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因疫情限制、观众寥寥无几的东京奥运会之后,巴黎的开幕式标志着奥运会盛况的胜利复兴:多彩、欢快、华丽、怪异,当然还有热烈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华盛顿邮报》写道,“今夜的巴黎变成了壮观的舞台,开幕式足以证明,大胆的创意可以让这项人气低迷的全球盛事重放光彩”。
面对欧美世界铺天盖地的争议,目前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涉及的敏感内容画面不仅奥组委自己主动下架,在欧美各平台和各国家电视台上已经被限流和删减。
目光回到国内,笔者从未在一场世界级仪式典礼中,感受到国人如此极端的互相攻击、剑拔弩张,一方惊呼呆板僵化落后愚昧洗脑机器人,一方痛批跪舔白左甘受殖民文化入侵。
网上触目所及,都是两极分化的评价,要么认为这次开幕式堪称伟大,艺术成就高超,昭示了人类文明开放多元的进步方向;要么说都是什么玩意,摆烂散漫,混乱失控,将导致人类文明战争的开端。
这种网络审美的撕裂互殴,比之开幕式,对笔者造成了更大的视觉冲击。
实话实说,凌晨和一早看到了华彩爆点的短视频cut,笔者的确因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开放包容的艺术氛围所心驰神往,亦为联动全城的特殊场域观演形式所激动开怀;然到了傍晚,有空补看了整场回放,其松散简陋、槽点丰富的过程也使笔者真诚地感到了困惑和出神。
补看了对开幕式中文学、音乐、电影、戏剧、宗教的深度解析文章,感慨法国浓厚文化积淀的同时,又静下来反思开幕式过程仿佛是浮光掠影地进行了文化梗串烧,是否流于“报菜名”式展示?
思想观念和审美偏好——是注定分化的,是每个人年龄、职业、教育情况、人生经历和文化环境的总和导致的结果。拥护文化多元还是热爱宏大叙事,本质是一次脱离开幕式具体内容之外的立场之争。
几乎不可能彼此改变。
1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开幕式的首个节目,是由美国女歌手LadyGaga带来的《Mon Truc en Plumes》。
在埃菲尔铁塔上,和病痛缠斗了好几年,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的席琳 · 迪翁唱起了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伊迪丝 · 琵雅芙的《爱的颂歌》。
这首歌是琵雅芙写给一生挚爱的拳击手马塞尔·塞尔当的,这首歌首演后不到一个月,马塞尔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和琵雅芙爱痛交织的玫瑰人生一样,两位不同时空的女性,在穿越痛楚之后再一次用音乐表达韧性和美。
2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3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开幕式在一位名叫柳博芙(俄语是“爱”的意思)的女孩的梦境中展开。33个俄文字母,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一份俄罗斯的骄傲,他们是俄罗斯历史文化名人、科学家,如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门捷列夫、俄罗斯文学的太阳普希金、俄罗斯宇航之父齐奥科夫斯基,也是俄罗斯的自然名胜,如贝加尔湖,也可以是突破性的科学发明,如“月球一号”无人探测器,他们共同组成了俄罗斯民族的骄傲。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他们用道具呈现这个国家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风光。无论是边陲还是内陆,无论是山川还是河流,秀丽的大国景光大江大河,群山峻岭尽在眼前。这里有世界遗产堪擦加火山群,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舞台背景中月出日落,细节拉满,不经意的浪漫最撩人心,俄国人不愧是艺术家。这场表演也领略了“北国风光” ,也看到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曾经《三套车》是伏尔加河上拉车人的苦难,如今三套车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里拉着圣火前行带来希望和未来,眼前体育场上的三套车又拉着一轮红日梦幻的驶来。整个画面气势恢宏,如梦似幻。
中世纪的俄国化作一头巨鲸随着冰层融化的方向驶来,背景音乐欢快,画面颜色鲜亮,圣瓦里西升天教堂的顶部以一种可爱又魔幻的形式一齐出现在眼前,这些莫斯科红场上的标志性建筑美轮美奂。色彩与光影交相辉映整个画面如童话般生动有趣,梦幻唯美。
彼得大帝,杰出的帝王,伟大的统治者。这个章节的表演转场自然,画面递进顺畅,每个场景都刻画地十分精致,沉浸式的表演更是代入感极强,让人身临其境。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创造者彼得,看到了那个由他创造的辉煌的时代。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宏篇巨制,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在芭蕾舞的演绎下书中故事娓娓道来,轻盈舒缓的舞步下是一段历史的重现。俄国的芭蕾舞艺术真的是一骑绝尘,这种艺术形式优雅文艺,独具特色。这段表演让人理解到了“经典永不过时”的含义,真正的艺术是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被裹挟着前行,而艺术则是在洪流中伫立不到的明灯指引方向。
红旗升起,苏联的一个伟大时代来临,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崇高的意识形态。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至上主义,红色至上,时代前行,苏维埃政权给无产阶级带来理想和未来。工业时代“我们不需要死亡的陵墓艺术,我们需要活生生的工厂”,钢铁洪流里流淌的不只有滚烫的铁水还有工人希望的汗水,在这洪流之上承载的则是一个时代的未来。
红旗落地,一个时代落下帷幕,曾经给人类带来无限希望的同盟离开了。红色的气球远离了蓝色星球。再见,理想!再见,达瓦里氏!感叹于他们的艺术造诣,尽管理想已经远去,但是也从未忘记它的到来。
和平鸽,天鹅湖,创造与艺术的结合,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和平鸽振翅飞翔、光与影、力与美、精妙绝伦、带来视听盛宴。
空灵的音乐,梦幻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浩瀚的宇宙。运动标识如天上的繁星又似精灵,在空中闪烁飞舞。
夜空中的奥运剪影冰球运动员挥棒一击,奥运旗帜与俄罗斯国旗闪耀会场,开启新的奥运篇章,这样的场景震撼人心,我为他们创意理念惊叹,被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折服。
主题“激情冰火属于你”。薪火相传,圣火点燃,“冰与火之歌”奏响在索契的夜晚。冬季的冰雪中来自赫拉神庙的圣火燃起。同时在奥运健儿的心中对运动的热爱的火焰也在热烈地燃烧着,那运动员们激情的火焰。
彼得大帝、十月革命、苏联建设,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像一部史诗大片展示了俄罗斯从古走到今的历程;夏加尔、拉赫玛尼诺夫、巴甫洛娃、托尔斯泰,冬奥会闭幕式就是一场对俄罗斯艺术、文学、音乐、芭蕾舞大师的集体致敬。
音乐钢琴协奏曲流淌指尖在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音乐声中,贯穿整个开幕式的小女孩柳波夫再次出现在闭幕式上。她和两个小伙伴坐在飘浮在体育馆上空的船上。电影配乐大师迪米特里·迪奥姆金为1946年影片《生活多美好》创作的音乐此时响起。
重头戏则是单独设立的“音乐”章节,闻名世界的俄罗斯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Denis Matsuev)弹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是史上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之一,不仅被许多钢琴大师演绎过,还是众多花样滑冰明星常用的曲目。
在表现俄罗斯文学的章节中,使用的是哈恰图良的《假面舞会组曲》,这是为莱蒙托夫的同名戏剧而创作的;在芭蕾表演章节,配乐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在马戏团表演章节,配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这段音乐曾作为库布里克电影《大开眼界》的配乐;而在最后焰火绽放那一刻响起的则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夏加尔画作中所描绘的人物、动物都是飞在半空中,导演得此灵感,创作出了一个浮在空中倒立的“夏加尔村庄”;地面上演员们则扮演着夏加尔笔下的角色,相互呼应。随后,也出现了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抽象的色块;在开幕式上用于展现“十月革命”的至上主义艺术代表人物马列维奇的作品也同样被导演当做灵感用于这个章节的展示。
芭蕾两大团携手致敬先驱,芭蕾舞表演总是俄罗斯庆典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开幕式的芭蕾表演还是以剧目为主,但是闭幕式上更多地是向世界讲述俄罗斯芭蕾的传统。体育馆中央两座拱门建筑象征着俄罗斯两大剧院的舞台。莫斯科大剧院和马林斯基剧院,并排表演。为了区分这两大剧院,导演用红色、金色代表莫斯科大剧院,蓝色、金色代表马林斯基剧院。
4
都灵冬奥会开幕式
身穿白衣的舞者,穿着气球般的巨型泡泡。同时,主办方为观众准备了火把和带兜帽的白色雨披。
一个巨大的太阳和月亮漂浮在舞台上,代表着对知识的追求。
意大利的一个非常现代的象征,代表都灵的汽车制造历史,一辆法拉利一级方程式赛车在舞台上爆炸,然后消失在燃烧的橡胶云中。
彼得·加布里埃尔演唱了《想象》,28名杂技演员在舞台上空形成了一只白鸽。
帕瓦罗蒂在都灵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他的最后一次表演进行了口型同步。
5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金光闪烁的日晷下,夜色逐渐沸腾起来。
2008名乐手,开始击缶而歌。
在恢宏壮阔的节奏中,乐手们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论语》辞句。
当夜空中的最后那抹足迹消散后,星光像是从大地涌起般,在鸟巢汇聚成一个星光熠熠的五环图案。
在这张画卷上有着五幅画作,寓意五福。
它们分别是:《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
全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珍贵的稀世之作。
诗意画卷的舒展叙事中,有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所承载的文明与进化;
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与壮观;
有礼乐传承的琴棋书画与厚重积淀;
除了巨幅卷轴,还有声势浩大的“活字印刷术”。方块汉字凹凸起伏,不断变化,如微风拂过,如水波荡漾,用动感的表演呈现了汉字几千年来的演变过程。
无数表演者整齐划一地在会场拼出一个个“和”字,不仅画面优美,
同时也代表着我们“以和为贵”的传统理念。
整个开幕式分为两篇。
上篇名为《灿烂文明》,下篇名为《辉煌时代》。
上篇代表着对传统的珍视,
下篇则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憧憬着和平,渴望着远方不再传来饥荒和战火的消息。
于是上千名表演者,用身上的荧光组成了一只翱翔天宇的和平鸽。
憧憬着星空大海,渴望着挣脱引力的自由。
航天员飞入无尽的星海,
开启了充满无数可能的新旅程。
憧憬着一个紧密连接的世界,渴望着命运共同体在每一个心灵中觉醒。
刘欢和莎拉·布莱曼一起走上“地球村”,
演唱起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当这场盛宴逐渐步入尾声,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随之降临。
“飞人”李宁手握火炬、冲天而起,以夸父逐日的姿态点燃了熊熊圣火!
从地球到宇宙星辰,从山川风物到全球笑脸,从历史到现在与未来,这样的创意格局与内涵表达都让人叹服。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五千年来所聚积的精神气魄,
所恪守的中和之风,所秉持的审美情操,
以及对未来,对世界的美好愿景,
全都在这场开幕式中展露无遗。
中国用4小时惊艳了世界,就连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看完后都由衷赞叹:
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NBC环球则直接将这届开幕式评选为:史上最炫目的三大奥运开幕式之首!
真正优秀的文化底蕴会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和历史形态的束缚,让所有人为之震撼和动容。
6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众所周知,这并不是一届寻常的奥运会。就在举办奥运会的当天,日本全国新增感染新冠人数4223人,全日本因新冠死亡的总人数15116人。6月28日至7月4日的一周之内,全世界新增感染人数260万人,新增死亡人数5万4千人。
就是在这样全世界并不太平,充满着传染病、死亡的大背景之下,东京奥运会召开了。
甚至在召开的前几天,都一度传出如果新冠感染继续扩大,有可能会在最后一秒钟取消奥运会。
相比以往震撼、宏伟的奥运会开幕式,疫情下的日本在经济严重受挫、疫情不断蔓延和民众的普遍反对的几重打击下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东京奥委会主席桥本圣子在开幕式致辞上说,“十年前,当宣布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东京举行时,东日本大地震却让日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和深深的悲痛之中。 所有人都失去起身和前进的力量。当时,世界各地的人都向日本伸出了援手,他们说:来吧,让我们一起前进。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展示日本是如何恢复的, 我想再次感谢你们所有人。
当时的问题是,体育和运动员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而今天,当世界面临挑战时,体育的力量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意义再次受到质疑。世界人民、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在奥林匹克旗帜下聚集在奥林匹克体育场。这种团结、相互承认和尊重的场景,正是实现多样性与和谐的未来的写照。这就是体育的力量,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价值和本质。这也是我们渴望的和平理想。”
开幕时候的黑板画是纯手绘的动画,没有用任何动画和cg,寓意着主办方即使在新冠的影响下,也要踏踏实实的举行奥运会。
开场是一颗运动员的种子慢慢萌芽,然后慢慢的茁壮成长。一名女运动员(津端ありさ)在黑暗中出现,在偌大场地的中央一个人孤独的跑步,津端ありさ的本职是一名护士,也是此次奥运会的参赛选手,不过因为疫情,女子拳击预选赛被迫中止,她也痛失这次奥运会。
但因为津端一直以来都非常的努力,所以日本人也称她为“护士拳击手”,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她一样孤军奋战的运动员,大家都为了心中的信念在默默努力着,执着追梦。
下来演员们身上绑着红色的线和红色的灯光会使很多人有些不容易理解。
其实这一段舞蹈的表演者都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的运动员们,他们用绳子和灯光表现血管和肌肉纤维,想表现的寓意是人们因为疫情而停下脚步,然后重新奔跑,也体现了现代人如何在线上建立连接,科技的进步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最被网友们吐槽为“阴间艺术”的现代舞,其实是日本的当代国粹——舞踏。舞踏是受19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影响而成,强调的是一种去意识化的“痉挛”舞蹈,在舞踏中,意识、神经、肌肉都是独立的状态,就如同禅宗的修行一般,从一种执着到破执的游离状态。
舞踏寻求的是一种梦游的状态,所以舞者看上去有种“鬼上身”的不可理解的表现力。
主办方也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追悼因新冠病毒而死去的人们,这个舞蹈也是为死去的人们献上的。
除了舞踏之外,奥运特别节目《wassai》也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wassai大概就是集齐了自然界的所有元素,太阳、水、风、火、木、花、雷、黑暗等,它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分解成一个个结构,再将这些零件以艺术逻辑拼接起来。
主创试图表达一个原初诞生了生命的故事,这些生命虽然粗糙、拙劣、不完整,但他们在成长和试图彼此沟通,最终靠着wassai的理念团结在一起,找到了生命的乐趣。遗憾的是,wassai艺术家高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剧场以外普通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接受能力。
在奥运五环展示环节,使用的是木质的奥运五环,木材由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即上一届东京奥运会)上各国选手带到东京的树苗历经57年长成,这些树木除制成五环外,还以木材的身份进入了各场馆建设和纪念品制作。因有着特别意义的五环才没有上色,而是原木本色,并不是像网友吐槽的是主办方没钱上色。同时也代表着匠人精神。
虽然这场开幕式不算平易近人、雅俗共赏,不过我们也可以试着通过解读背后的含义更多的去理解与尊重不同的文化。
那么,请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喜欢哪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呢?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印客美学/深度180/iWeekly周末画报/东京新青年/世界音乐
图文整合:赵妍
责编: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