从新型城镇化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从“尊重城市规律,统筹规建管”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告别物的空间、回归人的空间,成为规划实践的主要任务。回归人本主义,优化人居环境,营造人居空间,既是对空间认知的价值回归,也是新时代规划实践应对变局的重点工作。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过程,不但是一个重组资源全要素和空间全覆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塑人居环境的过程。



📍

阶段X:国土空间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阶段,规划实践中的空间认知都具有明显的行动性、针对性,是一种对客观空间的主观塑造,具有明显的结果导向特征,认知的空间既是规划行动的重点也是行动的结果。空间规划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是整个规划行业的中心工作,“国土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概念横空出世。本质上看,国土空间并不是一种具有行动导向的空间认知概念,它是一个客观空间,是规划行动的客体和对象,形成什么样的国土空间以及怎么形成,才是空间认知,才是规划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点。因此,作为客体和行动对象的国土空间,也许会影响规划的空间认知很长一段时期和很多个认知阶段,属于具有无限可能的“X”阶段。


虽然明确的、能够直接指导行动的空间认知类型仍需要规划从业者去实践、去探索,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大框架下,空间认知的方向是明确的。笔者将其简单地总结概括为“123”,即一条主线、两个视角、三大目标。一条主线即“全面转向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的大逻辑下,重新审视资源全要素和空间全覆盖,重新思考时空、天地与人的关系,重新建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内容、方法体系;两个视角即在传统的发展(引导)、保护(管控)视角外,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重点强化了“价值视角”和“人本视角”这两个新视角;三大目标即着眼于新时代、新发展和新治理的“三高”目标。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规划权限的集中和规划范围的扩大,更是未来管理资源、引导发展和服务治理的基础平台和重要工具;不但强调战略引导和空间管控,还强调设施配置和品质塑造,更强调价值转换和利益分享;它是一个上下传导、大小兼顾、内外兼修的行动过程。


空间认知具有选择性、历史性和阶段性,规划思维和方法却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继承性。任何一个阶段,规划方法的形成都是在继承和延续之前规划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认知的调整与发展,是规划方法体系扬弃的一个过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方法体系的形成,除了要横向集成各相关专业各自的方法之外,也需要纵向继承和整合不同空间认知阶段所形成的方法。尤其是,在“五级三类”体系中侧重于实施性的省级以下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中,需要坚持“向后看”(看智慧、看经验、看问题)和“向前看”(看趋势、看需求、看价值)相结合的思维,坚持和灵活运用“尊礼(传统营城造城的古老智慧、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势(地势、形势、局势)+重利(投入产出、效率效益、实施性)+宜人(人的尺度)”的智慧、经验和方法。


变背后的不变:空间赋值



行动具有时效性,规划作为一种塑造空间的具体行动,“变”是常态。尤其是处在规划大变革的时代,变化更是一种日常,所谓“无变化不改革”。眼花缭乱的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内核呢,或者说有没有不变的检验规划行动成败的标尺呢?答案是有,这把尺子就是空间赋值。规划行动的过程就是空间赋值的过程,凡是不能带来有效空间赋值或者在规划期无法实现这种赋值的规划,无论文字写的多么华丽、图纸画的多么花哨、成果包装的多么科学,都不可能是一个“好规划”,甚至都不一定是一个“真规划”。


价值是人类对事物的主观判断,泛指客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它是经济学对人类物质利益的一种抽象。因此,空间价值可以理解为空间的有用性,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空间价值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它以空间认知为基础,不同的空间认知有不同的空间价值取向和判断,同时也受到以规划为代表的各类主观行动的干预和塑造。


空间价值可以看作是区位、资源、资本、劳动力、科技、文化和制度等要素的函数,各种要素的组合和再组合过程,就是空间价值的识别、确认、转化、实现和分配的过程,也就是规划的空间赋值过程。


从要素投入组合的角度看,规划的空间赋值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赋值,它以土地资源为核心,通过组合相关价值要素,来实现规划的空间赋值。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规划实践,多采用的是这种直接赋值的模式。它的特点是简单、直接、便利、利益主体明确且容易形成价值闭环,它以土地附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价值要素,来实现空间价值和空间增值,它满足了增量的需求,带来了空间的扩张,学术上很多人也把它解释为“空间生产”的过程。


另一种是间接赋值,它超越单一的土地资源中心论,以其他空间资源为核心依托,以一种或多种价值要素的组合为途径,实现空间价值和增值。这种空间赋值模式不以增量为依托,不以空间扩张为导向,本质上是对空间资源的再挖掘和再配置,是空间价值要素的再组合过程,它赋值过程更复杂、更巧妙,利益主体也更多元,将会是未来国土空间“三高”要求下的规划空间赋值的主要模式。


厦门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美丽城市”,是总书记眼里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美丽的背后是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品质提升的背后则是成功的空间赋值,尤其是规划引导下持续推进的间接赋值,包括生态赋值、景观赋值、设施赋值、科技赋值、文化创意赋值、信息网络赋值、产权创新赋值等。简单看几个例子:


📍

生态赋值:筼筜湖



筼筜湖是厦门的“门面担当”,也是老百姓满意度高、房价也高的高价值空间之一,它是一个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空间不断赋值的典型。筼筜湖原为厦门岛内东西走向的狭长天然鱼港,两侧分布众多小渔村,入夜有“筼筜渔火”之美景,彼时水面超过10平方公里;之后随着围海造田对海湾的不断侵占,至1960年代水面缩小至8.6平方公里;1971年筼筜港口筑堤完成,海湾变成了内湖,随着填海造地进程加快,水面逐渐缩小至1.6平方公里。


从1980年代开始,由于海水纳潮水体交换不充分及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排等原因,筼筜湖水体黑臭、污泥淤积、垃圾成堆,形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疮疤。


1988年,时任副市长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提出了“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十六字方针,自此拉开了持续至今的四轮筼筜湖综合治理。


一方面,多策并举持续发力提升筼筜湖水质,包括完善污水管道和处理设施,清除污泥;建设倒流堤,扩大污水处理规模,补水;加固护岸,启动红树林景观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搬迁,上游集中整治等。


另一方面,完善沿湖配套工程,提升环湖景观品质,包括增加沿湖绿化景观、建设公园改善环境、软化路桥硬质界面、充实文化休闲功能等。经过30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筼筜湖已成为“厦门市最美的城市会客厅”!


筼筜湖的形成、演变与现状风貌


📍

景观赋值:五缘湾、环岛路


五源湾原是厦门岛的另一处内湾,10多年前仍是一片滩涂和村庄,被老厦门人称为“乡下”。2009年开始启动五缘湾整体改造,以滨水空间为重点,由湾入手、城湾结合,先理水、后造园、再建城,通过景观塑造来引领空间增值。首先,注重内湾水体的营造,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了厦门市第一个湿地公园;其次,景观引领功能,突出重要节点的打造,建设了厦门第一个游艇码头综合体、第一个高端医疗养生园等。经过持续的精心打造,现已成为了厦门岛又一靓丽的“城市会客厅”和房价标杆地段。


五缘湾地区建设前后


环岛路是最能体现厦门滨海城市景观风貌的空间,自1991年开始打造,遵循全线系统规划、结合开发时序分段打造的理念,已成为位于山、海之间最能展现厦门海岛风情的重要界面。持续建设过程中,以景观赋值为导向,尊重资源特点和开发需求,突出重点节点的“点睛”作用,同时注重功能与景观的相互支撑,注重人的体验。比如,结合翔安海底隧道建设,将地上弃渣场打造为灯塔主体公园;将会展中心周边部分直立步道改造为休闲沙滩;在演武大桥外侧增设观景平台;增设马拉松主跑道和反映厦门文化特色的雕塑景观小品等,使得环岛路成为既能集中展示厦门滨海景观特色风貌,更能满足市民、游客体验海岛风情需要的高价值空间。


环岛路沿线滨海城市特色景观风貌


📍

文化创意+产权创新赋值:沙坡尾、曾厝垵


沙坡尾是厦门最早的避风坞,是厦门港的发源地,也是厦门的城市原点。随着城市发展,避风坞已不再具备港口功能,同时生产生活高度混杂、空间破碎,成为老城区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较差的空间。2015年,以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契机,在多方权衡后,放弃整体拆除重建的思路,以“小尺度、微更新”、“渐进式营造”的方法,通过环境整治、工业空间更新、生活社区改造、滨水商业空间激活等措施,从港、坊、场、街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机更新,重塑了城市景观,再造了城市功能,使沙坡尾成为厦门新的文化符号和全国知名的旅游“网红打卡景点”。


沙坡尾改造前后


曾厝垵拥有八百多年的渔村历史,是曾经的海防前线及典型闽南侨乡聚落。改革开放后,逐渐成为被边缘化的城中村,村落环境衰败,一度面临拆迁困境。2000年后,受鼓浪屿旅游热潮及民宿发展的带动,吸引来了第一批草根文创者及民宿老板。厦门市政府乘势而为,以“闽台文化创意休闲渔村”为方向,按照“保留多元文化、引导公共参与、空间整治与活化并重”的原则,对旧渔村进行更新,现已成为厦门最具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文艺的小渔村”。


沙坡尾、曾厝垵是老旧空间价值再挖掘、再赋值的典型,表面上看是规划引导下通过文化创意对空间赋值的过程,背后却包含着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激励来对吸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空间价值要素进行再组合和再分配的“共同缔造”过程。这是规划引导下的文化赋值、创意赋值、创新赋值和产业赋值多元叠加的空间赋值模式。


乘风破浪的小结



空间赋值是规划的核心,是保持规划长久生命力的关键。任何一个具体的规划行动都应该围绕着空间赋值来展开思考、推进行动,也应该以能否有效实现空间赋值来检验规划的成败。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空间赋值本质上都是对空间价值要素的组合和再组合,而规划的作为在于实现这种组合。


空间赋值的过程是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的过程,它要求规划群体针对具体情况在空间扩容、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功能调整、空间置换等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和落实,它是一个考验规划师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规划师智慧和能力的过程。


价值来源于要素流动,规划在于具体行动,动起来,一切才真正有希望。就像乘风破浪的万茜小姐姐说的那样,“小伙伴们,搞起来吧!”。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

作者 | 赵群毅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xjxtd@126.com

新土地规划人
新时代背景下的规划思考。关注国土空间、城市与乡村、建筑与景观、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空间领域,探索空间发展的科学规律,为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行业资讯和技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