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为研究了解仿真技术的最新进展,激发创新与应用的无限可能,促进科技与文旅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大赛”在文旅行业顺利进行,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文旅产业分会协办的“仿真创新与创意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成功召开。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会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特邀副理事长曹林、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刘菁、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文旅产业分会会长刘丽红,以及来自高等院校、创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领军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仿真技术在文旅创作和展演空间中的应用方兴未艾
——在中国工合“仿真创新与创意应用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田理事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
刚才,我们聆听了田玉萍理事长对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中国工合CIC)的背景介绍,在其86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持着经济性、统战性、国际性、综合性的办会宗旨,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劳动就业、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工合进一步发扬“团结合作一起干”的光荣传统,坚持“服务、建设、规范、发展”工作理念,在培黎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田理事长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仿真技术在推动科技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进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希望通过在文旅行业开展的仿真创新大赛,能成为培养发现优秀人才的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主办的“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以及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主办的“中国仿真技术应用大会”,为助力探索仿真技术创新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仿真大赛坚持“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持续学习、鼓励创新,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核心价值观,注重数字孪生与智能仿真引领未来,突出技术前沿,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全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支持科技发展,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大力倡导下,以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为视角,遵循国家强调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精神,通过在文旅行业开展的仿真创新大赛,能成为培养发现优秀人才的平台。大赛关注科艺融合、跨界创新的新增长点,结合仿真创新在演艺创作、人才培养、舞台科技等领域的应用,面向艺术与技术相关的院校和企业,另辟新赛道,推动仿真科学成果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集成和引领作用,以此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协同发展,逐步建立并完善仿真科学创新体系。
近年来,尽管经过大量社会实践,文旅创作中的“科艺融合”已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同,但由于仿真创新与应用刚刚起步,况且艺术与科技具有不同的专业特征和属性,并且与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对仿真创新与创意应用的疆界还比较模糊。为此,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专门组织与文旅产业相关的专家召开研讨会,从数字技术与演艺创新切入,在理论和概念层面广泛研究,分析探讨仿真技术对助力文旅创作以及审美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为未来仿真技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提供宝贵思路。
首先,我们应站在科技与艺术的理论高度,以国际化长远发展眼光,对仿真技术在文旅创作中的应用加以研究,以实践性成果为依据,逐步廓清涉及智慧文旅、数字展演等领域的概念与定义。仿真技术应用与创新的领域非常宽泛,针对文旅创作和展演空间而言,主要就是在数字虚拟环境中进行创新、创意。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工信部、文旅部等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智慧文旅、智慧剧场、虚拟展示空间、线上展演、数字演艺空间等文化新业态的发展现状,研究前沿技术与艺术的动态和理念。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重新观照、审视文旅创作和展演空间的领域范畴,以“大舞美”观念提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政策解读能力,比如,除了各种演艺场所,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沉浸式展览馆、博物馆等新型展演空间形式,也是充分利用仿真技术的优势,通过构建虚拟时空、灯光照明、视频音效等场景,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对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设计、展示设计”等概念提出挑战。
其次,要进一步梳理数字技术融入展演活动的呈现方式与手段,分析仿真创新与创意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进行拓展性现实思考,探讨构造文旅项目综合设计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思考:一是数字展演作品的创作环节,如展演项目综合设计仿真系统,包括舞台空间建模、虚拟场景、灯光效果、音视频设计、服饰设计、以及虚拟人物表演,等等。二是展演呈现和传播的环节,如XR数字戏剧电影、数实结合展演直播、人工介入特殊场域、多维展演空间、短视频编创,等等。三是来自展演受众观赏方式的环节,如穿戴式的、屏幕式的、AR\VR沉浸式剧场、观演关系互动的交流方式,等等。
再次,要以赛事活动为契机,提升仿真技术创新意识,打开仿真技术应用新渠道,将仿真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新技术实践能力,加强院校仿真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寻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用结合的新路径,充分利用赛事活动带来的后续资源,搭建产学研用融合的高质量平台,助力仿真技术应用的校企共建。积极研究分析赛事成果,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和市场需求,为创作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文旅产业高水平发展,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自五月启动报名以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针对“仿真创新设计”、“人工智能与数字建模”等赛道,得到了全国文旅创作、展演空间以及全域制作相关的院校、企业和创研机构的积极响应。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作品汇总、赛事培训、综合评选等环节。我认为对参赛作品的评估应关注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原创性,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和规律,以确保作品的生命力;二是实用性,要在具体项目中合理应用,能够解决跨界融合的实际问题,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引领性,那些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应具备前瞻性,像风向标和指挥棒那样,起到引导行业发展趋势的作用。以上几点是保证作品质量、推动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赛本身不是目的,它所产生的良性互动,对后续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仿真技术在文旅创作和展演空间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方兴未艾,将全面推动和提升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我们也面临更新知识结构、了解业态规划、把握市场需求、构建跨界合作体系等异常复杂的新课题。随着“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的顺利开展,我们将努力迎接机遇和挑战,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上有所作为。
预祝“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圆满成功!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会长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特邀副理事长
2024年9月26日
注: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舞台美术发展研究”(批准号:20ZD22)阶段性成果。
编辑: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