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最害怕这个地方变“胖”!一不小心可能会危害终身

文摘   2025-01-20 18:55   湖南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可见于腋窝区域接受放疗的患者,折磨着许多乳腺癌患者。


早期的淋巴水肿可表现为患侧上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严重的则可出现反复感染动静脉管畸形肢体变形,皮肤也会出现水疱湿疹溃疡等改变。


淋巴水肿可在术后短期内出现,也可出现在数月、数年后,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合理地干预治疗,往往难以逆转,因此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01

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


确诊淋巴水肿需要测定患侧与健侧手臂的周径差。

一般认为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上肢周径长<3cm为轻度水肿3~5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1]

图源自:摄图网

测量时,可选择肘关节、肘关节以上5cm等位置,在两侧手臂测量后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仅有酸胀、疼痛症状,而尚无明显体积改变的患者,测量可能缺乏意义。

02

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上肢淋巴水肿可见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或放疗的患者,与手术范围放疗区域放疗剂量,以及患者体质年龄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肥胖、高龄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淋巴水肿,而感染、高温、损伤等因素,也可能促进淋巴水肿的发生。

图源自:摄图网

因此预防上肢淋巴水肿,需要预防淋巴液淤积,也要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2-3]

1. 佩戴弹力袖套
当乘坐飞机、长途旅行或者处于高海拔地区时,需要穿戴预防性弹力袖套。通过外力提供的压力,可帮助淋巴回流通道受损的患者完成淋巴回流。

2. 保持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功能,预防、减轻水肿。患者应该在术后早期,循序渐进地开始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图源自:摄图网
我们可以按下面的顺序开始逐步恢复上肢的功能锻炼:
后1~2天:练习握拳、伸指、屈腕。
② 术后3~4天:前臂伸屈运动。
③ 术后5~7天:患侧的手摸对侧肩、同侧耳(可用健肢托患肢)。
④ 术后8~10天:练习肩关节逐渐抬高、伸直、屈曲至90°。
⑤ 术后10天后:肩关节进行爬墙及器械锻炼,一般应在1~2个月内使患侧肩关节功能达到术前或对侧同样的状态。

功能恢复锻炼,还可以这么做!
做好这套康复操,预防淋巴水肿发生

3. 避免接触高温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患侧肢体接触高温,避免烫伤。患者需要避免热敷、高水温沐浴、蒸桑拿等,也要避免长时间强光暴晒。

4. 避免负重
避免提、拉过重的物品也很重要,尤其是术后1月内,尽量避免上肢负重。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肌肉活动,但仍要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也尽量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图源自:摄图网

5. 避免上肢受压
受压会影响淋巴回流,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压迫上肢。
尽量避免测血压、穿紧身衣,睡觉时也不要选择患侧卧位,尽量选择平卧或健侧卧位,稍抬高患侧肢体手臂。

6. 预防感染
保持患侧皮肤清洁,定期清洗;避免患侧肢体的损伤,即便是抽血、输液等有创操作,也应该尽量避免。
使用刺激性洗涤剂时,也要戴好防护手套,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图源自:摄图网

03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比较少用,一般只用于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保守治疗相对更为常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人工淋巴引流:
通过轻柔按摩,沿着淋巴管方向,将淋巴液从淤积部位引流至正常循环,促进淋巴液的回流。

图源自:摄图网

2. 皮肤护理:
参考预防中的处理方式,要尤其注意皮肤褶皱部位、绷带包扎部位的清洁,避免出现感染。

3. 压力绷带治疗:
通过绷带包扎增加压力,减轻淋巴液在患侧上肢的淤积。一般来说,远心端包扎的压力要大于近心端。

图源自:摄图网

4.功能锻炼:
可参考预防中的锻炼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运动时要规范地对上肢进行加压包扎,防止水分在组织间隙聚集的同时,运动状态也会增加淋巴管输送淋巴液的动力。



早预防、早干预,是上肢淋巴水肿的应对原则,我们要掌握预防方法,及时及早地做好预防,同时密切关注身体异常,将可能出现的上肢淋巴水肿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资料:
[1]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乳腺癌随诊随访与健康管理指南(2022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28.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10):87.
[3]蒋朝华.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 17(6):5.简单好用的公众号效率工具。


遇到健康问题,
点这里,0元问医生!

- 扫描二维码,关于肿瘤知识为您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癌友指南
肺癌、乳腺癌、肠癌等肿瘤诊治与康复护理科普,分享病友经验、探讨新药进展、提供专家指导、传递正能量,延长生存、降低复发、少走弯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