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童谣 (八)
应兰姑今天用语音给我说了好儿时童谣,包括儿歌、谜语、谚语,还有古话,我得把这些语音翻译成文字,还得把方言配上普通话的解释,看起来很是麻烦,做越来却兴致勃勃。
1
叮——,咣——,
海螺子,
那山哈耶(一个)老婆子
担不起负(水),
抬不起腰,
佛(放)屁就xē(像)母狼嚎。
2
叮叮咣咣,
海螺烧香,
香头香尾,
哪耶(哪个)放屁?
就是你。
3
数,数,数卜(树)走,
卜走南,卜走北,
卜走后头数一枚,
红花,对花,
老鼠尾巴。
4
人老了话多,
卜(树)老了根多,
不要嫌我老汉说话啰嗦。
你那年饿得像瘦猴,
三根筋挑着一个头,
入社好像吃了亏,
穷人沾了你的贵。
斗争地主把土地分,
你爹当了农会主任。
——这是六十年代初的一篇小学生课文,后来被孩子们当童谣唱了。有记得的前辈请补充完整。
5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大家场里打麦粒。
麦粒好,麦粒多,
磨哈面,好蒸馍。
馍馍甜,馍馍香,
吃馍不忘共产党。
共产党,毛主席,
领导人民分田地。
6 打花棍
我打花棍一月一
一谷子赶上二谷子皮。
我打花棍二月二,
二郎庙里唱本子。
我打花棍三月三,
三匹骡马赶上天。
我打花棍四月四,
四个铜钱四个字。
我打花棍五月五,
五月端午包粽子。
我打花棍六月六,
六口馍馍六口肉。
我打花棍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面哩;
我打花棍八月八,
八十的婆婆回娘家,
骑毛驴,戴红花,
骑上去,跌下啦,
又骑上,又跌下。
八八八八再八八,
再也不敢去娘家。
我打花棍九月九,
家家户户都做酒。
我打花棍十月十,
十字路口别黄旗。
我打花棍十一月,
天上下的穆生雪。
我打花棍十二月,
一根竹杆十二节。
我打花棍十三月,
两个婆婆搂枣叶,
搂下一颗蔫蔫枣,
你吃多,我吃少,
咱这官司打的不得了。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任意阅读作者的作品
《儿时的记忆》系列散文,往期回顾:
儿时的记忆20——六七十年代的吉县童谣(一)
儿时的记忆 (18)——打茬茬
儿时的记忆(16)——拦羊娃
儿时的记忆(11)——捉麻雀
儿时的记忆(8)——要饭吃
儿时的记忆(7)——带干粮
儿时的记忆(6)——唆甜甜
喜欢作者的作品,请点击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