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谜语(一)

文摘   2025-02-02 13:16   山西  
点击上面的蓝字   关注公众号  了解吉县的风土人情




                               

        

 吉县谜语(一)

   1

东场哩,西场哩,

两个女娃哭娘哩。

——打一家具

   2

东庙哩,西庙哩,

两个女娃上吊哩。

——打一妆饰品

   3

低山高山花果山,

里头坐的女人官。

脚一踏,手一扳,

稀里哗啦都是钱。

——打一工具

   4

头圆身子方,尾巴黑烘烘。

——打窑洞里的三个地方。

   5

花花楞,楞楞花,

四条腿,没尾巴。

——打一家具

   6

圆又圆,扁又扁,

花里胡哨六只眼。

   7

高门楼,低头行,

挺平的大路走不平。

点灯灯不亮,

打钟钟不响 

——打四种人

   8

上边毛,下边毛,

中间有个黑葡萄。

——打人体一器官

   9

弟兄七八个,

围着柱子坐,

大家一分手,

衣服都扯破。

——打一蔬菜

   10

紫色秆,紫色花,

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里面有芝麻。

——打一蔬菜

   11

一个黑小子,

扒在门上叫老子。

——打一生活用品

   12

一个老汉拿块铁,

在你门前歇一歇,

在铁沟子社(屁股)捏一捏。

——打一生活用品

   13

四四方方一座城,

里面埋伏一百兵,

出城作战真勇敢,

战火可燃半边天。

——打一生活用品

   14

一个黑老哇,

(一个)(红)南瓜,

你走哪里呀?

我去圪处(皱褶之意)屲。

不管谁家圪处病,

都能医得展绷绷。

——打一生活用品

   15

一个铁猴,

满地磕头;

一匹烈马,

一走就巴(拉屎)。

——打两农具

   16

那屲一坨浆,

狗打嘣子蝇子唱。

——打一废弃物

   17

一个老汉八十八,

吃豆腐,咬不哈,

吃黄瓜,咯嚓嚓。          ——打一生活用品

   18

一个老汉九十九,

猴到锅上就不走。

——打一生活用具

   19

一家五口人,

一人一道门,

要走错了,

出去笑死人。

——打一服饰

   20

红公鸡绿尾巴,

得脑(脑袋)扎在地底哈()。

——打一蔬菜

(谜底见下集)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任意阅读作者的作品

旧作链接:

《儿时的记忆》系列散文,往期回顾:

     儿时的记忆20——六七十年代的吉县童谣(一)

     吉县童谣(二)

     吉县童谣(三)

     儿时的记忆:吉县童谣(四)

     吉县童谣(五)

     吉县童谣(六)

     吉县童谣 (七)

     吉县童谣  (八)

     袁德榜收集的吉县童谣

儿时的记忆——吉县古话:

          吉县古话(一)

儿时的记忆——吉县段子:

     吉县段子(一)     


     儿时的记忆 ——(19)打茬茬

     儿时的记忆 (18)——打茬茬

     儿时的记忆(17)——老麻子

     儿时的记忆(16)——拦羊娃

     儿时的记忆(15)——攋跤

儿时的记忆(14)—— 打宝尘

儿时的记忆(13)——榆钱儿

儿时的记忆(12)——捉麻雀

儿时的记忆(11)——捉麻雀

儿时的记忆 (10)——炒Mia mia

儿时的记(9)——驮水

儿时的记忆(8)——要饭吃

儿时的记忆(7)——带干粮

儿时的记忆(6)——唆甜甜

儿时的记忆(5)——娃娃书

儿时的记忆(4)——调和汤

儿时的记忆(3)——拾麦

儿时的记忆(2)——寻猪草

儿时的记忆(1)—— 看电影

太行山游记——人工天河红旗渠
太行山游记——八泉峡
太行山游记——夜走三郊口
太行山旅游记——万仙山上郭亮村
太行山游记——徒步黑龙潭
桑峨村与阎锡山和陈长捷
去安泽(上)
去安泽(中)
去安泽(下)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下)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下)
情系人祖终不悔 献身文旅照后人——缅怀人祖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创始人耿世文先生
造化坪上觅祖迹
六上人祖山(一)
六上人祖山  (二)
六上人祖山(三) 
六上人祖山(四)
六上人祖山(五)
六上人祖山(六)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一)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二)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三)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四)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五)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六)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七)
我的代教在明珠(一)
我的代教在明珠(二)
我的代教在明珠(三)
我的代教在明珠(四)
我的代教在明珠(五)
我的代教在明珠(六)
我的代教在明珠(七)
我的代教在明珠(八)
系列散文:梦回林雨(一)
系列散文:梦回林雨(二)
梦回林雨(三)我和我的同事们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一)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二)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三)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四)
光秃秃的黄土坡 (小说连载五)
光秃秃的黄土坡 (小说连载六)
四十年的从教路
陪老妈去看牡丹
四十年的从教路
西掌行
兰村,我的故园
外婆
我的外婆
怀念外婆
中垛村名的叫法——白额
重游皇城相府之感慨
《爱的传承》——临汾市第七届道德楷模刘一平的故事
爱心人士刘一平资助于倩倩圆了大学梦

喜欢作者的作品,请点击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鹰翔小语
生于斯,长于斯,守于斯,爱于斯。在黄河岸边这块山地上生活了半个世纪,对这里有着浓厚的思想感情,总想在余生里尽情倾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