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崇祯神话
文摘
2024-10-01 00:13
四川
此文是《明朝灭亡的真相》的作者林洛。
这是自己犯过很多“想当然耳”的错误之一。
《明季北略》提到“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在未经分析之前,我轻易的接受了这个数据。直到被人指出其妄,才发觉这个数据很有问题。
在黄仁宇全面系统考察明代财政之前,明代财政始终是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的。向来,中国的学者在考察历史的时候,并不重视具体的财政数字,总把焦点集中在了政治、军事和皇帝及官僚们的道德行为上。轻视数字的真实性,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夸大,或者减小,玩弄数字游戏以适应需求,是中国人一贯的传统了。
关于崇祯皇帝的私产,可以凭借判断基本只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原始资料,有官方或者私人的记录,一种是对整个明代财政史的把握。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认可了《明季北略》的说法。顾诚则在《南明史》中做了修正,保留了“三千七百万”这个数字,但不顾原文明确的表述,这样的保留是否合适呢?
我们可以对“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这句话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三千七百万锭,每锭就算是五十两,其白银数量也远远超过了明代白银数量的总和。从这点可以判断《明季北略》基本上是胡说八道。当然,“钞”也可能是货币的名称,所谓“锭皆五百(十?)两”其实是面值而不是实际价值。但纸币在明代中期已退出流通领域,内库收藏如此大量毫无价值的纸币属于毫无意义的行为,而且永乐年间纸币也不至于发行量如此巨大,竟价值上十亿两白银。最重要的是,如果收集的是纸币,《明季北略》的作者计六奇将其记录下来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明季北略》提到的“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也颇值得怀疑,我曾经将其理解万历皇帝遗留下来的财产,毕竟万历当政数十年,又以敛财著称。但后来看到黄仁宇的记载,提到万历皇帝用于皇室开支也相当的奢侈。万历皇帝死后,遗留下来大约七百万两的白银,大致被其后的两个皇帝分别转移到了六部,回归国库。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巨额财产就有点来源不明了。
如果考虑到明代后期海外大量白银的流入,如果考虑到存在的通货膨胀,只是“三千七百万两”也未必是天方夜谭,可“镌有永乐字”已经很明显的指出这笔白银是在明代初期出现的。
当然,关于崇祯皇帝的私产还有很多疑点,也可以做进一步分析,但必然是建立在对明代末期财政与收入全面了解上。
现在,我们需要对《明季北略》的这个记载采取某一种态度,是肯定,或者否定。我们不能对完整的一句话只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崇祯内库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财产,但是否有三千七百万两白银这么多,目前的证据还不能支持这种说法。
以我能够掌握到的资料,并不足以得出结论,只能暂时把这笔私产当成一个谜了。如果对明代财政没有继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或者没有更多的史料被挖掘和整理,崇祯皇帝的私产或许是一个永远的谜了。
这时,我的注意力已经转移,我对自己轻易接受这些数据感到好奇。最开始读史书的时候,我决不怀疑记录在直面上的“史实”,尤其是《明季北略》这类原始资料,加上经过多个专家学者的认可,基本上就毫不犹豫地接受。在被批评的反省后,我渐渐开始仔细审视自己为什么会忽视明显的事实。
在我接受并引用“三千七八万两白银”的时候,崇祯皇帝私产的真实性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巨额财产的来源不明和去向不明对我来说也不重要,我只是需要举个例子,如果崇祯皇帝有大量的财产却舍不得拿出来,就可以轻易证明崇祯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远不是他自己吹嘘或者后世推崇的那样。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只要读者认可了结论,过程也就不重要了。
但是,即使崇祯皇帝真是我结论所判断的那样,但用靠不住之崇祯私产来论证却是不合适的。用经不起推敲之事例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合适的。
然而,崇祯私产神话在不经意间已经被造就。正如《三国演义》神话的真实远远在人们内心深处远远超过《三国志》。
我又想到,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神话,我们为什么从来不假思索的接受呢?也许我们只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只要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也能够说服别人的解释,可以得出呼之欲出的结论,我们自然会理所当然的接受。
通过教育,通过人生,通过经历,我们总是被灌输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成年后,我们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使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有了决定性结论。结论一旦形成,潜意识就会指明我们认定所谓正确的方向,并接受指向这个方向的证据,我们变得固执己见,有意或无意忽视不利的证据,把模棱两可的证据按自己意愿来解释。这时候的论证过程就不是弄清事实真相,而是成了捍卫自己的观念。
于是,只要符合我们内心的愿望,不管多么荒谬的神话都能被轻易接受。这些神话,首先是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之中的。在实现的束缚下,我们更受到思维方式的束缚。
在我们脑中先有了神话,才会相信神话。在思想上,人首先把自己当成了奴隶,才会被奴役。
记得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极权专制统治人们的时候,人们会沮丧:这样的政权怎么可能会被推翻。而当自由回到人们生活中时候,人们会困惑:那样的政权怎么可能存在。
其实,真相往往很简单,就像国王的新衣。但真相又如此难以揭穿,因为从心理上实现跨越无异于在现实中用暴力颠覆一个政权。崇祯神话,使我有些不寒而栗。
青瓦房客
青瓦房品牌创始人、《万物皆概念》作者、大众文化现象观察者
最新文章
一个空壳子
当梁士乔的细节论遇上叶子农的见路不走,境界高低一目了然
官道1976:见路不走,就是不要按照别人设计好的路走
为什么始终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赢家?
为什么《天幕红尘》的开篇,是从罗家明的自杀开始?
林冲,权力阴影下的小人物
叶子农说:想要提高认知水平,就不要把别人的认识当成你自己的认识
当你不再热心要改变别人时,你就开始真正成熟起来
余沧海的末路
真实的历史和文化,就像血泊中盛开的一朵小花
叶子农说,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但并不仅仅如此
韩愈祭鳄鱼
崇祯神话
学习天道里的丁元英和欧阳雪,永远不要和认知水平低的人争论
再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的错误和崇祯帝的悲剧
《猩球崛起·新世界》:从猩族的命运看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是如何形成的?
昨夜凌晨突然醒来,一身是汗。
天幕红尘:或许这才是见路不走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佛陀讲述什么是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
黑神话,直面天命之外
佛学院里有两位法师得了癌症
从丁元英到叶子农,从文化属性到人性,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人性才是最大的bug:我是如何踩二手车这个坑的?
《盔甲骑士》:任何观点,都是有立场的
从《狂暴之路》到《狂暴女神》,我从中看到的三个社会真相
五行山下的随想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当我们在末日相遇,谁将成为谁的猎物?
从丁元英到全红婵,我看到了人际关系的真相
为什么说《绝不低头》是古龙最被低估的一部武侠小说?
天道中丁元英的三种思维模式
为什么说谁掌握了稀缺资源谁就掌控了社会?
王庙村的启发:如何把你人生的缺陷,转化成优势?
从《天道》的韩楚风到娃哈哈的宗馥莉······
司机和萝卜快跑冲突:真正的问题不是技术取代人类,而是人类社会的分配规则出了问题
为什么丁元英和叶子农都喜欢独处?
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是洞见生命的真相,还是失去生命的自由?
《天道》:中国式社会的三大生存法则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