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农耕文化到现代文明,2500年间,苏州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手工技艺在整个文化的领域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2015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戏衣”是戏剧服装的简称,过去戏剧界称之为“行头”,现在也叫做“剧裝”,在合作化前的戏衣店铺就称为“行头店”,行业组织的名称是:“戏衣刺绣业”,是属于苏绣行业的一个支流。
戏衣属于苏绣这个说词,一般人会感觉很突兀,但在民国以前戏衣确实是归纳在刺绣这个行当内的,我们常说苏州刺绣天下闻名,但刺绣这门技艺是包含着刺绣创作、刺绣技艺、刺绣产品等综合原素而衍成的刺绣文化的总称,实际上苏州刺绣这个行业,在解放之前一直是以产品来进行分类的,整个行业分为三个大的产业。
第一个就是戏衣业,由于戏衣几乎每款服装都需要绣花,因此对刺绣的需求量最大,几乎占苏州刺绣总量的50%,(在当时我国还属农业经济,整个社会消费低下,刺绣应算作高档产品,需求不大,而戏衣业作坊的主要产品——戏衣,供应全国各戏班剧团,因此体量庞大)。
第二个是绣庄业,绣庄业主要产品是民用品,其中最主要的有绣花被面,绣衣,桌披等民用品,大的店铺能制作屏风条幛等高档产品,小作坊则承揽小宗刺绣加工业务,在清末上海开埠后绣庄业和海外接触,开始承接外洋业务,这些绣庄又名为“洋庄”,由于外商对对绣线色彩要求特殊,需专门向花线作坊定制绣线,称之为洋庄线,流传至目今仍称之谓“洋庄红”“洋庄黄”,即当时之称谓。
另外刺绣还有一个产业名曰“零剪业”,专门生产刺绣小物件,例如绣花鞋面、挂件、手帕、童帽等,因是将整匹布料开成零料加工成绣花产品,谓之“零剪”。
民国时期,绣庄业和零剪业合并成立“刺绣业同业公会”,而戏衣业因为体量较大(当时整个东西中市大街包括周边巷子集中了一百多个刺绣类产业的作坊,而戏衣作坊就有大大小小60多家),因此单独成立“戏衣刺绣业同业公会”来进行行业管理。上世纪50年代政府对私营作坊进行改造,从公私合营到合作社营,再到1957年左右,全部整合成地方国营,刺绣业中的绣庄业成立苏州刺绣厂和苏州绣品厂,零剪业成立苏州儿童用品厂,而戏衣业则成立苏州剧装戏具厂(1958年工资档案显示员工为986名),另外又择选部分刺绣手艺好的绣工和画师成立刺绣研究所,重点作刺绣的研究和创新工作。
以上简要赘述旧时戏衣业的行业归属状况,下面回到正题。
戏衣是经过特殊艺术加工的专供戏剧演员在演出时穿着的专用服装,因此戏衣制造业和文艺团体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同生共长的,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戏衣行业的成长史,我们可以从戏剧发展的历史中追溯戏衣行业的起源。
中国戏剧发展甚早,根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春秋时代楚国的一位姓孟的优伶,曾经化妆打扮为已故令尹孙叔敖去见楚庄王,使庄王深受感动,终于厚恤了孙叔敖的后裔。这个故事,说明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了化妆戏剧的雏形,后代戏剧界就把“优孟衣冠”这四个字作为后人承袭前辈技艺,或戏剧世家的代名词,事实上,这位优孟也可以算做是戏剧服装行业的创世鼻祖。
从前由于封建或迷信观念作祟,每个行业都要捧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或者是传说中的神仙作为本行业崇拜的创业祖师来供奉。其中,虽然有个别也许确是某一项产品的始创者,或是某一项技艺的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是虚构附会的。根据古代传说,黄帝始制衣裳,所以从前裁缝成衣业就把轩辕黄帝作为自己行业的创业祖师爷,戏衣行头业跟着学样也供奉黄帝为祖师,把行业起源提早到四千多年以前,这未免荒诞玄虚,难以令人置信。而刺绣业中的绣庄、零剪两行业,却是把明代上海露香园主人顾氏作为祖师,就更加幼稚可笑了,这刺绣从来就是江南民间妇女的一种手工艺,远在孙吴时期,就已开始有刺绣活动的描述,笔者认为把顾氏作为“顾绣”的创始人是应该的,以之奉为“苏绣”的祖师,完全是贬低并近于盲从了。
至于从前的戏剧界,是把唐代玄宗皇帝李隆基奉为祖师爷的,根据《旧唐书▪音乐志》,玄宗集太常乐士子弟三百人于梨园中教习音乐歌舞。后人把戏剧演员称为“梨园子弟”,或梨园世家,因而把玄宗皇帝尊奉为祖师爷,也称作为“老郎菩萨”,此外后唐的庄宗皇帝李存勖,也是个戏剧酷爱者,他更是常常亲自化妆登台表演,并且为自己起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伶人在舞台上打他的耳光,也不以为忤,可惜是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丧在伶人郭从谦手下,(事见《五代史.伶官传》)李隆基和李存勖两人,对于戏剧事业确是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值得戏剧界的尊崇。
历经宋、辽、金三代,戏剧不断有所发展,到了元代,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开始兴起,戏剧开始由宫廷内苑逐步向民间发展,并出现了演员自己组成的职业剧团(旧时称为戏班),在这一时间内,更有一些著名戏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人为之作曲编剧,使戏剧事业大为发展,盛极一时。这些杂剧所表演的剧情内容,多假托宋代或宋以前各个朝代的传奇故事,为了增强舞台艺术效果,突出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扮演者就不能把当时的生活服装随便穿着上台,必须仿照古代式样,制作专用的服装,这就促使戏剧专用服装制作的萌芽开始生长。
明代,北方的杂剧已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日趋消沉,南方的戈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永嘉腔以及昆山腔等南曲开始兴起,其中以昆山腔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最受群众欢迎,以压倒一切剧种的优势,从南到北广泛流传,各地演唱南曲的职业戏班更是因时而兴,呈一时风尚。
当时各个戏班除了在音调、唱词、乐器、剧情等方面不断提高改进外,对表演时所穿着的服装也进行了高度的艺术夸张,对各个剧目不同的角色所穿著的服装色彩、式型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后代戏剧服装的定型化奠定了基础,清代的京剧汉剧川剧粤剧梆子剧等剧种,都是遵循明代戏剧服式为参考依据的。
所有南曲戏班的发源地都在长江以南,由于客观的需要,促使了苏州生产戏衣得以有利的发展。而制作方面得益于苏州的刺绣工艺精湛,又值苏州为丝绸原料基地,再有文化方面的优势(丹青绘画、绣样描稿有相当的基础),苏州生产的戏衣自然引起各地戏班的欢迎。因此,可以肯定,明代南曲兴起之时,也就是苏州地方正规化生产戏衣的开始,从明代嘉靖年间算起,迄今应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史料记载,戏衣行业在正式生产戏衣之前就早已存在,但当时的主要产品是为宗教界服务,制作包括僧衣道袍、旗旙帐幔等产品,至于民间实用品和奢侈品(如结婚礼服、寿衣材罩、轿衣堂彩等)的生产时间更早,从一九五六年重修虎丘塔时发现的宋代经袱来判断其绣线、针法、质量,完全是从前行头行业的风格,所以说远在一千多年前,我们这个行业早已存在了,至于生产戏衣,不过是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多增加一项新的品种而已。
解放以后,政府取缔了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对属于迷信品奢侈品的产品停止了生产,单单剩下戏衣一枝独秀,方才成为名实相符的戏衣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