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 关注公众号 了解吉县的风土人情
徒步黑龙潭
游览完郭亮村,面的师傅把我们从另山(崖上人家)送到了南坪村。他向我们推荐了黑龙潭景点,还说黑龙潭后面就是丹分沟,山顶上就是你们山西的王莽岭。在南坪村也能看到王莽岭的索道,有缆车在运行着。大家决定看过黑龙潭后,再回来吃饭。
下车后,我们走过索桥,向龙潭沟走去。一些从龙潭沟出来的游客说,到黑龙潭还有七八里的路。景忠和聚安听说后,便放弃了,说他们在停车场里等我们。我和云安、吉平便继续向沟里走着。
龙潭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崖上全是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煜煜生辉。从山崖上坍塌下来的巨石在山沟里随处可见,清澈的溪流在落石间欢快地流淌着,有瀑布,有小潭,景色十分优美。小潭里有小鱼悠闲地畅游着,引得无数游客注目观望。栈道边有许多小摊点,卖着各种旅游产品,有很多摊点都把杏仁粉碎后压缩成杏仁片,这可能是太行山上的特产吧,在八泉峡那里也见过。
龙潭沟三千多米的栈道,我们边走边看,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到黑龙潭时,已经接近下午的两点,还真有些饥肠辘辘了,但黑龙潭瀑布的景色却叫人美不胜收。
黑龙潭瀑布是从64米高的红色石英砂岩的山崖上奔流而下的,历经亿万年的冲刷,竟然在崖顶上拉出了一个近20米深的豁口。豁口上宽下窄,瀑布从豁口的下端喷薄而出,一泻而下,落差40多米。崖上的石英砂岩,也被冲刷得油光鲜亮。瀑布还在沟底的岩石上冲出了一个70多平方米的大深潭。
当地群众说,因这里有黑龙盘卧,故被称作黑龙潭。
1998年济南军区潜水员来到这里,探测水潭的深度,当他下潜到28米时,发现潭水呈螺旋状,无法继续下潜。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黑龙潭的水到底有多深。
在黑龙潭观赏拍照后,我们也确实感到有些累了,云安却兴致不衰,非要去丹分沟看看不可。吉平却不想再往里走了,我便对云安说:咱们也别上去了,只在沟口照照吧。
从黑龙潭继续向上300米,便是沟掌,沟底有一潭水,崖上有一股飞流直泻潭中。侧面有一狭沟,便是丹分沟。
丹分沟是一条因洪水冲刷而成的幽谷,有1200多米长。这里石秀水清,潭瀑相连,形成于大山断裂时期,距今已有8——24亿年。相传,太上老君走了七七四十九个岭,才选中此处,便在这里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炼出了长生不老丹,并分与众仙享用。于是,这里就被称为分丹。后来大家嫌分丹这个名字太俗气,便将这两个字颠倒过来,于是就有了丹分沟的名字。还一种说法是,秦朝初年,豫、晋两省在此划分省界——分单,在古代,单与丹通假,后人对秦朝不满,所以将分单改为丹分。
丹分沟自古两端封闭,与世隔绝,从来没人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直到2004年万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旅游开发时,原始美、自然美、野性美的丹分沟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丹分沟峡谷幽深、狭窄、险峻,沟底的路曲曲折折,一会儿陡峭,一会儿平缓,有的石板路更是凸凹不平。搭建起来的栈道在阴森森的丹分沟里蜿蜒盘旋,有时贴着沟底,有时伸入岩洞,的时飞架在沟壑之间,有时凸显在悬崖之上。上面的游人不时地发出几声呐喊,山谷里的回声便会经久不息。
这里的风景的确很美,但我们时间却有限。吉平还在前面等着,聚安和景忠也在外面等了快三个小时了,我们还要去红旗渠呢。
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任意阅读作者的作品
喜欢作者的作品,请点击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