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 关注公众号 了解吉县的风土人情
夜走三郊口
走出八泉峡景区,大家决定在去郭亮村的路上吃饭,于是,我们就在车上吃了点零食,便打开导航上路了。
按照导航的指引,我们又返回到了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
车外的景色已完全被夜色给笼罩了,我们只能看到车灯照射到的地方。好在路上的车辆已经很少,我们还算畅通。云安驾车也很小心。大家的心情非常激动,对太行山的景象不停地赞叹着。
然而,大约一个小时后,导航提示:你已偏航,请掉头。
大家都觉得奇怪,我们一直在直行,并没有看到有岔道呀!
掉转车头后,我们都在关注着导航和路况,寻找着分路的目标。果然,在路边的一处高崖下,有一个路口。导航提示:掉头,然后右转下坡。
外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只好按照导航的提示去走。
下坡的路的些陡,路面也比先前窄了许多。车灯前面能看到的公路很短,灯光总是在树林和峭壁上辉映着。
吉平坐在副驾驶上,他不停地提醒着云安:慢点,慢点。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也没有人再说感想了,只盼着早点能下到山底。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的下面终于出现灯光,大家的心情便轻松下来:总算下到山底了。
就住在这里吧。
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夜间的山路实在太难走了。我们真的不想在这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夜行了。
然而,走近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庄。虽然建有旅游服务场所,却是冷冷清清。看到路旁的两个妇女,向她们打停哪里可以吃饭住宿,她们却说:早都没人干了。
我们只好向前走,反正已经下山了,多走一会也没啥。
出村后不久,又开始了下坡,而且导航还提示,前方路口进入无名道。
无名道是一条被遗弃的老路,路窄,坡陡,而且没有硬化,路面也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路外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大家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车速不到五公里,比步行还慢。
吉平嗔怨着:这是啥路呀!
无名道,原来就不是车走的道吧?
偏偏这时候,下面也上来了辆车。我们实在找不到避让的地方,只好把车停下来。
好在对方熟悉路况,他们选好了地方,把车停下,招呼我们先过去。
给他们致谢后,我们打问前面的路况,他们说:再走二三里就归到大路了。
(此书不贵,还很实用。拥有老偏方,有病不求人。)
这一段无名道大概有五里,我们却走了半个多小时。归了大路后,依然是一直下坡,不过路面却宽了一些,大家的心情也不那样紧张了。
不知道又走了多久,路途平坦了,路面也宽阔了,路边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农田,我们才真正下了山。
这山有多高啊!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呀!
又一个村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已经是深夜的十一点多了。大家都想住下来,也不知道村里有没有吃住的地方。我们一边说着,一边让云安把速度放慢,在道路两边寻找着饭店。
当我们看到一个饭店要把车停下时,店里便出来一个人,跑到我们的车前,问我们住不住店。
吉平说:还有没有饭?
店主说:这会儿是没有饭了,不过,你们要住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做。
大家便决定看看住房。五个人一个大间,条件还不错,价格也合理,我们便决定住下来。店主也很热诚,为我们炒了六个菜。我和景忠不喝酒,要两碗汤面。店主给我们做了两碗汤面,只收的十元钱,还把剩下部分分装在三个碗里给他们端了上来,说这三碗面稀,不要钱,你们喝酒了,吃点面,胃里舒服。
店主的热情扫去了我们旅途中的所有疲惫,大家的话也多了起来。
这里是河南省新乡市浑县南寨镇的三郊口,处在太行山脚下,因与山西的陵川和壶关相邻而得名,被称作两省三县的交界口。
我们在这里睡了一个安稳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在村子里回望我们走过的路,才知道我们是从高耸入云的太行山上下来的。山势的险要,道路的崎岖,想着这一夜的深山颠簸,真叫人后怕。那么高的石崖,可不是我们可以去玩的啊!
离别的时候,店主告诉我们,南寨镇上有早点,我们可以在那里吃了饭再去郭亮村。
店主是我们进入河南后遇到的第四个人,他的热情和厚道,让我们对以后的旅行充满了期待。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任意阅读作者的作品
喜欢作者的作品,请点击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