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去安泽(上)
文摘
2024-12-01 15:07
山西
点击上面的蓝字 关注公众号 了解吉县的风土人情
去安泽
上
安泽是临汾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的故里,也是全国著名的连翘之乡,有著名的黄花岭旅游风景区。而我在退休之前却没有去过!
安泽有我师范上学时的同学,一男一女。男的叫胡冬林,长我一岁,人长得帅不说,文章还写得好,字写的也很漂亮,歌唱的更是撩人。班级组织的联欢会上,他用男女声演唱的《夫妻双方把家还》,维妙维肖,逗得全班同学捧腹大笑。女的叫党海珍,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她长得很文静,不善言辞,工作也做得很认真,每次拿回来的信件,她都要亲自送到同学面前。刚开学的时候,她还看着信封叫同学的名字,一个礼拜后,她就能准确的把信件送到同学的手上了。我想,她应该是第一个能叫上全班同学名字的人了吧。
新生入学不久,学校要给大家进行体检,胡冬林同学被查出了肝炎,需要休学疗养。班主任王俊国老师得知他家困难后,号召全班同学献爱心。王老师率先掏出五元钱,对大家说:五块钱是我两天的工资,对冬林同学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但它代表着我的一份心意,我想,我们给冬林同学的关怀才是最重要的。
王老师的话鼓舞着全班所有的同学,大家纷纷把钱交到组织委员乔海星同学的手里,并由乔海星同学代表大家,亲自去安泽看望胡冬林同学。
胡冬林同学住在安泽和川镇的石渠村。沁河从村子前面流过,大山环抱着整个村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风景都十分秀丽。乔海星同学非常感慨,看着眼前的景象,想着即将见到的同学,他的内心无比激动。
八十年代的时候,石渠村的人过沁河,走的是一座很长的索桥。桥不宽,仅能容纳一人过去。海星同学已经三十岁了,却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桥。他很激动,也很好奇,很快就上了桥。但当他走桥中时,却不由得恐惧起来。桥面开始晃悠起来了,他想通过调整姿势来控制平衡,结果是越调整,桥面就晃悠的越厉害。他停下脚步,努力的稳定下来。要过去还有很大一截子,往回返,还是一样的晃悠。大冬天里,如果掉了下去,就是淹不死,也会被冻死。他木木地站在桥上,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姑娘挑着一担柴火走了上来,桥又开始晃悠了,海星同学的狼狈惹得姑娘哈哈大笑:
“你是第一次走这样的桥吧?”
海星说:
“我是来看我同学的,他生病休学了。”
“你说的胡冬林吧,他和我哥也是同学,我哥叫王金海。”
王金海是
176
班的,我们两个班的教室是对门,宿舍也挨着,大家都认得。乔海星同学如同遇到故知一般,那种恐惧和窘迫便一扫而光了。金海的妹妹让他拽着她的柴捆,把他带过了河,并把他送到了冬林家。
乔海星同学的讲述让我对冬林同学的家乡充满了好奇。
元旦到来的时候,冬林同学来到了学校,他用旅行包背了一大包炒花生,说是他们家里种的,让同学们尝尝。元旦晚会上,全班的老师和同学都吃到了他家的花生。
85
年的四月,冬林同学返校了,重新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他的座位在我身后,依然每天坚持写毛笔字。海珍总会在教室里没人的时候,把旧报纸悄悄地放到他的抽屉里,让他练字。
我感到他们在恋爱了,但人家没有公开,咱也不方便去说。但随后的晚自习后,冬林都回来得很晚。
五一节里,我们班的同学去西安春游,冬林和海珍一个组,他们俩的关系便在这个组里公开了。但是大家都很淡定,并没有人去开他们的玩笑,也许这就是成人班的成熟之处吧。
1986
年
7
月
10
日,我们从临汾师范毕业了,除三个女同学要随家属,被分配到太原、榆次和霍州的王庄煤矿外,其他同学都被派遣到了当地教育局。冬林和海珍也回到了安泽县,他们很快就结了婚,第二年就拥抱上了小公主。
(未完待续)
剧终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任意阅读作者的作品
旧作链接:
桑峨村与阎锡山和陈长捷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下)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下)
情系人祖终不悔 献身文旅照后人——缅怀人祖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创始人耿世文先生
造化坪上觅祖迹
六上人祖山
(一)
六上人祖山 (二)
六上人祖山(三)
六上人祖山(四)
六上人祖山(五)
六上人祖山(六)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一)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二)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三)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四)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五)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六)
大寨精神不朽 永贵风骨永存(七)
我的代教在明珠(一)
我的代教在明珠(二)
我的代教在明珠(三)
我的代教在明珠(四)
我的代教在明珠(五)
我的代教在明珠(六)
我的代教在明珠(七)
我的代教在明珠(八)
系列散文:梦回林雨(一)
系列散文:梦回林雨(二)
梦回林雨(三)我和我的同事们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一)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二)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三)
光秃秃的黄土坡(小说连载四)
光秃秃的黄土坡 (小说连载五)
光秃秃的黄土坡 (小说连载六)
路
四十年的从教路
陪老妈去看牡丹
四十年的从教路
西掌行
兰村,我的故园
外婆
我的外婆
怀念外婆
中垛村名的叫法——白额
重游皇城相府之感慨
《爱的传承》——
临汾市第七届道德楷模刘一平的故事
爱心人士刘一平资助于倩倩圆了大学梦
喜欢作者的作品,请点击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鹰翔小语
生于斯,长于斯,守于斯,爱于斯。在黄河岸边这块山地上生活了半个世纪,对这里有着浓厚的思想感情,总想在余生里尽情倾诉。
最新文章
吉县古话(二)
吉县谜语(二)
吉县童谣(九)
吉县谜语(一)
吉县童谣 (八)
吉县古话(一)
吉县段子(一)
吉县童谣 (七)
吉县童谣(六)
吉县童谣(五)
儿时的记忆:吉县童谣(四)
袁德榜收集的吉县童谣
吉县童谣(三)
吉县童谣(二)
儿时的记忆20——六七十年代的童谣
太行山游记——人工天河红旗渠
徒步黑龙潭
太行山旅游记——万仙山上郭亮村
夜走三郊口
太行山游记——八泉峡
去安泽(下)
去安泽(中)
去安泽(上)
桑峨村与阎锡山和陈长捷
二中学子——任香社
二中老师——冯凤珍
二中学子——洛 健
二中学子——梁宝川
二中学子——梁美娜
二中学子——孙美琪
二中学子——王文龙
二中学子——曹熙晨
吉县二中校史资料——二中老师王档兰
吉县二中校史资料——二中老师张秀䶮
吉县二中校史资料(1)
征集二中校史资料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下)
初心(微视频剧本 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上)
回家过年(微电影剧本下)
路
自从进了这个京东捡漏福利群,拿了很多0元商品,还有很多秒杀呢!
爱心人士刘一平资助于于倩倩圆了大学梦
情系人祖终不悔 献身文旅照后人——缅怀人祖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创始人耿世文先生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一一)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一二)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一0)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0 九)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0 八)
黄土坡上的女人(一0 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