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君: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我发现很多花友把帮娃收收心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大家最常见的两个做法:没完成作业的,拆解每天的寒假作业保持每日学习;完成作业的,就是提前预习下学期功课。
今儿,就来说说语文预习,很多人想到的还是搞字词句,精读课本、搞中心思想、搞段落大意等等...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枯燥、低效,还很费妈。
孩子预复习的课本笔记
说实话,这样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当下的Deepseek,感觉简直是差了一个时代。
大家也都知道,语文学得是字词句,考得是文海,要跨学科,要通识,要活学活用。
面对传统语文预习的,有没有一种更有趣、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呢?社区里的这个做法,就引起了无数花友赞同和认可:
看了大家的文章,发现很多人还是把语文预习简单理解为提前熟悉生字、生词,划分段落,归纳中心之类的。如果只是做这样的预习的话,那真没太大意思。 我们家的预习是这样做的:把每一课的课文当一个线索,去串联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再引申出更多未知的东西去了解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跨学科思维,知识体系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我觉得,这才是预习真正的价值所在。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知识拓展,帮中小学娃更高效更有趣的语文预习解决方案:馒头大语文的小学伴读包,初中古诗词和名著包,复旦中文系的班底制作,同步课本,用讲故事的方式,对课本内容做拓展,融合历史典故、人文地理、科学、文学等知识。
新学期,带孩子对语文学习和阅读产生兴趣,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之前,咱们就推荐过它家的小学和初中音频包,口碑和反响非常好:
1、用“讲故事”的方式做课本拓展,孩子很喜欢!
馒头大语文中“一篇一音频,一文一故事”,就是说每篇课文对应一个音频故事,围绕课文做人文科普等知识延伸。
大家普遍反馈:音频质量很高,讲故事的方式孩子很喜欢,有的孩子会喜欢到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几乎能背下来。
主讲人张玮——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新闻学硕士,网名馒头大师。小花生社区内,非常受大人和孩子欢迎的一套历史书《历史的温度》系列,就是他写的。看过这套书或听过他音频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他太会讲故事了。一个个人文科普知识,切入点好玩,讲得深入浅出、活灵活现。
2、基于语文课本的拓展,有历史人文故事有百科知识,提升兴趣和语文素养。
虽然是基于语文课本的拓展,但实现了大语文的“大”:打破学科边界,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文史典故、自然科普都有,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把知识串在一起,提升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文能力。
3、每节音频10~15分钟,碎片时间就能听完,不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也不伤眼,很容易坚持。
4、语文成绩提升很快!
在反馈中,收到很多很多语文成绩提高很多的故事,有的还成为了语文课代表,语文拿到年级第一的故事。背后的道理也很好理解,孩子的兴趣提升了,那学习动力就有了,自然会主动愿意花时间去探索和学习。
明天晚上,我们还特别邀请到馒头大语文产品负责人、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许卓老师来到直播间,和大家分享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路线和干货,团购福利仅在直播间有,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记得预约👇
1
用讲故事的方式拓展课文
孩子很喜欢
这套音频,最大的魅力是能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做课本拓展,馒头大师像“故事大王”,以课文为抓手给孩子们讲一个个课外故事,培养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和人文素养。
同步课本,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故事
初中必读名著包:包含初中必读名著12本,每一本至少包含13讲内容,从时代背景、到人物事件、关键情节、写作手法等详细拓展,带孩子更好理解名著,激发对名著阅读的乐趣。
馒头大语文的拓展知识面做得很丰富,创始人张玮老师就特别提到拓展思路:
以课堂上的教学为基础,打破学科的边界,帮助学生向各个领域拓展: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哲学,从科学到艺术。不仅要拓宽同学的知识面,也争取能在讲故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志向。
比如,学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馒头大语文会这样拓展:
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孩子很喜欢
馒头大师会特别注重用讲故事的方式,带动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说,二年级有一课《小蝌蚪找妈妈》,音频中会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因为青蛙一次产卵大约3000~4000个,所以它不一定认为每个小蝌蚪,所以才要找妈妈。
还会告诉孩子,中国曾经的动画片世界一流,连世界公认的动漫大国日本也是叹为观止,惊若天人。因为我们出过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动画片。包括宫崎骏在内的一些大神都觉得惊了,还专门来到上影场拜访过。
最后,这个动画片很短,可以让爸爸妈妈在找到这个动画片看一看。
《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片动画
没拓展之前,孩子本来对这篇文章没什么感觉,但是有这几点,可能就激发起一个兴趣,做了很多拓展。
所以,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馒头大语文伴读”得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认可。很多妈妈说:
“孩子每天嚷着要听大语文,一听就停不下来!” “孩子的语文成绩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还当上了语文课代表"
在音频里,老师像是一个“故事大王”,以课文为抓手给孩子们讲一个个课外故事,培养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和人文素养。
2
音频质量很高,感染力很强
孩子很喜欢
大家普遍反馈:音频内容质量很高,讲故事的方式孩子很喜欢。有的孩子有会反复听到几乎背下来。
音频质量很高,除了馒头大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内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团队靠谱。
复旦中文系团队制作,音频质量很高,孩子很喜欢。
看过《历史的温度》这套书,或者听过他音频的花友,都有这样的评价:他太会讲故事了,本身就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能文能武,很会和孩子沟通。
生动有趣的语言、有感染力的讲述方式,孩子很喜欢
给大家实际感受下,是不是和我有同感:语文书这样拓展好有趣,真正做到跨学科学习。
这里放上1-6年级各一个试听音频👇,大家可以带着娃试听。
1-6年级的试听音频:
因为一篇文章能放入的音频数量有限,还想试听音频的朋友们,可以入群领取。 馒头大语文咨询群 领取免费试听
每天10-15分钟,压力不大
碎片时间就能利用起来
音频内容:同步小学1-6年级语文课本,一课一音频,目前已更新了436节。每课涵盖百科知识和历史典故,针对课文进行延伸和拓展。 学完目标:通过大量积累人文社科的通识知识,解决孩子“阅读少”“知识面窄”,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适合孩子:小学1-6年级娃
音频内容:包含初中三年课本中的全部古诗文,120篇+;每篇诗词有三讲,当前诗词拓展,还有相关的古诗、古文拓展,全部听完就是课本古诗词数量三倍,总共370多篇古诗文; 学完目标:不仅能更好理解课内,也拓展了课外,通过大量积累,提高孩子的诗词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应试分数; 适合孩子: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
音频内容:初中必读名著12本,每一本至少包含13讲内容,从全文导读、背景补充到每个章节的详细分析; 课程目标:补充背景知识和故事,带孩子扫清名著阅读障碍和难点,更好理解,激发对名著阅读的乐趣; 适合孩子: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生
估计大家看完文章,还是会有不少问题。明天晚上,我们特别邀请到馒头大语文产品负责人、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许卓老师来到直播间,大家可以当面来提问和体验。除了回答大家问题,许老师还会在直播间分享中小学语文学习的路线和干货,团购福利和活动仅在直播间有,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记得预约👇